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審計難,處理更難。”我認為難就難在人們對審計工作缺乏認識,是本位主義在作怪。
有本位主義的人,他考慮的只是小集團和個人的利益。為了達到滿足局部的需要,他往往置國家大局而不顧,視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為兒戲,千方百計地想盡心機鉆空子,為了達到利己的目的而搞對策出點子;不能滿足欲望時就耍賴皮、死要面子。
我們在審計和處理過程中,遇到不少涉及本位主義面子的問題難于應付。其一是“一致對上”。簡言之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級政策下來,下級就想辦法對付。把本單位、本系統、本地區的利益看作“至高無上”,你審他就抗。其二是“替領導負責”。這里所指的領導就是本級行政領導,實際上是打著替領導負責的旗號在招搖撞騙,許多事情就是瞞著領導干的,并且轉嫁于領導,你審他就保。如有一單位就是打著替地方政府負責的幌子,隱瞞利潤不報,直接截留此款轉作專用基金,并用來發放職工獎金、實物及補貼,利己害領導,實為可恥。其三是“搞活經濟”。有的共產黨員,不擇手段地去撈錢,他忘記了自己的理想就是共產主義,并制造謬論:“行賄可以創造價值,吃喝可以出效益。”用公款請客送禮,并美其名曰:“鼓勵采購,擴大銷路,打通關節,搞活經濟。”殊不知這樣一來損公肥私,破壞了社會主義經濟,你審他就鬧。有的質量檢查團大吃大喝,原則喪盡,利己害人,實在痛心。其四是“照顧老同志”。其五是“照顧基層”。例如有一單位利用價格政策上存在的弊端,進行套取差價,挖中央、肥地方。在處理時,有些領導同志處處打掩護,說什么“錢已用于生產,再不好收回”,“基層有困難,要考慮基層實際”,“前任領導表了態,是否可以通融?”等等。他不知道這是有害于基層,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從寬處理,其結果使基層得不到教育,起不到嚴肅黨紀的目的。
產生本位主義的原因概括有以下五個方面:(1)缺乏全局觀念。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是從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著手,而是化大公為小公,化小公為私;不是圍繞經濟效益做文章,而是千方百計地損害國家利益。(2)法制觀念淡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是我們當前存在的弊端,特別是少數黨政干部,財經法紀對他們來說是看不見,摸不著。(3)私欲惡性膨漲。有一部分人認為:“經濟要搞活,黨性要放松”。似乎不講黨性才能把經濟搞活。在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上,輕國家重自己,凡是對個人有利,不惜榮譽、地位,違反紀律干著見不得人的事。(4)鉆改革的空子。在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原有的規章制度,有些不適應經濟改革的需要,新的規章制度又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有的規章制度仍然是試行過程,就有人乘改革之機,發改革財。(5)專業監督不力。在改革過程中,由于管理偏松,產生漏洞;一些主管部門控制不嚴,加之國家專業監督部門不得力,造成給違紀違規的人以可乘之機,使國家的財經法紀不能很好地得到貫徹執行。
審計工作如果不排除干擾,讓本位主義蔓延下去,一味遷就放任,那就不算客觀公正,違背了審計工作的原則。審計人員如果缺乏理想支柱,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當本位主義的奴隸,工作就無法開展,歪風來了就頂不住,正氣就會被邪氣所壓倒,就不能當一個合格的審計人員,辜負了黨和人民的寄托。
當本位主義等歪風邪氣向我們襲來的時候,我們的審計工作決不能知難而退,而應迎難而進,敢于大膽挑戰,敢于無情揭露,敢于伸張正義,敢于樹立新風。我們也只能挺身而出,無私無畏,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才能更好地維護黨的威信。我們審計工作是光榮的,廣大人民群眾是會支持我們,同本位主義等違法行為斗爭的,“審計難,處理難”的局面是可以扭轉的。
(作者單位:瑞昌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