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翠璇
很多年前,中國商人還在關注企業是否能夠活下來,如今中國的企業家關注的是企業如何活得更健康,活得更久遠。這也正是目前很多企業都在大力進行企業文化和品牌建設的根本原因,企業文化解決了企業如何健康發展的問題,而品牌解決了企業如何持續發展的問題。
企業文化最核心的是確定了企業的愿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也就是回答“我是誰?我做什么?我怎樣做?”等一系列原則性問題。例如波音公司,它的愿景是“成為商用飛機業務的主導者,帶領世界進入噴氣式時代”。再比如沃爾瑪,它的使命是“為普通人提供與富人們購買相同物品的機會”。而惠普的核心價值觀是“敬重每一個人”。而我們今天探討的商人精神和風范本質上就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外化與體現,這就是文化于內于外的統一。古時候牛拉到集市上去賣,為了有所區別,牛的主人都在牛的身上打上不同的烙印,這就是文化的雛形。所以“文化”就是“紋化”,不僅要紋在身上,更要化在心里。
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安頓靈魂、建立信仰、補充動力、踐行信念。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是通過改善與員工的溝通而改善員工對企業的綜合體驗,從而贏得員工的心。
品牌最核心的是確定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與形象。也就是回答“你將為消費者提供什么價值?你將以什么方式方法向消費者提供價值?你如何向需要或者渴求該價值的特定人群傳遞你的特定價值”等一系列問題。企業擁有品牌的真正價值是創立品牌后能夠從中獲得什么,做品牌不是花錢,而是在賺錢,更是在贏得信譽和客戶的忠誠。如果企業能夠充分考慮消費者真正的想法、感受和行動,能夠持之以恒地傳遞恰當的品牌體驗,并且消費者都能夠為之所吸引,那么,品牌就會不斷成長、壯大,企業就會持續快速地發展。
強大的品牌能夠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品牌影響力,是企業基業常青的根本。品牌建設的目標是通過改善與消費者的溝通而改善消費者的美好體驗,從而贏得消費者的心。
一談到品牌建設,很多人都認為是品牌外部的推廣,其實在以人為主導的今天,品牌一定是先從內部開始,然后向外部輻射的。品牌始于企業員工及其責任心和熱情。所以,今天做品牌必須從員工、渠道、分銷商、批發商和供應商入手,倘若傳播品牌體驗的人員本身沒有被品牌所說服,那又如何去說服消費者呢?
企業今后活得好與壞將聚焦在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融合力上。今天的中國商人們如果要想真正承擔社會責任,那么首先就要做好自己的企業,讓品牌開疆拓土,讓文化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