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審計署《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第三十條“審計人員應當按照審計實施方案確定的具體審計事項,在實施審計過程中收集審計證據”的規定,考慮網上審計的特殊性,如何做好非現場審計的取證工作,是我們在網上審計中需要探討和研究的,我們認為:做好非現場、網上審計取證工作可分為兩個層次、三個步驟來進行。
非現場、網上審計取證的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利用網上數據采集分析模型發現的問題直接進行電子數據審計取證。根據辦法第三十五條“審計人員可以收集能夠證明審計事項的原始資料、有關文件和實物等;不能或者不宜取得原始資料、有關文件和實物的,也可以采取文字記錄、摘錄、復印、拍照、轉儲、下載等方式取得審計證據”和第三十八條“審計人員取得審計證據,應當由證據提供者簽名或者蓋章;不能取得提供者簽名或者蓋章的,審計人員應當注明原因。不能取得簽名或者蓋章不影響事實存在的,該審計證據仍然有效”的規定,審計人員可應用網上電子取證,要求被審計單位對有關情況進行說明并提供審計證據所需要的相關電子材料,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將有關材料進行拍照、掃描等,并將這些材料通過網上簽字傳遞,審計人員據此進行存檔。
第二層次是非現場電子取證與現場審計取證相結合,對一些重大審計事項必需將非現場電子取證與現場實地取證相結合,以便突出重點,了解在電子取證材料背后的一些問題線索。
非現場、網上審計取證的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根據數據采集分析模型及審計人員經驗判斷生成審計問題取證材料直接通過網上與被審計單位進行交流與溝通,經核實無誤后利用電子簽名傳給審計組;第二個步驟是對有爭議的或需要進行延伸核實的問題,可由被審計單位從網上以電子文件、照相、掃描、傳真等形式反饋給審計組進行驗證、核實;第三個步驟是對審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必須及時向審計組長匯報并立即進行實施現場跟蹤、取證。
(作者單位:審計署京津冀特派員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