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是目前網絡上流行的又一新詞,請看下面的例子:
(1)隨著宅男癥候群不斷地在社會潮流中發酵,如何改造宅男也成為今年夏天最重要的課題!(ent.tom.com?搖2007年6月13日)
(2)走進8號陸莫飛的房間,這個號稱“宅男”的年輕爸爸,已經打掃干凈自己的“宅子”了。(華商網2007年5月25日)
什么叫“宅男”?“宅男”一詞來自臺灣,是日語“御宅男”的簡稱。“御宅”在日語里指“你的家”,是一種敬語。到了80年代,人們把那些熱衷于動漫和電子游戲,足不出戶且不善于與人相處的人稱為“御宅族”。“御宅族”中的男性被稱為“御宅男”。由于御宅男對虛幻世界的執著和對現實世界的排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因此這個詞在日本大多帶有負面含義。進入臺灣后,“御宅男”被簡稱為“宅男”或昵稱為“阿宅”,并隨著使用范圍的擴大,語義漸趨中性,泛指癡迷于網絡、整天待在家中或宿舍上網的男性。近年來,“宅男”一詞從臺灣傳播到大陸,語義進一步泛化,指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門、不修邊幅的男性,成為網絡媒體比較時尚的詞語,如:
(3)我已成為宅男了!夏天到了,天氣很熱,如果沒有課的話,真的一點都不想出門。(mypaper.pchome.com.tw?搖2006年10月9日)
(4)從今天開始要好好學習了,哎,因為要考試了,很無奈,為了不掛科,只得做宅男了。(blog.sina.com.cn?搖2007年4月13日)
有“宅男”肯定就會有“宅女”,不言而喻,“宅女”泛指整天不出門,待在家中或宿舍的女性。“宅女”雖沒有“宅男”那么引人注目,但也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社會現象:
(5)找工作受阻逃避現實,女大學生緣何變“宅女”(edu.QQ.com ?搖2007年4月10日)
(6)網絡的貼心服務越來越好!現在只要在家當“宅女”上網瞧瞧,就可以跟美麗的吳佩慈一樣輕松“腰瘦啦”。(新浪網2007年6月15日)
在現代漢語中,“宅”只是一個構詞語素,一般不能單用。但隨著“宅男”“宅女”的流行,“宅”的用法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7)在家宅著也挺安逸的。(main.tianya.cn?搖2007年5月8日)
(8)五一7天,我宅了一周。有誰和我差不多的么?(main.tianya.cn?搖2007年5月8日)
這里的“宅”用的已不是原義。以上分析可知,“宅男”“宅女”是指在家待著不出門的人,隨著使用頻率增加,“在家待著不出門”這一義素自然地朝“宅”字上歸并,這就使得本是名詞的“宅”逐漸獲得了動詞的詞性,指待在家里不外出。
另外,由于“宅”在“宅×”中處于定語的位置上,作定語是形容詞的典型功能,“宅”因此也就漸漸獲得了形容詞的功能,能被“很、太”等副詞修飾,如:
(9)最近我發現自己簡直是個宅男,雖然還不到那種不折不扣的地步,但也的確很宅。(jackiejackie19821212.spaces.live.com/blog 2007年1月24日)
(10)最近的我好宅呀,都快認不出我自己了。一直在研究google的一些新功能,當然包括adsense的技術,現在算是小有領悟,但還是有很多令人很confuse的地方,應該是因為我不夠宅吧。(blog.pixnet.net 2007年4月24日)
這里作形容詞的“宅”被用以形容人們愛呆在屋子里。
如今,“宅”已成為典型的流行語詞之一,由于其新穎性而得到眾多年輕人的追捧,其新用法就在這種“追捧”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宅”的流行是伴隨著青年人喜歡待在家里不外出的社會現象而流行的,這說明,正是社會生活決定了語言的發展和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