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設立軍事熱線,是美國早就提出的建議,但其后隨著美國國內“中國威脅論”的升溫而擱置。中國宣布今年9月將與美國落實有關軍事熱線問題,意義非同一般,此舉是對改善兩國軍事關系作出的善意積極回應。
在新加坡參加亞洲安全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章沁生中將在大會上表示:中國和美國將建立一條國防軍事熱線,“并準備好在今年9月舉行的第九次中美國防會談中,落實這個問題。”
中美兩國設立軍事熱線,是美國早就提出的建議,但其后隨著美國國內“中國威脅論”的升溫被擱置。近年來中美兩軍交流交往增多,特別是兩軍高層的互訪使雙方互信的基礎建立起來,在美軍高宮中也有人認為“中國并不是一個威脅”。盡管美國五角大樓今年的“中國軍力報告”仍把中國軍力的迅速增長盡量描述得讓世人擔憂,但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新加坡亞洲安全會議上對中國的語調,已顯然與前任防長拉姆斯菲爾德強硬的口吻不同了。他說,美國和中國有機會“建立信任”,“我堅信人們有理由為美中兩國的關系感到樂觀”。
在此背景下,中國宣布今年9月將與美國落實有關軍事熟線的問題,意義非同一般,對改善兩國軍事關系作出了善意的積極回應。
中方愿用熱線增互信
探討在中美間建立軍事熱綜的嘗試,早在2004年2月就由美國五角大樓負責政策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費斯提出來,但沒有得到中方的回應。緊接著在2005年和2006年又分別由拉姆斯菲爾德和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多名成員訪華時再次提出。特別是拉姆斯菲爾德訪華時,中國軍方向他首次打開了中國導彈部隊的神秘大門,借著中國軍方的熱情坦誠,拉氏再次提出建立中美軍事熟線的提議,中方表示理解但以時機尚未成熟婉拒。今年3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彼得·佩斯訪問北京時透露,他與中國軍方商談廠建立美中軍事熱線一事。佩斯剛走,緊接著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蒂莫西·基廷就在5月到達北京,開始了他上任后的首次訪華。基廷訪華的重要議程之一也有與中國軍方就軍事熱練進行商談。
從“沒有回應”到“時機尚未成熟”再到“商談了建立熟綜一事”,事情似乎是在向前推進。
兩個國家間建立理想的軍事熟練,在于雙方在戰略層面的默契和相關技術領域的配合。由于軍事熟線是關系兩國政治、軍事領導人用于解決雙方軍事突發事件的溝通機制和通訊設備,因此并非開通一條電話線就解決了問題那么簡單。
據軍事專家介紹,軍事熱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盟國之間的,如美國與北約國家、美日之間,主要用來協調軍事行動;一種是正常國家間的,例如美國與俄羅斯之間,主要用來溝通信息、消除誤解,避免沖突升級。
在全球大國間,軍事熱線有益于溝通信息,避免誤判。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美蘇雙方的戰略核部隊均處于戒備狀態,出乎意料的是以色列軍方誤擊了一艘美國通訊艦,而美軍卻誤以為是蘇軍開始攻擊美國艦隊,立即調動第六艦隊前往地中海馳援,情勢甚為緊張。美蘇兩國使用熱線澄清了彼此的意圖,才避免了一場核大國之間的直接對抗。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強,解放軍軍力不斷壯大,美國和日本對中國軍事活動的偵察和遏制也相應加強。中美之間曾經出現過1996年的臺海危機、2001年的海南撞機事件,而近年來不大不小的一些情況也相繼出現,美國對與中國設立軍事熱線感到更有必要。日本也因釣魚島和束海油氣田等與中國存在著爭端,也擔心在東海地區容易溝通失靈所引起誤判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軍事專家指出,美國或是日本都對與中國設立軍事熱線表示出積極的意愿,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解中方動向,這與美日之間為協調共同行動而設立的軍事熱練有很大差別。中國并非拒絕與美設立熱線,但在設立軍事熱線的看法上,中國與美國是不同的。美國把建立軍事熱練作為避免軍事沖突的工具,而中國更愿意把熟練作為促進兩國軍事交流合作,加強兩國間戰略互信的一種舉措。
目前,中國還沒有同其他國家建立過軍事熟線,事實上,各國在建立軍事熱線問題上都慎之又慎。
首先要面對的是機制和技術兩大問題。熟線的設立是需要協調兩國決策和危機管理機制的。就中美而言,由于兩國軍事領導體制相差較大,因此軍事熟線面臨不少體制方面的瓶頸。熱線更涉及保密技術,它傳遞的是兩國軍隊、乃至國家最高領導在軍事領域的最核心機密,因此如何做到安全維護是雙方關注的焦點。而且這也涉及兩國的情報共享、交換機制以及內部核心的保密措施等敏感領域,對國家安全具有重大影響。
不過,中國在對外設立軍事熱線方面也作出過嘗試。據報道,4月初中國與韓國對雙方有關建立兩國海軍,空軍熱線的可能進行了探討。這個消息正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在日本方面,安倍首相訪華后,雙方關系得到改善,軍事交流也重新啟動,日本也再次提出設立熱線的要求。日媒體報道說,“日中兩國政府正在研究在防衛省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間設置熱線。“
中方的軍事專家說,中國如果能與韓國設立軍事熱線,應該是雙方根據安全形勢發展作出的決定,也將是中國軍事外交邁出的重要一步,是中國軍事自信的表現。對于中國而言,與利益悠關國家設立軍事熱線具有現實需要。同時,建立軍事熱線在應對大規模自然災害等非傳統安全領域上,也可以發揮作用。
中美互開軍事基地之門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佩斯3月底訪華結束后說,他在中國參觀了以前從未對外開放的軍事設施。中國對他的接待要超過過去任何一位美國軍事官員,他做了美國其他軍方官員從來沒有做的五、六件事,其中包括登上一架Su-27戰機,乘坐一輛T-99型坦克。另外,中國軍方還邀請佩斯將軍參觀了中國軍事官員的辦公室和一個里面布有作戰圖和兵力部署沙盤的指揮部。
在此之前,佩斯對中國是不是美國的威脅,發表了如下講話:“當你分析一個國家是不是威脅時,你要看兩方面,一個是能力,另一個是意圖。中國有規模龐大的軍隊,但中國沒有向美國挑起戰爭的意圖,所以我認為中國不是威脅。”佩斯這番近乎表態的講話,顯然贏得中方的好感。其后,他與中國軍方在探討兩軍如何加強合作、兩國的軍校如何加強交流、兩國的年輕軍官怎樣才能有更多機會一起學習,并肩工作等方面的會談,都進行得“良好、開放、坦率”。
美國海軍學院的軍事專家認為,中國軍方此次對佩斯如此開放,大約與中方年初時試射反衛星導彈有關,那個冒失的行動曾使美國大惑不解。所以現在想對美國做出一些讓步,稍稍地開放一下,但能夠開放到甚么程度,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位專家分析說,佩斯訪華之前,美國剛剛對中國大幅度增加國防開支和試射反衛星導彈提出批評,美國方面還宣布,計劃向臺灣提供四百多枚導彈,顯然是為了抗衡中國針對臺灣而增加的軍事部署。中國最近十幾年來軍事現代化的步伐邁得相當大,但對許多國家來說,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目標和規模以及戰略方針都十分模糊。在這種情況下,美中兩軍之間的交流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佩斯在結束訪華前,公開告誡中方不要錯誤判斷美國的軍事能力或意圖。他說,這不是一種警告,而是希望讓所有的人,包括高級軍官和低級軍官以及普通士兵,都要了解和注意,這樣才能夠建立起兩軍的互信,以避免做出錯誤的判斷。佩斯認為,他要傳達的信息中國軍方是領會了。
就在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佩斯訪華行程剛剛結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吳勝利將軍應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的邀請訪問美國。
據報道,美方不僅在接待禮遇上給予相當高的規格,更是首度向中國海軍將領敞開美國最大的海軍基地一諾福克海軍基地。美軍此舉也似是對中方開放多個基地接待佩斯的回報,這對兩國海軍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動雙方務實交流與合作有積極作用。
諾福克海軍基地過去是嚴守大門,主要原因就是它是美國海軍最重要的基地。諾福克是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個港口城市,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司令部和北約大西洋戰區司令部都設在這里。諾福克海軍基地規模龐大,具有最先進的設施,再加上優越適宜的地理位置,因此一直被認為是美國最重要的和世界上最大的海軍基地。諾福克不僅具有重要性而且具有敏感性,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基地一直是美國安保最嚴密的軍事設施。以往只有美國十分看重的盟國,他們的高級軍官才能進入此基地。如今美國首次向中國軍方敞開了諾福克基地的大門,顯示出美方對中美軍事交流十分重視,也表示出兩軍交流進入新階段。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邁克·馬倫上將在五角大樓會談時,呼吁中國考慮“參加全球海上合作行動的可能性”。馬倫談到了組建多國海軍部隊的概念。該計劃最初在2005年一個國際海軍研討會上提出來,目標是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由海軍、航運業及執法部門聯合組成的跨國網絡,應對海上危機和緊急情況,類似2004年12月亞洲發生大規模海嘯的情況,就需國際社會要有快速反應。
參加會談的美方官員透露,吳勝利中將對美方提出的這一計劃非常感興趣,并“對地區和全球海上安全表示關注”。這位中國海軍司令員要求美方提供更多資訊,以便進一步了解計劃。
基廷探訪南京軍區
今年5月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蒂莫西·基廷海軍上將訪華結束后,受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積極評價,并稱中方愿與美方共同努力,不斷推進兩軍關系健康、務實向前發展。
美軍高官訪華,一般都到中國的南京軍區參觀,因為南京軍區位于臺海前沿。他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反臺獨的決心。基廷用了三天時間訪問南京軍區以及部分軍事基地,他還訪問了中國陸軍的王牌部隊“臨汾旅”。
中國南方唯一的對外開放部隊就是坐落在紫金山東麓的南京軍區“臨汾旅”。“臨汾旅”在戰爭年代戰功卓著,是一支名揚四海的英雄部隊,是戰爭年代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最高的功勛單位。1948年臨汾戰役后,為表彰該旅為解放臨汾作出的巨大犧牲,第二野戰軍八縱隊在山西洪洞召開大會,會上徐向前司令員親手將“光榮的臨汾旅”錦旗授予該旅。
有報道分析說,新任太平洋司令基廷這次訪華的重點之一,就是與中方討論臺海問題,而臺海前沿正是南京軍區的轄區。
南京軍區處在臺灣島的正對面,最近處離臺灣島不足百海里。長期以來,由于南京軍區地處戰略要沖,一直是美國密切關注的地區。
基廷表示,他希望能結識中國軍方領導人,以便商談包括臺灣問題潛在危機等在內的各種安全問題。他說:“我們愈是經常接觸,就愈能發展出更強的夥伴關系,并且降低產生誤會的可能性,這種誤會可能破壞我們一心要維護的和平與穩定。”
中方對美軍高官開放敏感地區的軍事設施是為了讓他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臺海問題,以及為甚么中國把臺海問題作為中美間的核心問題,使美方能向臺灣提供一些清楚的信號。有報道透露,臺灣軍方本年度的漢光演習,原來設想有美軍增援臺海,但這個一方案被美軍否定了。
副總長章沁生中將表示:中美建立國防軍事熱線,將會在今年9月舉行的中美國防會談中得到落實。
中國把熱線作為促進兩國軍事交流合作,加強兩國閻戰略互信的一種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