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是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雖然其國土面積僅占非洲4%,人口占5%,但GDP卻占全非的26.5%,對外貿易額占全非的23.3%,居非洲之首。近兩年來,在政府積極的經濟政策推動下,南非經濟形勢不斷轉好,經濟增長步伐加快。隨著中南雙方高層互訪的增加,中南經貿往來日益活躍。今年商務部為配合胡錦濤主席訪問南非,特開辟了一個中國和南非雙邊經貿網站,發布雙邊即時經貿信息,為雙方企業提供貿易機會。盡管南非社會治安狀況還比較差,但其政局穩定、法制健全、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基礎設施完善、恐怖主義威脅和有組織犯罪不嚴重、在非洲影響力大,與不少非洲國家比起來仍有明顯優勢,不失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興業的目標市場。
經濟蓄勢待發
南非自1994年廢除種族隔離,建立種族平等的民主制度以來,實現了政治穩定與民族和解,給經濟發展帶來空前有利的國內和國際環境。10年間,南非結束了種族隔離后期的經濟衰退,在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同時,對舊制度造成的種族間經濟不平等和二元經濟結構進行了改革和調整。南非駐中國大使館經濟處的楊眉先生告訴記者,在南非現有的經濟體制下,政府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經濟上賦予黑人更多的權利,包括在商業活動中給予黑人更多的優先權,先后頒布實施了“肯定行動”(Affirmative Action)和“基礎廣泛的黑人經濟支持法”(Broad-BasedBlack Economic Empowerment。Act)等法規,以推動并幫助黑人在經濟上得到發展。目前,南非經濟基本面健康,投資環境和經濟結構更加優化,應對全球化挑戰的競爭力加強,經濟社會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南非的一份評估報告認為,南非政府在穩定經濟方面取得可觀的進展,并奠定了經濟取得更高增長的基礎。公共財政得到有效的加強,通貨膨脹得到堅決的控制,實際利率降低,負債狀況得到改善。通過貿易自由化和取消控制,使南非經濟更具競爭力。
水泥需求持續增加
南非市場水泥需求強勁。隨著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南非市場對水泥的需求持續增加。自2002年以來,南非對水泥需求的增長已經接近50%,2006年達到1300萬噸左右,楊眉先生說,這種需求在未來二三年內還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南非4大水泥生產廠家(PPC、HOLCIM、LAFARGE和NATAL PORTLAND CEMENT)紛紛投巨資興建新的生產爐窯,更新生產設備。但新增的生產能力要到2008年才能真正實現。而由于現有的生產設施大部分都進入了停產檢修期,更加劇了水泥供給的嚴重不足。南非廠商已經開始進口國外水泥以填補市場的空缺。中國建材國際工程公司已在南非上馬了水泥和玻璃生產線。
需要注意的是,南非政府規定,進入南非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均須經南非標準局(SABS)認證。只有達到SANS50197/1和SANS50 197/2標準的進口水泥才能得到認證標識,而沒有認證標識的水泥是不能在市場上銷售的。
紡織業潛力頗大
南非紡織業發展起步較晚,二戰前僅有毛毯和床單等家用紡織品的生產。50-60年代才出現了生產編機織面料、棉紗、人造纖維和精紡羊毛絨的廠商。目前,南非每年生產套裝、夾克和褲子類服裝約5600萬件,但這些產品大量出口到歐美等地,每年仍需進口此類服裝3000萬件,襯衫和外套襯衫進口量約3600萬件,編織衫進口需求約4200萬件。
南非的針織業目前還處于待開發階段,南非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勵外商尤其是我國的企業前往南非合作。與此同時,南非還頒布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和措施,對于中國企業幫助培訓南非工人將給予獎勵和補貼。
同時,南非還是世界第3大產羊毛國家,但其目前尚不具備深加工能力,這也為我們充分利用該國資源優勢,在南非合資建立毛紡織加工企業提供了機遇。
中醫中藥很受歡迎
目前,南非政府正致力于解決國內大部分人的醫療問題,尤其是艾滋病及瘧疾等。2006年,南非HIV病毒攜帶者已達420萬人,約占南非人口的1/10。預計2010-2015年,將到達南非艾滋病患者的死亡高峰期。中醫治療,對艾滋病晚期患者控制并發癥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南非人覺得中醫很神奇,對包括中醫中藥在內的傳統醫藥比較寬容,并鼓勵其發展。
南非地處熱帶,瘧疾盛行。南非衛生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6月-2007年3月的瘧疾高發期,南非共發現3000多病例。因此,南非政府對抗瘧藥——青蒿素的進口十分重視,并歡迎中國青蒿素生產企業在南非投資建廠。中國是青蒿素生產大國,最新研制的復方青蒿素產品只用3天就可以治愈瘧疾,得到了中非專家的共同肯定。
同時,我國擴大對南非的醫藥品出口對開發整個非洲中醫藥市場也有重要意義。
各檔次機電產品均有市場
南非系資源大國,但制造業、尤其是民用機電制造業欠發達,許多機電產品如運輸工具及散配件、成套機電設備及配件,以及家用電子產品均依靠進口滿足,占南非進口總額的40%;而我國機電制造業相對發達,對南非正好是一個補充。在南非進口我國的產品中,既有高檔產品,也有中低檔的日用品,各檔產品需求較旺。
在開拓南非機電市場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海信。從1997年海信集團在南非成立海信南非公司后,海信在南非的銷量、銷售收入和利潤以平均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在GFK(全球最權威的耐用消費品零售市場研究公司)公布的今年8月份南非市場數據顯示,海信彩電銷量約占市場的15%,已經做到了當地第一;平板電視銷量約占市場的5%。同時,由于海信南非公司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被企業所在地豪登省政府樹立為外國投資南非的典范企業。
探索開發南非市場的新途徑
南非市場對中國企業充滿誘惑,開發南非市場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中國企業可以借鑒在其他非洲大陸國家市場開拓的經驗來開發南非市場,節約前期投資成本。
南京江陵區的經驗就很值得借鑒。他們在尼日利亞買下一個島,并與尼日利亞政府達成協議,除了向當地政府提供稅收和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之外,投資方享有一切自主權利。在合同期內,由中方對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然后對中國企業招商。這種模式為開發南非市場提供了新思路。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近30年,我們在建立經濟特區、招商引資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當然,南非市場的特殊性也提醒我們,在不乏勇氣的同時更需有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