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教學在語文教學中長期處于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一方面很少有人主張完全廢棄,一方面又鮮有切實可行的具體辦法把這一教學內容深入下去。雖然現在的課標中明文寫出要求學生了解語法常識,如名詞、動詞、形容詞,主語、謂語、賓語,但是由于語法常識不列入考試范圍,不少老師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就對語法教學采取了“忽略不計”的態度,或者是多少講那么一點點。其結果當然就是“夾生飯”。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很多老師認為學用脫節是語法教學不受重視的根本原因。筆者也贊同這個觀點。說到語法的學用結合,很可能第一反應就是修改病句,這在近十幾年的中考高考試題中已有充分的表現。我們認為,修改病句確實是語法工具的一個重要用途,但絕對不是唯一的,更談不上是積極的。要想把語法教學引向深入,就必須把語法分析的效用全面開發出來。在這方面,我們有很多工作當做而未做。本文試舉動詞重疊式的例子來說明問題。
動詞具有重疊形式,這是它的語法特點之一。我們可以以此為依據來劃分詞類,例如“紙”不能重疊成“紙紙”,所以不是動詞,“瞧”可以重疊成“瞧瞧”,所以是動詞。如果我們的語法教學到此為止,那就難怪得不到學生的認可。語法分析(包括詞類和句子成分分析)是語法教學的基礎部分,但不是終點。改進我們的語法教學,首先就要從單一的語法分析中走出來,走進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鑒賞的廣闊天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試驗修訂本·必修)》第四冊選取了《紅樓夢》十三、十四回“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對王熙鳳形象做了深入的刻畫。小說中的王熙鳳性格鮮明而豐富:一面是陰險毒辣令人發指,另一面又精明干練人人折服。“協理寧國府”側重表現后者。從語言上分析,作者擺出了大量的動詞重疊式,藝術地調動了這一語法形式來表現人物。
課文描寫寧國府寧國公繼承者賈珍因兒媳去世悲痛不已,妻子尤氏又舊病復發,府中大小事務竟無人管理以致出現混亂。經賈寶玉提醒,賈珍請求榮國府兩位嬸子邢王二夫人同意鳳姐來寧國府協理家務:“怎么屈尊大妹妹一個月,在這里料理料理。”這是第一個重疊式。王夫人擔心鳳姐應付不了,以鳳姐年輕沒有經驗為由要推掉此事;可是對鳳姐來說這正是展示自己才干的好機會,于是就勸王夫人放寬心:“不過是里頭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問問太太就是了。”這是第二、第三個重疊式。賈珍看事情有望,立刻接著鳳姐的話說:“橫豎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這是第四個重疊式。王夫人見狀,只好對鳳姐說:“你就照看照看罷了。”這是第五個重疊式。短短幾句會話,五次使用動詞重疊式。
這樣,問題就出現了:曹雪芹為什么如此偏愛動詞重疊式呢?如此密集的重疊式又會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呢?
語法分析告訴我們:與一般形式相比,動詞的重疊式表示動作時間短和次數少,如“飯后散散步聽聽戲”“去看看老朋友聊聊天”。由此,又引申出事情不難處置的意思。例如“每天我們都聽報告,然后分組討論”,這樣的句子給人的感覺是聽報告和分組討論是兩件需要認真對待才能做好的事情;換成“每天我們都聽聽報告,然后分組討論討論”,給人的感覺是聽報告和分組討論都是輕而易舉的事,隨隨便便就可以做了。“每天啊,我買菜做飯”給人的感覺是家務活沉重,至少是不輕松;“每天啊,我買買菜做做飯”給人的感覺是輕松的,至少是不沉重的。
常識告訴我們:協助管理一座處于喪事期間的上上下下幾百口人的國公府,迎來送往、照管財物、顧及禮數、明確職責、防火防盜,不知有多少大事瑣事煩心事。正因為事情難做,所以要請個厲害的能辦事的來管理。賈珍為了能把王熙鳳請來,就故作輕松,掩飾困難,只用重疊式,請大妹妹“料理料理”;遇到王夫人婉拒,又連忙補充說以大妹妹小時候“頑笑著就有殺伐決斷”的能力,再加上這些年在榮國府當家的歷練,完全可以應對這點事情。其實雙方都清楚:若真是簡單“料理料理”就行,賈珍還有必要在寶玉的引導下拄著拐杖抱著病體親自來邀請“大妹妹”嗎?王熙鳳此人用書中的話來說是“最喜攬事辦,好賣弄才干”,“巴不得遇見這事”,只是自己不便明說。聽到王夫人不太愿意而賈珍又堅持邀請,她就趕快順著賈珍的口氣輕松地把這件繁難之事描繪成“不過是里頭照管照管”。這里表示動作時間短、次數少的重疊式與副詞“不過”搭配在一起,更有一種大事化小的效果。精明的王熙鳳當然沒有忘記安慰并討好自己的頂頭上司、姑媽兼嬸娘的王夫人:“便是有我不知道的,問問太太就是了。”這里不用一般形式的“問”,而用重疊式“問問”,意思是沒有多少大事,并不需要反復問多次問,些許小事,簡單地問一下就可以解決。賈珍立刻抓住時機緊接著說:“也管不得許多了,橫豎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橫豎”就是“反正”,表示肯定的語氣,有“不管怎樣”“無論如何”的意思,但是后面不說“辛苦一場”“辛苦一番”,而是一個重疊式,意思是要請鳳姐辛苦一點兒,只是一點兒而已。王夫人知道自己此時不好再阻攔,何況賈珍是真情相邀而鳳姐又確有能力,于是就順勢說:“你哥哥既這么說,你就照看照看罷了。”(注意:王夫人在《紅樓夢》中話不多但并非不善辭令,并非如賈母在35回所說“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她沒有重復鳳姐的“照管”而是換了輕松的“照看”。一字之差,責任就輕了許多。)什么是“照看照看”?為什么不說“照看”?注意后面的“罷了”:“罷了”是“不過如此”的意思,這個詞適用于較輕松、代價較小的事情,如“只是幾毛錢罷了”。王夫人的“罷了”與表示時間不長、次數不多的重疊式“照看照看”緊緊相扣,換成“照看”,就面目全非了。王夫人說這個話其實也有預為鳳姐減輕壓力開脫責任的意思,用心可謂良苦,措辭可謂周全。于是,兩三個回合下來,“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一事迅速敲定。
三人當然是各有用心,但在表達上手法一致:頻繁使用重疊式。為什么?因為三個人基本用意都是要將大事化小,而動詞重疊式就是表示動作次數不多、時間不長的,剛好滿足了他們的需要。賈珍為請動鳳姐就有意把事情說小,鳳姐愿意接受邀請又怕王夫人擔心,也有意把事情輕描淡寫,最后王夫人為預留余地,也就順著鳳姐的話把事情定位在“照看照看”。從整段話來看,作者并沒有直接安排表示輕松的形容詞或者副詞,更沒有安排人物說“幫我料理也用不了你多少工夫”“我一定能做好”一類的蠢話,因為這些方式過于直白,不合人物身份及相互關系。改用動詞重疊式,顯得委婉、得體、自然。
這段對話是人物在巧妙地使用語言,當然也就是作者在嘔心瀝血精雕細刻他的作品。作品的這種精美之處,十幾歲的中學生很難憑借母語語感感受到,至少是很難初次接觸作品就能體會到。這就需要老師引導他們反復揣摩深入思考。我們不應該把欣賞作品簡單地停留在“時代背景”“人物性格”的模式或是幾條美學原則上。我們不應該在分析文學語言時只有“情景交融”“栩栩如生”等大話套話,也不應該僅限于比喻夸張借代擬人等幾個修辭格的對號入座。我們常說教師應該調動學生各方面的語文知識去挖掘作品內涵。各方面的語文知識,當然包括語法知識在內。放著現成的語法知識不加利用,放著《紅樓夢》如此精美的語言不反復分析體會,那實在是資源浪費,是捧著金飯碗討飯。
最后還要補上幾句話。反對學語法的大有人在,反對的理由之一認為語法分析與文學欣賞是背離的:好端端的一篇作品,被主謂賓定狀補搞得支離破碎。這種看法其實難以成立。語法分析只是一種工具,效果如何全在使用是否得當。如同鹽放多了菜就不好吃,但不能歸咎于鹽本身。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有自身的規律,語法是規律之一。自覺地運用語法工具,將文學作品中的精彩語句一一分析出來表述出來,無疑是有益于我們中學生全面地理解進而欣賞文學作品,有益于提高他們語文素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