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作者 期·頁
[新年獻辭]
堅持鄧小平理論毫不動搖……………本刊編輯部1 · 1
[特稿、專稿]
同文學藝術家談心……………………………溫家寶1 · 2
我們也和總理談談心…………………
袁鷹馮健高放章詒和李銳雷頤吳思
完善我黨領導的幾點想法…………………李銳10·1
近距離感受鄧小平…………………………田紀云12·1
【春秋筆】
《歷史研究》的片斷歷史……………………李妍1 ·46
父親楚圖南和幾位老朋友的交往…………楚澤涵1 ·52
政治運動對學術研究的影響和教訓………劉導生3 · 1
廢除《六法全書》的緣由及影響……………熊先覺3·10
巫寧坤教授回國落難記……………………戴煌4·66
張聞天與列寧新經濟政策……………………張培森5· 1
紀念鄧小平:堅持理念創新…………………周瑞金5·10
平型關大捷參加者高成貴……………………余春水8·40
李宗仁在老河口………………………………朱芒8·43
關于唐縱日記的回憶…………………………李銳9·25
美方檔案揭示的“八一七公報”…………高崢(美)9·28
任鴻雋“科學”理念的社會意義……………張緒山9·31
中共抗戰時期的民主主張與實踐…………王鐵群10·4
農業集體化理論是怎樣失足的……………辛子陵10·10
1946年憲政運動的失敗及其教訓…………肖建生11·27
中國核事業中的科技知識分子……………言實11·33
錢昌照與資源委員會………………………馮世勇11·38
【人物志】
申伯純與西安事變的情結…………………申曉亭1 ·36
侯外廬給世間留下了什么…………………劉仰東1 ·41
感謝巴金敬仰巴金…………………………丁磐石3·30
“六多”將軍范明……………………李敏杰趙仕樞3·37
大饑荒中的縣委書記王永成…………………馬鐘3·43
尋找彭加木……………………………………張夢君5·30
標題作者 期·頁
雷宇:民眾要為他建“六公祠”………………張敬東5·37
《賀龍大傳》與夏曦……………………………李喬5·43
錢三強三次受挫………………………………春江6·32
萬里三到無為…………………………………朱先央6·38
蕭克將軍談“三次站錯隊”…………………郭其僑7·33
胡耀邦在湄潭的驚人之語…………………洪星7·35
中國大百科全書奠基人姜椿芳…… 杜明明摘編7·36
華爾街上的中共大亨…………………………伊里7·42
楊尚昆五次回四川…………………………楊汝岱8·34
楊崇瑞開拓中國婦幼衛生事業……………夏俊生8·36
宋振庭其人其才——訪劉景錄……………劉仰東10·40
張東蓀:中間勢力代言人……………………傅國涌10·45
龔育之和他的“黨史札記”…………………韓鋼12·29
周揚為高校文科教材建設立軍令狀………郝懷明12·34
范長江為《大公報》寫通訊…………………王鵬12·41
【親歷記】
1975年湖南省委工作隊紀事………………陶涵1 ·27
我對美國的“困惑”與“釋惑”………………張彥1 ·31
我在七千人大會上寫了封匿名信…………明朗2 ·16
王庭棟談“潘楊王事件”及其歷史教訓……………
…………………………王庭棟李仁安姚監復2 ·18
我對右派的內疚……………………………段仁漢2 ·21
我組織反蘇游行的經過……………………張世惠2 ·24
三年困難期間小姑一家的遭遇……………………
………………………徐志堅口述王海燕整理3·55
一個小學生眼中的“文化革命”………………秦維憲3·61
彭沖在文革中處理的兩件難事………………韋順4·74
謝覺哉日記所記彭德懷幾件事………………余明華4·76
我給薄一波當秘書的日子……………………李若愚6·20
我在全國人代會上犯錯誤……………………邢卓6·25
三千日本青年來華友好聯歡追記……………朱良6·28
國務院大院的記憶……………………………田紀云7· 1
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阿爾希波夫……………閻明復7· 3
我從副處級一步跨進省委常委……………… 白石7· 6
我親歷公審布哈林和蘇聯六十年變遷……蘇飛8·18
蘇飛冤案平反何其難…………………………于彬8·22
標題作者 期·頁
1992年一次不平凡的隨行采訪……………雷仲予8·24
一篇“內參”引出的悲劇……………………楊克現8·27
于光遠素描——我的第三個上級……龔育之(遺稿)9· 7
胡耀邦,生前辦過《理論動態》
——訪沈寶祥教授…………………………郭宇寬9·14
我在“三線”親歷文革…………………………胡陣9·18
中國大學生與美國飛虎隊………………張彥10·51
給毛主席打電報的故事……………………沙漠10·58
《安徽老年報》的老人們……………………葉道理10·61
我在解放戰爭中的三年采訪………謝文清[遺稿]11·21
【求實篇】
兩位總編把反映群眾呼聲視為天職——楊西光、杜導正
與《光明日報》讀者來信……………………王忠人2 ·49
徐國民開倉放糧記…………………………周立義2 ·54
陳獨秀晚年重新認識民主主義……………尹振環4·16
三峽工程論證中的“插曲”…………………夏永安4·19
為爭取讀書機會引出的離奇經歷…………張玉鐘4·22
于右任《望大陸》的家國情懷………………白云濤5·20
“古史分期”與“百家爭鳴”…………………孫家洲5·25
中國土地制度變遷與“三農”興衰…………李昌平6·41
為曹荻秋平反的爭議………………………高奇6·48
社會選擇出來的干部戰斗力強……………馮東書6·51
鄧小平的政治體制改革藍圖及其實踐…… 吳敏7·25
馬恩確實是“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的首倡者
………………………………………………… 閻長貴7·30
葉劍英在土改中保護華僑……………鄭群劉子健8·29
從蘇東劇變看什么是社會主義………………林蘊暉9· 1
《新人口論》五十年祭………………………馬大成10·18
黃克誠:“我這個人是敢講真話的”………王貴勝10·23
中南海“黑旗事件”……………………………容全堂12· 5
蝦子區“四清”運動…………………………洪星12·10
【沉思錄】
沒有民主就沒有共產黨………………………吳敏3·22
陸定一晚年的幾點反思………………………陸德4· 1
對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再認識
——半個世紀后的思考……………………白琳4· 7
給大學以“精神空間”——關于大學教育
問題對董健先生的訪談…………………丁芳芳5·54
文壇低俗化,“三頭主義”大行其道…………馬識途5·58
回憶錄的寫作和當代人的存史責任………王海光5·59
有感于退休后說真話…………………………龐5·63
高端權力介入與中國心理學沉浮…………薛攀皋8·46
標題作者 期·頁
防止制度成為腐敗的孵化器………………何偉11·54
從國際透明指數排行榜說起………………李凌11·57
問題在權不在色……………………………肖荻11·61
中國需要一場新的思想解放運動…………杜光12·15
中共能跳出七十年興亡周期圈嗎…………石山12·20
【一家言】
誰的紅色何來經典………………………張鳴1 ·76
民主社會主義模式與中國前途………………謝韜2 · 1
“總起來看我還是比較樂觀的”
——李銳談社會主義與中國……………笑蜀2 · 9
說不盡的大國興衰……………………………資中筠3·14
“五四”今年過米壽……………………………彭迪3·19
堅持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江平4·12
勸君少頌秦始皇………………………………王也揚4·14
理論思維活躍是民族振興的喜慶氣象………杜潤生6· 1
試解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的理論與中國改革
……………………………………謝韜辛子陵6· 2
如何重建馬克思倡導的“個人所有制”………應克復6· 6
讀《一篇遲到的考察紀要》
——評介瑞典的“民主社會主義”模式…吳江6· 8
社會主義路線圖………………………………鐘沛璋6·17
我看社會主義…………………………………何方7·12
堅持基本路線必須澄清錯誤思潮——著名經濟學
家劉國光與楊承訓的對話… 劉國光楊承訓7·18
深化對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認識……………高尚全8· 1
七千人大會的功績及其局限性………………李靖炎8· 3
一個無人監管的市場—電信市場……………何偉8·10
言論自由是民主的必要條件…………………資中筠9·34
科學是民主的溫床,民主是科學的保障……章立凡9·37
關于私有化的一點思考……………………林若10·38
《關于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一文商榷
——致程中原同志的一封公開信…………薛德震11· 1
試析當前社會矛盾與黨內權力制衡………辛宇11· 6
反右派斗爭的歷史關節……………………朱正12·59
論國人的“大師”情結………………………張緒山12·63
【往事錄】
回憶紅二十八軍一次未完成的長征………朱國棟1 ·65
我的大學母校——莫斯科航空學院………周密1 ·69
1925年:加拉罕清華演講引起的風波…金富軍1 ·73
雇工是怎樣獲得“準生證”的………………徐慶全2 ·35
毛澤東與魯迅的詩交………………………馮錫剛2 ·42
核工業404基地創業回憶…………………周秩2 ·45
標題作者 期·頁
傅斯年為梁思成兄弟寫信求助……………耿法3·46
劉半農在“三一八慘案”前后………………劉育輝3·50
重慶武斗與文革墓群………………………龐國義3·52
蔡元培與中國共產黨………………………張家康4·45
“輿論監督”的一件逸聞……………………戴澍霖4·51
北平《解放》報往事…………………………孟中洋4·53
五二○事件:摧毀國民黨專制政權的第二條戰線
……………………………………………穆廣仁5·69
懷念解放初上海中學我的老師們…………胡伯威5·73
為說真話舍身的林白水………………………章長炳5·80
文革前高考“不宜錄取”政策的回憶………袁劍平6·52
胡宗南的未遂起義……………………………朱漢生6·55
我的極左經歷…………………………………吳思7·47
我是怎樣被“補”成右派的…………………季音7·56
駭人聽聞的云南沙甸慘案……………………周康7·61
情系國殤墓園…………………………………秦伯益7·64
三代人的宿命…………………………………王宏任7·67
北京市困難時期商品供應追記………………高智勇8·13
蓮花峰“七勇士”………………………………張天來9·67
湯恩伯與南口戰役……………………………吳家林9·70
中條山戰役引發的“筆墨交鋒”……………王鵬9·72
張聞天在外交部主持反右運動……………蕭揚10·27
習仲勛在土改中防左糾偏…………………賈巨川10·32
江蘇清查“五一六”冤案……………………潘祝平11·63
貴州湄潭事件………………………………劉興盛11·67
吳光遠活捉張輝瓚…………………………吳方11·70
故園長吟將軍頌
——為迎接張學良返鄉記事………………孫奇12·49
黃敬與埃德加·斯諾紅區之行………………蘭鐵白12·54
昔日大寨的一次思想大震動………………馮東書12·57
【群言堂】
說文解字話和諧……………雷鳴譚舉正王瑾1 ·75
任仲夷“政改”思想值得重視………………周瑞金2 ·26
《大國崛起》引發的思考……………………鐘沛璋2 ·28
新聞永遠是一面鏡子………………………馮東書2 ·32
【摯友情懷人篇懷念集】
讓子孫后代記住任仲夷這個名字…………杜瑞芝1·15
趙樹理怎么成了“貧下中農的死敵”………趙德新1·22
哭梁湘………………………………………辛業江2·55
父親陶菊隱寫北洋軍閥……………………陶端2·58
父親汪鋒的“半個”長征……………………王又凱3·64
李莊的境界…………………………………余煥椿3·66
標題作者 期·頁
軍隊醫療事業的奠基人賀誠………………王龍4·26
愛國華僑王唯真一家………………………陳健4·35
陳老總落難石家莊…………………………趙淮青4·41
胡耀邦與電影《代理市長》…………………歐初5·46
父親周揚和母親吳淑媛……………………周艾若5·49
我和孟氧的交往……………………………謝韜5·52
父親梁靄然的地下工作經歷………………梁福申7·70
李立三夫人李莎回首往事……………………孫維熙8·52
尋訪數學家陳景潤……………………………顧邁南8·58
媒體老將趙超構………………………………張循8·62
孫冶方的“最小最大”公式……………………冒天啟9·39
我的校長李品珍………………………………胡競成9·41
懷念父親李宇超………………………………李曉光9·45
南天一柱——編輯《懷念任仲夷》感言……關山10·64
彭德懷1966年永川煤礦考察記…………張鳴羊10·65
終身后勤工作者楊立三……………………李琴11·42
難忘我尊之為師的范長江…………………莊重11·50
懷念段君毅同志……………………………王光12·24
【文壇事】
蕭軍與毛澤東…………………………………張毓茂9·50
魯迅的一世紀…………………………………朱正9·57
【遺聞錄軼聞錄】
許世友和他的三任妻子……………………王春華4·59
“中國的端納”………………………………裴毅然4·62
【文薈苑文薈園文史苑】
郭小川、水華的傾力之作為何失敗?………郭曉惠6·57
吳宓“偷書”……………………………………何蜀6·64
蕭軍入黨的前前后后…………………………方朔6·67
中國第一座“文革”博物館…………………羅國璋6·73
【品書齋】
薛禹谷《微生駐痕》讀后……………………張勁夫1 ·58
讀和鳳鳴著《經歷—我的1957年》…………朱正1 ·61
《共和國三次哲學大論戰》序言………………李銳3·72
讀《恍若隔世——回眸夾邊溝》………邢同義供稿3·74
綜合哲學推進和諧社會發展
——《綜合哲學隨筆》再版序言……………李銳4·64
每于寒盡覺春來
——《難忘的年代難忘的詩》序言………王光5·64
《張學良:毀譽由人》序言……………………劉濟民5·67
知難行更難…………………………………匡志宏12·74
標題作者 期·頁
【故紙堆】
涉及吳奚如平反的幾封信…………………李向東9·74
【古今談】
馬克思與“秦家店”…………………………尹振環2 ·62
會館演繹的官商故事………………………張鳴2 ·66
平和的進步……………………………………朱正5·76
從傳統文化借鑒反腐敗經驗是個假命題…張緒山5·77
拿破侖的失敗與專制之痛
——法蘭西的悲情時代……………………施京吾8·68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古今談………………官偉勛9·77
戊戌維新派為何求助袁世凱………………白云濤12·67
北宋的“城市革命”…………………………施亮12·73
【古鏡臺】
“學而優則仕”傳統之功過說………………張緒山1 ·78
中國古代清官的拒賄詩………………………蔣益文3·80
貪官與名畫……………………………………王春瑜4·77
晚清電報和鐵路的性質之爭………………雷頤10·70
從糧價看秦家店……………………………尹振環10·74
【他山石】
對俄國十月革命的回顧與思考
標題作者 期·頁
——寫在“十月革命”九十周年之時………何方11·10
十月革命后俄國政局演變…………………尹彥11·14
【海外事】
中日關系六十年的一些大事………………朱良2 ·70
韓國向漢字文化圈回歸……………………詹小洪2 ·78
“歐洲共產主義”的產生與消失……………張惠卿5·13
“我是納稅者”………………………………黃范章6·75
法國知識界認識文革的歷程……陳瀟郭冬至6·78
北歐四國社會模式的見聞與思考………… 關山7·76
斯大林時代的蘇俄史學界……………………金雁8·73
“真空罩”下:1920—30年代的蘇聯…………金雁9·64
蘇聯亡國的原因……………………………思源10·67
馬來西亞華人社會政治危機和突破………郭宇寬11·75
從“卡廷慘案”說到為尊者諱………………張登善11·79
【編讀窗】
讀者來信摘登………………………………張國鳳等4·79
對《軍隊醫療事業的奠基人賀誠》的補正…李鵬9·80
讀者來信……………………………………陳華東11·80
【總目錄】
2007年1-12期總目錄………………本刊編輯部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