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觀察中藥祛異康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大鼠腹腔液IL-2、IL-6的影響,探討其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機理。方法:將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隨機分為4組:A組只行開關腹,B、C、D組均行內膜移植,造模完成后,A、B組以生理鹽水灌胃,C、D組分別給予中藥祛異康、西藥丹那唑灌胃,4周后開腹收集腹腔液測定IL-2、IL-6表達水平。結果:祛異康可以降低異位癥大鼠腹腔液中IL-2及IL-6濃度(P<0.05;P<0.01)。結論;祛異康能明顯改善腹腔微環境,其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改變腹腔液微環境,降低細胞因子IL-2、IL-6的水平,從而抑制異位內膜生長來實現的。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大鼠模型,IL-2,IL-6;中藥祛異康;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10-0036-02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S簡稱內異癥),在育齡婦女中發病率為3%~10%,其好發年齡是25~45歲,臨床以痛經、性交痛、月經失調、不孕、盆腔包塊為主要表現。中醫藥治療本病對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痛苦,提高不孕者的妊娠率有顯著療效,本研究通過動物實驗,從異位癥模型大鼠腹腔液IL-2、IL-6變化角度客觀評價中藥祛異康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作用機理。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健康SD雌性大鼠40只,體重150~180g,由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醫動字第08-005號)。
1.2 實驗藥物 祛異康主要由當歸、赤芍、川芎、三棱、桂枝、丹參等十三味中藥組成,購于陜西中醫學院門診部,將上藥煎煮濃縮成含生藥2g/mL,丹那唑(上海華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1021681),用1%的甲基纖維素納溶解成20mg/mL的溶液。

1.3 主要試劑 IL-2、IL-6放免試劑盒,購自北京科美東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4 實驗方法
1.4.1 動物模型制作與分組 SD大鼠適應性喂養3天后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空白對照組(A組):只行開腹關腹術;模型組(B組)、丹那唑組(C組)、祛異康組(D組)均采用種植內膜方法建立子宮內膜異位癥動物模型。造模當天肌注青霉素20萬u/次,2次/d,連續3d,造模后7d打開腹腔觀察異位內膜生長情況,以異位病灶呈米粒大小之結節,切面可見一線形閉合水孔,異位內膜組織均形成囊狀,囊內為無色透明液體,或囊內形成多個串珠狀,周圍可見豐富血管形成,表明造模成功。術后第8d,A組、B組用生理鹽水2mL/100g灌胃,1次/d;C組用丹那唑混懸液,含生藥0.016g/mL/100g灌胃(相當于成人每天劑量的16倍),1次/d;D組用祛異康煎劑,含生藥2g/mL,2mL/次灌胃(相當于成人每天劑量的6.125倍),1次/d,各組均連續灌胃28d,擇動情期處死。
1.4.2 取材 各組大鼠于末次給藥后24h,水合氯醛0.5mL腹腔麻醉,打開腹腔,用生理鹽水沖洗腹腔,收集腹腔液。
1.4.3 統計學處理 各組實驗數據采用均數士標準差(χ±s)表示,多個樣本均數先進行方差分析,有統計學意義再進行兩兩比較,組間以τ檢驗比較。
2 結果
2.1 各組大鼠異位內膜病灶體積比較 見表1。
2.2 各組大鼠腹腔液中IL--2含量比較 見表2。
2.3 各組大鼠腹腔液中IL-6含量比較 見表3。
3 討論
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細胞因子中的一種,參與免疫應答和介導炎癥反應。當異位的子宮內膜作為抗原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統,可誘發機體產生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導致其腹腔液中巨噬細胞數量以及外周血液中淋巴細胞的活性均顯著增加。近年來研究表明多種細胞因子參與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免疫發病機制,其中IL-2、IL-6在細胞因子網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IL-2水平的高低是反映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變化,IL-6可通過介導免疫和炎癥反應導致盆腔局部粘連、纖維化和免疫學異常,從而促進內異癥的發生發展。
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表現的痛經、月經失調、不孕、盆腔包塊等婦科疾病。中醫認為多因外感寒熱濕邪,或內傷七情及婦科官腔手術創傷等所致,使子宮、沖任受損,離經之血停滯其中,瘀血形成,留結于子宮、胞脈而發病,辨證以血瘀證為主。中藥祛異康方中當歸、川芎、赤芍養血活血,行氣止痛,使氣血調和;元胡、蒲黃、乳沒共具理氣化瘀止痛之效,可減輕或消除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疼痛,使氣血通暢則積血易去;“通則不痛”,桂枝辛溫發散,溫通血脈;丹參味苦性微寒,專走血分,寒熱平調,共起祛瘀止痛,活血通絡之效;血竭、桔梗、三棱、莪術消癥散結除積血,能減少盆腔粘連,化散囊腫、包塊等子宮內膜異位病灶。
本實驗結果證明,模型組大鼠腹腔液中IL-2、IL-6含量明顯高于A、C、D組,說明IL-2、IL-6參與了異位子宮內膜的生長、發育。而祛異康組大鼠腹腔液IL-2、IL-6明顯降低(P<0.05,P<0.01),與丹那唑有同樣效果。由此推測中藥祛異康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機理是其活血化瘀作用改善了腹腔微環境,降低細胞因子IL-2、IL-6的水平,從而達到抑制炎性反應及異位內膜生長,逐漸使卵巢和盆腔組織恢復其解剖功能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