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吉安市審計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從宏觀著眼,微觀入手,緊緊圍繞當地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不斷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的審計監督力度,在拼搏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據統計,從2001年至2004年4年間,共審計468個單位(項目),查出違紀金額49 829萬元,收繳財政款2 443萬元。被省審計廳評為勤政廉政先進單位、信息宣傳先進單位;多次被當地黨政評為市直“目標考評先進單位”、“四好機關”、“群眾滿意單位”、“扶貧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光榮稱號。
一、拼搏進取,審計監督力度大
在人員少、任務重、要求高、黨政領導交辦的臨時性任務多的情況下,該局克服重重困難,在拼搏中前進,認真履行《憲法》和《審計法》賦予的神圣職責,堅持以真實性審計為基礎,打假治亂,審促并舉,不斷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問題。他們在審計計劃安排上,突出重點,圍繞焦點,抓住難點,一是緊緊圍繞促進財政體制改革開展工作。財政審計是國家審計的永恒主題。為使一年一度的審計發揮作用,該局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在審計組織上,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各業務科科長為成員的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領導小組。其次在審計選點上,堅持預算支出的重點連續審與預算收支聯系緊密的熱點重點審、選擇難點“回頭審”等辦法,使重點問題加快解決、熱點問題逐步降溫、難點問題得到遏制。第三是在審計方法上,廣泛運用內控制度測評和計算機輔助審計等方法,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提出了加強預算管理、細化部門預算等意見和建議,促進了預算執行的規范。二是緊緊圍繞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開展工作。始終如一地把群眾關心和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作為審計監督的重點,嚴肅查處侵占人民群眾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使審計工作更進一步貼近社會、貼近群眾。2004年,該局統一組織的對該市10個縣(市、區)政府2003年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審計中發現,低保資金在籌集、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不少問題,向市政府領導作了專題匯報,并以“關注低保資金”為題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呈報了審計要情,引起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市政府進行了專題研究并出臺了《吉安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范化管理意見》,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緊緊圍繞管好用好納稅人的錢開展工作。切實加強了對政府投資的重點建設項目的審計監督力度。2003年,該局實施的國債項目--青原大道工程審計,揭露出工程建設過程中違反工程建設管理規程、弄虛作假、偷工減料、高套定額等問題,審計核減工程造價2 138萬元,核減率達到22%,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建設資金。該市原常務副市長孫世群(現為市人大主任)對該工程項目的審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形象地稱市審計局為該市修了一條高標準的公路。四是緊緊圍繞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開展工作。該局把審“官”作為規范經濟秩序的重點來抓。首先是建立了機構。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為組長,組織、紀檢、審計等部門組成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審計局內部成立了專職的經濟責任審計機構,為開展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是完善了制度。與市委組織部等四部門聯合出臺了有關文件,就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內容、計劃編制、結果運用、處理處罰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確保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規范發展。同時,為進一步規范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由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監督轉變,該局還會同市委組織部等部門聯合下發了《吉安市領導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試行)》,此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實施辦法經《中國審計報》宣傳報導后,吸引全國多家審計機關紛紛來電學習取經。
二、堅持創新,依法審計創佳績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吉安市審計局在審計工作中不斷開拓創新,把創新作為審計的力量之源,作為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的不竭動力。一是創新審計思路。樹立科學發展觀,要求審計人員既要置身于審計,又要做到超越審計,自覺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目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二是創新審計內容。跳出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的狹小圈子,審計工作實現了“兩個轉變”,即從注重財務收支審計向財務收支審計與效益審計相結合的轉變;審計重點從注重查違紀違規問題向注重發現大要案線索的轉變。三是創新審計方法。實行常規審計與專項審計調查相結合,獨立審計與聯合審計相結合。四是創新審計手段。為適應電子政務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該局堅持硬件、“軟件”一起上、一并抓,積極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進程,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先后舉辦了5期旨在提高審計人員計算機應用水平的培訓班,投資80多萬元為每個科室配備了臺式電腦、打印設備及數碼相機,聯通了政府網;給局機關每個干部配備了便攜式電腦,達到人手一臺的水平,大大提高該局審計人員計算機審計能力。
在審計創新的同時,該局把建立健全機關制度作為審計機關建設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按照“制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的思路,從完善制約機制入手,把制度建設作為機關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建立完善了學習制度。出臺了旨在提高審計干部綜合素質的政策,鼓勵審計干部通過自學或函授的方式提高學歷,參加各種職稱考試。對于獲得與會計、審計和經濟管理相關文憑者,可報銷學雜費;對于考取職稱者,可報銷為考試所花銷的一切費用。目前,該局33名審計干部中本科以上學歷的達到95%,中級職稱以上者達到92%,其中有5名高級審計師。二是完善了機關管理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強化科室管理,實行科長競爭上崗制、干部輪崗制,嚴格了機關內部考核制度。三是完善了工作制度。先后制訂和完善了《審計機關審計復核準則》、《審計通告制度》、《審計過錯責任追究辦法》等10多項工作制度,以此約束審計人員的審計行為,確保審計人員廉潔從審。通過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約束人和努力創建學習型機關、創新型機關、競爭型機關和服務型機關。該局的審計質量在逐年提高,審計監督力度逐年加大,違紀款收繳也呈逐年遞增的趨勢,2004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審計為政府宏觀決策服務的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四年來,該局共提交綜合審計報告26篇,其中被市領導批示或批轉的有12篇。
三、建強班子,凝聚人心威信高
該局黨組深深懂得,建設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是加強審計隊伍建設的關鍵,也是推動審計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障。為此,他們始終把班子建設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一是抓教育,突出一個“常”字。幾年來,該局在抓班子思想教育上做到了四個經常,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方針政策經常學,宗旨、理想、信念經常講,法律、法規經常讀,秉公執法、拒腐防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經”經常念。二是抓管理,突出一個\"嚴\"字。相繼建立和完善了《黨組議事規則》、《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制度》、《審計業務會議制度》等制度。三是抓團結,突出一個“通”字。在班子建設中堅持集體領導與個人負責相結合,凡是重大問題、重大事項決策前,班子成員都要充分發表意見,決策后不推不拖、積極落實。同時,認真落實“正人先正己”的要求,堅持把廉政建設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認真落實群眾“四權”。首先是知情權。每年組織人員對局機關財務進行審計,結果公開。其次是發言權。局黨組成員每年同干部職工交心談心至少1次,征求干部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對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都在局機關全體大會上進行答復。第三是參與權。重大財務開支經過民主討論,干部的提拔使用、評先評優都必須經過民主評議。再就是監督權。對局機關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征求干部職工和社會各界的意見,自覺地把自身置于社會的監督之中。“陽光工程”的實施,極大地增強了局機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年來,在局領導班子“標桿”示范下,該局機關作風大有轉變:一是講奉獻的多了,講索取的少了;二是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強了,審計人員綜合素質提高了;三是懶、散、浮、驕的現象沒了,嚴謹細致的作風增強了;四是溝通協調能力高了。干部職工之間建立了相互信賴,相互支持的良好關系,為審計機關整體效能的發揮創造了良好的內部環境,為審計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廉潔從審,秉公執法形象新
為切實加強廉政建設,確保廉潔從審,吉安市審計局黨組制定了一系列廉政舉措,建立了一道道拒腐防線。一是簽訂廉政責任狀。每個科室科長(主任)都與局黨組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把廉政建設與審計工作實績認定和選拔任用結合起來,實行“一票否決制”。二是實行審計公告制度。審計組每到一個被審計單位,審計人員首先要向被審計單位公開審計廉潔從審紀律,同時遞交廉潔從審反饋函,主動接受被審計單位的監督。三是實行審計質量承諾制。從分管局長、科長,到審計組長、主審,都要層層簽訂審計質量承諾書,保證不截留、不隱瞞、不淡化審計查出的問題。四是實行審計過錯責任追究制。嚴格追究制度,實行\"誰審計,誰負責,誰錯案,追究誰\"的原則。五是采取審計回訪和征求意見、設立舉報箱和舉報電話、聘請特約審計員等措施,擴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促使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能依法公正地行使權力,規范了審計人員的審計行為,自覺地維護了審計勤政廉政形象。
該局加強廉政建設的舉措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四年來,沒有發生一起審計過錯與錯案、審計行政復議以及審計干部違反廉潔從審規定等現象。審計機關形象得到根本性好轉,在2004年全市舉行的市直機關形象民主測評中,該局機關從2003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5位,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群眾滿意單位”。
(作者單位:吉安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