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刺絡療法;天應穴;六經辨證取穴
中圖分類號:R25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12-0028-01
近年來筆者采用刺絡療法治療關節疼痛59例,取得了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59例均來自門診病人,其中男37例,女22例;年齡最小21歲,年齡最大78歲;48歲以上38例,28~48歲14例-28歲以下7例;膝關節疼痛22例,踝關節疼痛12例,肩關節疼痛14例,肘關節疼痛11例;以病因分,痹證33例,網球肘12例,外傷14例。
2 治療方法
2.1取穴 取天應穴或六經辨證取穴。
2.2方法 皮膚常規消毒后,用消毒好的三棱針或一次性采血針,每穴點刺至皮下,共點3~8針,然后加拔火罐。隔日1次,3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 治愈:關節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復正常l好轉;關節疼痛減輕、功能改善,無效:經過治療關節疼痛無減輕、功能無改善。
3.2治療結果 經2個療程治療后,治愈52例,好轉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3%。
4 典型病例
張某,女,50歲。于2004年7月5日初診。主訴:左膝關節間歇性疼痛2年,加重4天。2年前患者外出登山不慎跌傷左膝關節,x光片顯示傷處無骨折,診斷為膝關節軟組織損傷。經外敷中藥好轉,但以后間歇性疼痛,勞累、遇寒疼痛明顯加重。4天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現左膝關節疼痛加重,呈持續隱痛,經熱敷后疼痛不減,隨即來本科就診。來診時患者左膝關節紅腫,膝眼壓痛,舌質紅,苔膩,脈弦緊。診斷為痹證(痛痹)。采用絡刺療法。取膝眼,用三棱針點刺6針加罐一出血量5ml取罐,連針3次后,右膝關節紅腫疼痛消失。
5 討論
刺絡療法源于《靈樞·宮針》篇。即“凡剌有九,以應九變……四曰:絡刺;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脈也”。此療法能調和營衛,養血和營,引邪外出。刺入淺,損傷小,易被患者接受。而且符合現代醫學的觀點,通過剌絡治療,可加強局部組織的循環,促進組織修復,緩減肌肉的痙攣,解除神經血管的受壓的情況。可改善軟組織粘連纖維化。瘢痕化等一系列病理化改變。運用此法后能使組織的壓力得到調節,促進局部組織的周圍血液循環,增強局部組織的灌流量。所以刺絡療法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方便快捷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