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起“博導”指的是哪些人,你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博士生導師”。如果是在以前,你回答對了,但是現在我可以告訴你,答案并非如此。你一定想象不到它的另一種含義,我們先來看一些該詞的用例(本文用例均來自網絡google搜索):
(1)對于一些開設博客和推出“博導”的網站來說,“博導”還處于“萌芽期”,吸引力也有待進一步挖掘和提高。
(2)這個獎勵更多的是對我新浪“博導”工作的鞭策,激勵我不要懈怠,不能驕傲,始終堅持自己一貫公平公正并旨在為草根博友無私服務的信念。
(3)在“博導”的號召下,四人談論著博客里的新鮮事,并決定一起盡心“經營”,讓人氣持續走高。
打開新浪blog主頁,你可以發現鋪天蓋地的“博導”詞匯,如:“博導圈”“博導show”“博導之家”“博導考核指標”“博導專欄”“博導群”……顯然,這些例子中的“博導”絕對不是指“博士生導師”,這是網絡上新流行的一個詞語,它和我們通常所說的“博導”只是同形詞,指的是“優秀博客導讀者”。如今網絡博客呈如火如荼之勢,網絡新身份“博客導讀者”應運而生,他相當于博客世界中的“伯樂”,引導人們發現博客中的“千里馬”。
“博導”一詞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客觀文化需要,二是語言使用上的大膽隨意?!安┛蛯ёx者”是網友和網絡管理者的客觀需求,“博導”一詞隨即產生。從上網瀏覽的讀者的角度來看,時間有限,不可能瀏覽每一篇博客文章,且點到較次文章更覺得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博客導讀者”的出現,符合網友的需求,因此受到歡迎。從網站管理者的角度來看,有好的博客文章吸引讀者還不夠,要提高網頁的點擊率,成立“博導”組織才可以增加賣點,為博客錦上添花。正如“新浪博導幫助指南”所言,要把“新浪博導show”打造成“最全面的博客導讀平臺”。
同時,由于人們對詞語的使用變得越來越隨意、無拘束,故意選用本來色彩較嚴肅的同形詞“博導”,以隨意對抗嚴肅,體現了人們詞語使用上的戲謔性,還變相地隱指當今“博導”并非高不可攀。與其他詞語有所區別的是,“博導”一詞并沒有褒貶中性色彩的轉變,既不像“蛋白質”那樣由中性變為貶義,也不似“白骨精”由貶義轉為褒義,而僅僅是語言風格的變化。一方面,這種“舊詞新用”的詞匯使用方法,使得我們的漢語表達日益豐富;但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客串”會威脅到漢語言的純潔性。怎樣看待新詞語,并加以引導、把握,是我們語言文字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