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想告訴年輕人的是,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真的有一個夢想,就要努力地去追求,也許第一次達不到你的期望,沒關系,那第二次就更努力一點;不要害怕失敗,我失敗過太多太多次了,即使失敗也不能放棄,要繼續去試,有一天,你一定可以達到你的夢想。我相信我自己,我也相信年輕人一定可以做得到。”——陳冠希
“我改變了很多”
陳冠希變了嗎?好像沒什么變。仍舊像是個不安分的孩子,片刻不能停止地動來動去。
陳冠希變了嗎?好像是有那么點不同了,眼神顯得比較篤定,表情也少了許多跳脫的張揚。
“其實在這三四年里,我變了很多。”他說,“比方,在我拍頭五部電影的時候,我覺得只要陳冠希到了,你們就應該覺得開心。不需要跟人合作,不要跟別人做戲,我的想法就是對的,可是我現在明白了,如果要真正做好一部電影,或者一件事情,是需要大家彼此一起合作的。”
“以前,我一直都是站在中段的位置,我不了解我的老板在想什么,也不懂下面的工作人員為什么要去做某些事情,但是,當我自己開公司當老板之后,我明白了,我看見了所有人的辛苦,看見即使一件小小的事情,都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生存,這讓我在看世界的時候,有了不同的角度。”
“我改變了很多,我覺得,我變得成熟了。”
開啟人生新天地
和陳冠希聊天,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很直,沒什么這也好那也不錯的惺惺作態,喜歡或者不喜歡壁壘分明,高興或者不高興一目了然。“其實,就跟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吧。”他總是這樣說,“我有時候會開心,有時候會發脾氣,有時候會哭,有時候也會感覺害怕,惟一不同的,可能只是我的工作是在娛樂大家。”
幾年前,他開了家自己的公司,公司的業務在一路的發展中,漸次函括了服裝、唱片、錄音室、經紀……會想要成立公司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在香港工作得不開心”,當時他其實是很茫然的,不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走,加上有一次跟朋友聊天,說起藝人可以做多久呢,三十年、四十年?然后呢?未來怎么辦?
“那個時候我突然覺得,對啊,等到有一天不做藝人了要怎么辦呢?”他去了趟東京,休息了兩個月,想要好好思考一下“應該繼續做一個娛樂人嗎”?他碰到了很多日本流行圈的人,他們跟他說,你為什么不自己開一家公司呢,香港沒有一些比較街頭、比較非主流的品牌,為什么不試一試呢。一聽,他的興致就來了,因為他原本就是一個很喜歡街頭文化、喜歡街頭服裝的人。就這樣,他開啟的人生的另一片天地。
從原本只是代理日本的街頭服裝,到如今自創品牌,陳冠希專門負責創意的發想,工作團隊負責設計,一路過程中,他們跟很多不同的品牌,例如Levi's、Nike、Samson合作,呈現出不同形式的街頭表情,有的時候有主題,有的時候天馬行空,有的時候像是一種“考試”。“像我身上穿的這件藍色襯衫,就是周星馳丟給我idea做出來的,他說,要有香港本地的味道,而且要是尖沙咀的味道,不是銅鑼灣,也不是中環,很好玩。”
“其實我覺得街頭文化就是這樣子,街頭文化反映的是年輕人的一種態度與想法。”
“我很喜歡街頭的流行,真的很喜歡。應該是從10歲開始吧,我那時候在加拿大,我聽嘻哈音樂,我覺得嘻哈音樂就好像是我的爸爸一樣,因為歌詞里面教了我很多東西,比方它告訴我,要懂得分辨誰才是真正的朋友,比方里面說,不要因為自己的環境不好,或者條件不好,就覺得自己未來沒有希望等等,都給了我很大的影響。”
“我相信我自己”
“很多人都以為我好像很順利,好像很有自信,但一路過程當中,我其實遭遇過很多很多的挫折。比方當我決定要開服裝店的時候,有多少人說,陳冠希一定不會成功的,陳冠希只是因為最近沒有工作,所以找個東西來玩玩而已……。在這樣大家都不相信我的情況下,你說我不怕嗎?我很怕,可是我覺得如果有越多人說我不好,越多人不相信我,我就應該要更努力地去做好,我要讓大家知道我做得到。”
“然后我更想告訴年輕人的是,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真的有一個夢想,就要努力地去追求,也許第一次達不到你的期望,沒關系,那第二次就更努力一點啊,不要害怕失敗,我失敗過太多太多次了,即使失敗也不能放棄,要繼續去試,有一天,你一定可以達到你的夢想的。我相信我自己,我也相信年輕人一定可以做得到。”
以街頭文化作為他流行的基礎,釋放生命中無窮無盡的爆發力,未來仍在持續,陳冠希用篤定的語氣說,未來,仍舊有許多的夢想等著他去完成。
(責任編輯/胡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