假如瀏覽近年的書報,我們恐怕會屢屢驚訝于“創新”的創新用法了:原先“創新”與名詞共現時,多是直接修飾名詞而構成定中短語,如“創新精神”“創新機制”;而現在“創新”居然可以支配名詞或名詞性短語而構成述賓短語了,如“深化改革創新機制”“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持續提高發展質量,努力增強發展后勁”。有心人不禁要問:“創新”的帶賓語用法是怎么產生的呢?
我們不妨先從“創新機制”這個歧義短語談起。“創新機制”可以分析成定中短語和述賓短語兩種結構,在這兩種結構中“創新”的內部構成方式是不一樣的:定中短語里的“創新”屬于述賓式復合詞,述賓短語里的“創新”屬于述補式復合詞。
定中短語“創新機制”里的“創新”,義為“創造新事物”,本是形容性語素的“新”這里轉指“新事物”,結構上受動語素“創”的支配,因而“創新”屬于述賓式復合詞。盡管我們習見的“新”字大多用做形容詞,但正如王洪君所言:“在古代和近代漢語中,形容性單字在語篇中可以相當自由地轉指該性質特別突出的事物。”在現代漢語中,這種轉指用法僅遺存在構詞層面,類似的復合詞有“嘗新、出新、翻新、欺生、踏青、幫忙”等。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將“創新”解釋為“拋開舊的,創造新的”,釋義十分簡潔凝練,我們不能就此機械地將“創新機制”理解為“創造新的機制”。這是因為:首先,“創新”的“新”作為構詞語素不可能越過詞法去修飾句法領域的短語中心語“機制”,這一點也可以從“創新機制”讀作“創新/機制”而不是“創/新機制”的語音停頓中得到部分證實;其次,根據陸儉明先生的調查,漢語中有31%的雙音節動詞可以不改變意義而直接受名詞修飾或直接修飾名詞,“創新”就屬于這種動詞兼名詞性質的“名動詞”,可以不加“的”而直接作定語,因而“創新機制”同“建設速度”“研究方法”等一樣,是省略了結構助詞“的”的定中結構,應該理解為“創造新的(的)機制”,“新的”是名物性“的”字結構,意思就是“新事物”。
述賓短語“創新機制”里的“創新”義為“通過創造使……變新”,“新”是用做使動的形容性語素,結構上補充說明動語素“創”,因而“創新”屬于述補式復合詞。現代漢語里類似的復合詞還有“刷新、更新、革新、拔高、架空、加重”等,它們都具有致使義。
述補式復合詞“創新”帶賓語是一種后起的新用法,它之所以產生并流行,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1.平行句法框架的影響。“創新”的帶賓用法早期多見于標題語言或排比語句中,通常與“深化××”“提高××”“增強××”等述賓短語平行出現,比如“轉變觀念創新制度推進企業兼并”(《中國工商管理研究》1994年第3期)、“創新運作機制強化人事管理”(《農村金融研究》1995年第10期)。可以說,正是由于頻頻出現在這種講究結構對稱的平行句法框架中,原本不帶賓語的“創新”才“入鄉隨俗”地帶上了賓語,加之這種用法簡潔新穎,久而久之便自然而然地從標題語言擴展到正文語言,從平行使用發展到了單獨使用。
2.潛在述補結構的激活。漢語里述賓式動詞以不帶賓語為常,因為述賓式動詞已經在動詞內部實現了動語素的帶賓要求,其再次帶賓的要求遠不如述補式動詞來得強烈。因此,“創新”以述賓式動詞的身份攜帶賓語,其理據遠不如以述補式動詞的身份攜帶賓語來得充足。而帶上賓語后的“創新”恰恰只能分析為述補式,這一點著實讓人覺得奇怪。其實,如前所述,“新”本來就可以兼作名語素和形語素,表名物還是表性狀“可以因搭配而較自由地改變”,也就是說“創新”原本就兼備作述賓式動詞和述補式動詞的潛在可能,只是前者一直處于顯性狀態,而后者始終處于隱性狀態,帶上賓語以后,“創新”的述補結構便被激活了,加之相類的“更新”“革新”“刷新”等述補式動詞早已具備帶賓功能,因此可以說“創新”帶賓從一開始就具有“合法身份”。
3.社會高頻使用的催化。毫無疑問,語言的任何變異都與社會生活的變化息息相關,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在社會生活中無足輕重的低頻詞會無端地滋生出新義項或新用法并迅速得以流行。就“創新”這個詞而言,借助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的檢索統計我們發現,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創新”作為文章關鍵詞的出現頻率仍與“更新”“創造”等同類詞基本持平;然而隨后的十余年間,在其他同類詞的出現頻率略有升降的情況下,“創新”一下子由2.67‰飆升到了20.22‰!個中原委不言自明:因為“創新”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影響民族進步、國家興旺的高度。由此可知一個詞的新義項、新用法的產生及流行與這個詞在社會生活中受重視程度和使用頻度是密切相關的。
綜上所述,“創新”的帶賓用法之所以能產生并流行,既有語言本身的諸如平行句法的影響、潛在結構的激活等內因,也有社會重視程度和使用頻度等外因。
〔1〕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王洪君《“逆序定中”辨析》,《漢語學習》1999年第2期。
〔3〕朱彥《漢語復合詞語義構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鄒立志、周建設《動賓式動詞規范問題的深層理據》,《語文研究》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