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原文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源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
譯文
假給敵方以某種便利,誘使其盲目前進,然后再截斷其應援之路,就能陷敵軍于死地。這是從卦辭“遇毒,位不當也”一語中悟出的道理。
提要
挖好了陷阱讓敵人來跳,原因就在于對方被所示惠的誘餌迷惑,勾起貪性,自以為有利可圖,便貿(mào)然前來,不料做個甕中之鱉,令其在無所戒備的情況下遭遇致命打擊,足見置梯之功的妙處。
事典
切斷補給線以敗敵
珊瑚海和中途島海戰(zhàn)之后,日軍不顧失敗,仍堅持南進,企圖占領(lǐng)新幾內(nèi)亞和所羅門群島。為此,日軍于1942年7月專門組建了第十七集團軍和第八艦隊。8月5日,日軍在所羅門群島南部的瓜達爾納爾島上修建了機場,直接威脅美國同澳大利亞之間的交通安全。為了消除這一威脅,美軍在瓜島登陸,由此引發(fā)了美日雙方長達半年血腥殘酷的瓜島爭奪戰(zhàn)。
8月7日凌晨,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第一師兩萬余人在瓜島登陸,很快占領(lǐng)了島上日軍機場以及附屬設(shè)施。日軍兩千余人被擊潰逃入?yún)擦帧H哲姷弥儡娺M攻瓜島后迅速作出了反應,8月8日夜,日軍第八艦隊在瓜島北部的薩沃島海戰(zhàn)中襲擊了盟軍,擊沉了四艘重巡洋艦,盟軍傷亡一千七百余人,遭到了慘敗。但令盟軍吃驚的是日軍并未立即乘勝攻擊正在岸邊卸貨的毫無防衛(wèi)的十五艘運輸船。驚魂未定的盟軍立即將運輸船全部撤走以免再受攻擊,許多船上的物資只卸下了一小部分。由于沒有得到部分補給,登陸美軍處境不妙,被迫將口糧改為一日兩餐。這次危機使美國人發(fā)現(xiàn),在這樣一塊人煙稀少,遠離后方的島嶼上作戰(zhàn),如果后勤補給被切斷,將必敗無疑。
美軍認識到在瓜島的后勤補給的重要性后,在保證自己補給需要的同時,采取了打擊日軍補給的戰(zhàn)術(shù)。
薩沃島海戰(zhàn)之后,日軍大本營于8月10日決定派步兵第二十八團增援瓜島。8月18日,一目支隊先遣隊的一千余人由六艘驅(qū)逐艦運送乘黑夜在瓜島登陸。由于擔心遭受襲擊,所以只好乘快速驅(qū)逐艦,故沒帶重武器,所以說日軍的第一次增援便預示著失敗。20日,不等后續(xù)部隊到達,日軍便向美軍發(fā)動了進攻,企圖奪回赫德森機場。結(jié)果在美軍優(yōu)勢火力阻擊下日軍慘敗,九千余人被擊斃,而美軍損失僅是日軍的九分之一。發(fā)現(xiàn)美軍火力十分強大以后,日軍又調(diào)動川口支隊增援瓜島。8月23日,日軍四艘運輸船在一艘巡洋艦和四艘驅(qū)逐艦的直接護航下駛向瓜島。美軍發(fā)現(xiàn)日軍后,雙方爆發(fā)了激烈的海空戰(zhàn)。25日,從瓜島機場起飛的美機轟炸了日本運輸船隊。擊沉了其中最大的一艘運輸船和一艘驅(qū)逐艦,并擊傷了其它船只。從此,日軍被迫停止使用大量運輸船輸送部隊。從28日起,日軍被迫用驅(qū)逐艦分批向瓜島運送部隊。到9月4日,先后送去了四個營又一個連。日軍這種晝伏夜出利用夜幕掩護使用驅(qū)逐艦,巡洋艦向瓜島運送士兵和物資的運輸方式,由于非常準時,被美軍稱為“東京快車”。這種運輸方式是在美軍對運輸船隊的打擊下日軍被迫采用的,它難以運送足夠的重型火炮及彈藥,所以,注定了日軍的失敗。9月12日深夜,日軍向機場發(fā)起沖鋒,美軍105和155毫米的炮彈像冰雹一樣砸向日軍,日軍血肉橫飛,尸橫遍野。天亮后,整個陣地如同一座屠宰場。這次日軍的進攻又以慘敗而告終。10月3日至9日,日軍又以驅(qū)逐艦向瓜島運送了陸軍第二十團等增援部隊,并于24日傍晚再次發(fā)起進攻,可還是失敗了。
氣急敗壞的日軍人不甘心,仍認為奪取瓜島將是“敵勝或我勝道路上的轉(zhuǎn)折點”。為此,日軍一方面對盟軍展開海戰(zhàn),一方面組織“東京快車”,千方百計增援瓜島。與此同時,美軍也盡量增援瓜島,美軍雄厚的工業(yè)向前線提供了大批精良的裝備,美軍得到的補給較日軍充足。由于美軍始終控制著瓜島的赫德森機場,所以一直掌握制空權(quán),也一直有效地阻止了日軍向瓜島的大規(guī)模增援。
11月初,日軍決定為扭轉(zhuǎn)瓜島戰(zhàn)局進行最后的努力:在六十艘戰(zhàn)艦,三百一十架飛機支援下,以十一艘運輸船將三十八師團主力和第十七集團軍直屬部隊13500人及10000噸給養(yǎng)送上瓜島。14日,當日軍運輸船駛至瓜島西北海域時,遭到了嚴陣以待的美軍艦載機及從赫德森機場起飛的陸卑轟炸機108架次的輪番轟炸。美機先后炸沉日軍六艘運輸船,重創(chuàng)一艘。由于每艘船上都運送了大批物資給養(yǎng),并搭載了一千名士兵,所以日軍的損失特別慘重。剩余四艘終于抵達瓜島。但未來得及卸下給養(yǎng)便于次日全被美軍炮兵和飛機摧毀。出發(fā)時3500名日軍精銳,最終在瓜島上岸的只有2000名喪魂落魄的散兵游勇,許多人連桿步槍都沒有。其余一萬余名日軍全部葬身魚腹了。
到11月中旬日軍在瓜島的兵力達到了三萬人,可是由于美軍切斷了補給線,日軍處境越來越困難。由于口糧供應只能達到標準量的百分之二十,他們個個頭發(fā)蠟黃,骨瘦如柴。由于嚴重營養(yǎng)不良,眉毛,頭發(fā)睫毛紛紛脫落,連牙齒都松動了,整整三個星期,幾乎沒有人大便過。由于極度缺乏鹽分,以至于連海水都覺得是甜的。饑餓加上流行的瘧疾,使日軍因饑餓疾病造成的減員遠遠超過了戰(zhàn)斗減員。島上日軍為自己列出一張死亡期限表;能站者,可活三十天;能坐著,可活二十天;躺著小便者,可活三天;不能說話者,可活兩天,不能眨眼者,凌晨即死。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日軍曾于11月底用驅(qū)逐艦和潛艇向瓜島海島運送裝有大米,藥物的鐵桶和橡皮袋。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嚴重時,日軍每天有100人餓死。在這種情況下,日軍完全喪失了攻擊能力。瓜島戰(zhàn)場變成了日軍傾其所有也難填滿的無底洞。
由于盟軍在瓜島的力量不斷增強,而日軍在其他戰(zhàn)場連連敗北,12月31日,日軍大本營被迫決定,停止奪回瓜島的作戰(zhàn)。經(jīng)過準備,1943年2月1日至7日,日軍分3批用驅(qū)逐艦將瓜島的殘兵敗將撤走,共計10630人。至此,瓜島爭奪戰(zhàn)亦以日軍失敗告終。
日軍在瓜島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毫無疑問,最重要的原因是無法及時向島上運送足夠的援軍及給養(yǎng),因為美軍切斷了其補給線。這是日軍這場爭奪戰(zhàn)付出巨大代價:僅人員方面就有5000人戰(zhàn)死或失蹤,9000人餓死或病死。而美軍依靠完善的后勤供應打贏了這場戰(zhàn)役,在瓜島陣亡的只有1592人。這是上屋抽梯之計應用的典范。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原文
借局布勢,力小勢大。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議也。
譯文
借用局詐的方法布成陣勢,使本來力量小的部隊變得聲勢浩大。這是從易經(jīng)上“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議也”一語中所獲得的啟示。
提要
在本身力量比較有限時,利用已經(jīng)形成的有利條件,虛張聲勢,令對手真假莫辨,不敢輕舉妄動,自然而然對其形成一種震懾的作用,進而尋覓強己勝敵的寶貴機會。
事典
不失時機 主動出擊
1775年,美國當時還不曾獲得獨立,是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當?shù)氐娜嗣癫桓市倪@種受奴役的生活,在喬治*華盛頓的率領(lǐng)下,打響了北美獨立戰(zhàn)爭的第一槍。廣大奴隸積極響應華盛頓的號召,紛紛拿起武器,參加了起義軍的行列。
戰(zhàn)爭初期,因為英國軍隊的混亂和腐敗,也因為華盛頓的英明指揮,起義軍獲得了節(jié)節(jié)勝利,并且奪取了波士頓。
但是,此后英軍調(diào)來了大批訓練有素的正規(guī)軍,他們不僅人數(shù)眾多,而且武器先進,組織嚴明,戰(zhàn)斗力極強,美國人開始嘗到了失敗的痛苦。
這一年的年底,為了躲避英國軍隊的圍剿和追殺,華盛頓率領(lǐng)軍隊轉(zhuǎn)移至新澤西,英國軍隊則緊追不放,想趁此將起義軍全部剿滅。
新澤西的西部邊境上有一條名叫特拉華的河,華盛頓的部隊搶先一步,渡過河去在南岸扎營,憑險據(jù)守。英軍也緊隨來到特拉華和左岸的特倫頓城,隔河相望,準備搜集到渡河船只后,再繼續(xù)追擊。
這時,華盛頓的處境非常困難,所率戰(zhàn)斗人員只有三千人,而且他們大都是由農(nóng)民組成,經(jīng)過一系列的殘酷作戰(zhàn)之后,他們懷念農(nóng)田,家小;也不愿再忍受饑寒交迫,擔驚受怕的生活。所以每天都有開小差的,部隊情緒十分低落。
然而對岸的英國軍隊至少有三萬五千人,他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雖然一時征集不到足夠的船只,暫時無法渡河,但眼看嚴冬就要到了,只需要一場寒流,河流就會被凍成厚厚的冰,英軍就可從容地越過河去,將美國人消滅掉。
華盛頓的心里非常清楚,不能坐以待斃,一定要不失時機地采取行動。可是敵人如此強大,自己的力量又這么小,如何才能打垮敵人呢?
12月22日,華盛頓的兩個士兵將一名俘虜押到司令部,說是在河邊捉到的,可能是敵人的密探。華盛頓非常認真地留下俘虜,并同他談話。他告訴自己的士兵,讓他們守候在門外,如果俘虜想逃跑的話,就槍殺了他。可是等他的士兵一出門,華盛頓就笑著立即給俘虜松綁。
原來站在他面前的這名俘虜名叫約翰*哈諾門,使華盛頓命令他裝扮成一位腳夫,跟隨英軍一起出動,直到獲得重要情報,探明敵人的虛實為止。
哈諾門相當精明,他把探聽到的有關(guān)英軍人員,編制,作戰(zhàn)計劃,軍官姓名等情報都熟記于心。他向華盛頓詳細介紹了英軍在特倫頓住房的位置和兵力,哨兵的安排情況。從哈諾門的情報得知,特倫頓的警衛(wèi)任務(wù)是由幾個黑森人團隊負責的,他們是英國人雇來打仗的德國人,美國人恨他們,英國人嫌棄他們。因此這些德國人對打仗一點也不經(jīng)心,到達特倫頓后,一點防御工事也沒有修筑。他們的司令官羅爾上校很看不起美國軍隊,認為他們只是一群農(nóng)民,根本不會打仗。現(xiàn)在黑森人正忙于歡慶圣誕節(jié),防御就更加松懈了。
華盛頓得知敵人的這些情報后,馬上大膽決定,圣誕節(jié)進攻特倫頓,趁黑森人麻痹時,沖進城去,消滅城里的英國人。
圣誕節(jié)前夕,美國人已經(jīng)秣馬厲兵,做好了戰(zhàn)斗準備。臨出發(fā)前,華盛頓又進行政治鼓動。隨后,在激昂的呼號聲中,華盛頓的大軍出發(fā)了。他們將所有的小船集中起來,每船一隊人,乘夜沿河面悄悄地滑向?qū)Π丁?/p>
午夜之后,小船全部靠攏北岸,他們下船后,又摸黑趕了九英里的路,在凌晨三點到達特倫頓城下。
此時,城門上連一個哨兵都沒有,大多數(shù)的房間是漆黑的,而圣誕晚會的會場上還透出明亮的燈光。黑森人還在徹夜狂歡。羅爾上校在一間單間房里跟軍官們玩紙牌。士兵們一群群地聚集在一起,又蹦又跳,大吃大喝。這時,一個傳令兵走進會場,把一個紙條交給羅爾上校,可是羅爾早已醉眼迷離,看都沒看,就把紙條塞進了口袋。第二天早上六點,羅爾被爆炸聲驚醒,花了好半天功夫才搞清楚是美國人殺進城來了。他知道大勢已去,就搶到一匹馬,正想躲起來時,一顆子彈擊中他的胸部,他的血流得太多了,很快就死了。在他閉目之前,他終于看到了早先塞進口袋的紙條上寫著:“華盛頓的軍隊已經(jīng)渡河向特倫頓前進,注意加強守備。”
華盛頓僅僅損失了幾名戰(zhàn)士,打了個大勝仗,光投降的官兵就有九百多人。此戰(zhàn)不僅改善了美軍的裝備,激發(fā)了官兵的士氣,還振奮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精神,樹立起爭取獨立的信心,于是,近乎于熄滅的獨立戰(zhàn)爭之火更加地旺盛起來了,最后一直到美國取得徹底的自由和獨立。這是樹上開花之計的應用。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原文
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
譯文
乘著對方的空隙,插足其中,以致掌握其首腦機關(guān),這時循序漸進的結(jié)果。
提要
既要積極進取爭勢,努力把握機會,逐漸從較為不利的一方轉(zhuǎn)化到較為有利的一方來,從較為被動的一方轉(zhuǎn)化為主動的一方,因勢而為,隨機應變,從而令主客易位。
事典
激怒對方反客為主
1870年夏,巴黎與柏林的關(guān)系緊張到了劍拔弩張,一觸即發(fā)的地步。普魯士早已準備與法國交戰(zhàn),只是一時沒有找到恰當?shù)慕杩凇_@一年,恰巧與普魯士國王同屬于霍亨索倫家族的路奧波德親王被選為西班牙國王,這件事在歐洲引起軒然大波。拿破侖三世堅決反對,表示決不容許同一家族既統(tǒng)治普魯士又統(tǒng)治西班牙。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滿足了法國人的要求。但是拿破侖三世并不罷休,又指派大使前往威廉一世在埃姆斯的官邸,提出了更加粗暴的要求:讓威廉一世發(fā)表一份關(guān)于他本人不想損害法國利益和辱沒法國民眾尊嚴的聲明,并作出今后決不再損害法國利益與尊嚴的書面保證。國王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但指出關(guān)于這一問題的談判可以繼續(xù)在柏林舉行。
第二天,威廉一世委托外交部將一天里發(fā)生的事情和法國使者的談話寫成電文,從埃姆斯發(fā)往柏林。電文的大體意思是,普魯士不能接受上述條件,但國王愿意與法國大使繼續(xù)會談。當天晚上,俾斯麥就收到了電文,看完以后,他喜上心頭,認為對法作戰(zhàn)的時機終于到來。他只留下電文的一頭一尾,其余內(nèi)容全部刪節(jié)。于是,電文的含義便成為:威廉一世根本拒絕與法國大使對話。
法國政府得知這一電文后,怒氣大發(fā),悍然發(fā)動了對普魯士的戰(zhàn)爭。這樣,俾斯麥政府就以反侵略者的面目出現(xiàn),在色當打敗法軍,強迫其簽訂了法蘭克福合約。合約規(guī)定法國賠款五十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給德國。俾斯麥通過篡改電文,終于實現(xiàn)了對法國的戰(zhàn)爭,得到了和平年代的不到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塊土地。這時反客為主之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