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為了讓BenQ品牌邁上全新的發展平臺,明基上演了蛇吞象的“大片”,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這一并購案,明基不僅未花一毛錢,還得到西門子奉送的2.5億歐元嫁妝。
一年后,明基宣布不堪6億歐元的虧損放棄西門子手機。在國際化并購舞臺上走了一遭,明基留下了太多的遺憾。
明基的后臺掌控者、宏基創始人施振榮承認,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沖擊,成為導致明基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失敗的主要因素。
諾基亞執行副總裁安西·瓦諾基曾對明基收購西門子業務作出意味深長的評價——“兩只火雞加起來不會成為一只鷹”。
對于二者文化差異所造成的整合困難考量不足,強烈的排異性導致重組缺乏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來緩沖,是明基兵敗西門子的主要原因。
一個是年僅5歲的東方品牌,一個是有著158年歷史的西方老店,其間的文化差異確實不是一眼可以望穿的。
一、創業型與管理型文化的沖突。158歲高齡的西門子是屬于管理型、預算型的文化,追求控制、安全。明基是典型的創業型公司的文化,追求任何可以成功的機會,講究快速彈性。二者要磨合到彼此包容,不是短時期內就能辦到的。
二、系統型公司與消費電子公司的沖突。西門子是一個系統型公司,基礎產業的東西不允許有一個錯誤,規定好的事情沒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而明基所處的消費電子產業允許產品放到市場上“試錯”,在探索中慢慢完善。手機產品更新換代速度之快讓制造商心驚,西門子的表現無異于老牛拉破車,因而導致的交貨期拖延是虧損的主因。
三、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沖擊,就民族性來看,亞洲人,尤其是華人,做事積極有彈性,往往看準大方向后,先做再說;歐洲人則非常尊重人性,花很多時間在做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決策時,即使有一小部分的人有不同意見,也要盡量達成共識,以求執行時的一致性。更何況明基面對的是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這是導致失敗的另一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