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談到的深度和速度,不是競技體育中的比賽項目,而是電視深度報道與電視動態新聞在對同一新聞主題的報道中優勢與劣勢的對比。我們知道,在對新聞事件報道的過程中電視動態新聞以其快速、直觀的特點有著其他媒體以及其他報道方式所不具備的優勢。那么在媒體欄目競爭激烈的今天,其他報道方式比如說深度報道如何在新聞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了電視同仁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
如果說動態報道要求記者反應迅速、嗅覺靈敏,那么深度報道則要求記者有洞察社會的銳利目光、換位的思考以及把握事物間聯系的能力。2000年2月22日,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實施的一場孿生兄弟腎移植手術,使河南電視臺的深度報道欄目《周日觀察》與都市頻道的滾動播出新聞《都市快報》有了一次直接的正面交鋒。
關注的角度
在河南省,在鄭州市,醫院每天都有很多的手術,換腎手術也不是什么高難度手術,醫院隔三差五都會有,為什么媒體會關注這次手術,《都市快報》的欄目主管當時曾談了這樣幾條理由:1.這條新聞是雙胞胎換腎,兄弟間的親情以及圍繞換腎表現出來的師生情、同學情都可能成為打動觀眾的興趣點;2.此類新聞以前也報道過,但沒有用過滾動播出的形式,讓觀眾同步感受手術的進程,在形式上可以出新;3.由于都市頻道推薦記者出鏡現場播報這種形式,一直在朝著新聞直播的方向努力,而這條新聞,可以在這方面使前后期得到鍛煉。
而作為深度報道欄目20分鐘的《周日觀察》對這次器官移植背景與現狀的關注則要早于孿生兄弟這次腎臟移植手術,在今天這個信息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器官移植學的進步使人類再造生命的篇章日益輝煌,當這種需要依賴他人幫助才能完成的生命自救的命題擺在人類面前時,我們無法回避它具有超出醫學領域之外的更為廣泛的社會價值,而作為腎臟移植在今天已經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手術,但是由于腎器官的來源緊缺,許多尿毒癥患者的生命得不到及時救助,據統計,我們國家現有100萬以上的尿毒癥患者,但是每年只能夠做3000例左右的腎移植手術,鑒于這種情況,基因配型相近親屬之間的器官捐獻就越來越為醫學界所倡導,這次孿生兄弟的腎移植手術正好撞到了槍口上,成為我們節目吸引觀眾入戲的一個誘餌。
關注的內容
看過2000年2月22日《都市快報》的觀眾可能都會記得,在當天8:00、10:00、12:00的三檔《都市快報》節目中,都市頻道報道部出動了6名記者,在最快的時間內報道了孿生兄弟換腎手術的進程,這6名記者中有2名在手術室內報道最新的手術進程,2名在手術室外關注病人家屬,另有2名抓拍孿生兄弟中的孫思雨所在的河南農大以及社會反響,這種報道結構可以說充分發揮了電視新聞的特點,滿足了收視群體對正在發生的新聞事實的全面關注,所以這天的《都市快報》可以說創下了收視新高。
如果說動態新聞報道更多注重新聞事實本身的時效報道的話,那么深度報道更多關注的則是新聞背后的新聞,就孿生兄弟換腎手術這件新聞事實,作為深度報道的《周日觀察》除了手術本身可能還要關注這樣一些問題,比如器官移植在我省的開展情況、器官源的供應問題、普通群眾對器官移植的認識問題等。在我們這個有著“活要全人,死要全尸”的傳統風俗和習慣的民族能不能接受器官捐獻,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想要也應該告訴觀眾的,所以在拍攝完手術過程后,兄弟兩人被先后推出了手術室,在祝賀手術成功的人群中,一位身穿紅色衣服的獻花女士引起了《周日觀察》記者的注意,據了解,一年前,也是在這家醫院,她的母親移植給了她一個腎臟,一年后,她擺脫了病痛的折磨,對器官移植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這位女士的采訪,在整個節目中的作用是對兄弟換腎的有益補充,手術后,病人的生活質量怎么樣,這是每一個看完手術后的觀眾最為關心的問題。如果等到3個月、半年后再報道一條兩兄弟的生活狀況,恐怕黃花菜都涼了。用一位移植成功病人的現身說法說明器官移植的優點,可以說壓縮了時間鏈條,使觀眾看到了一年后兩兄弟的微笑,這件事情的敘述,只是一個論據,它告訴觀眾,器官移植手術是一項成熟的手術,是能為患者從根本上解決痛苦的一個有效手段。
報道的結構
作為動態新聞,在第一時間遵循新聞的“五個W”要素,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如何發生、發展就可以了,而對深度報道來說,正在發生的新聞只是整個節目整個報道的一個片段或瞬間,要將其放在事物發展的總體模式中,通過背景前景的交代,運用客觀的解釋分析手法,著力于時間和空間的延伸拓展,顯示事物發展的因果鏈條,所以說追求表現單一新聞事物的整體背景和發展趨勢,以促進觀眾對新聞事件形式完整而深刻的認識,是電視深度報道應該達到的目標。《周日觀察》在報道中就把整個節目結構分成四個部分,即新聞事實、新聞背景、新聞透視、新聞發展趨勢。
就兄弟換腎手術這期節目來說,如果說兄弟換腎手術是新聞事實,那么我國和我省尿毒癥患者急需要腎源就是一個新聞背景。傳統觀念的影響,造成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量不及發達國家的百分之一是新聞透視得出的原因,那么新聞發展趨勢給觀眾的應該是回味與反思。
作為中國的電視深度報道來說,可以說是剛剛起步,正在發展,等待成熟。它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說主觀色彩太重、有太多的感情渲染等,這些在播出時雖然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但是從深度報道的長遠發展來看,新聞報道只能用事實來說話。對于從事新聞深度報道的記者來說應該牢牢記住美國新聞學者科波爾的這樣一句話:“正確寫出的深度報道應該能為讀者提供出它自身的解釋。”
(作者單位:河南電視臺)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