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顧名思義,就知道是丟掉舊的,創造新的,或者說,是在舊的基礎上,再經過提煉,經過升華,創造出遠遠超過舊的更好的一種物質或一種文化。這種創新,會給經濟文化帶來發展,給國家帶來昌盛,給人民帶來幸福。正是有了這種創新,我們國家才能從崎嶇不平的羊腸小路,走上寬廣無邊的康莊大道,我們的民族才能從一個“東亞病夫”轉而成為東方巨人。我想,也正因為這樣,我們的黨和政府為加快我們國家各方面的建設,提出了創新發展,開拓進取的號召。多么可貴,多么重要。我們國家許多有志之士,有識之士,懷著理想與抱負,為響應這一號召,刻苦學習,奮力拼搏,升起了神州一號,建成了進藏鐵路……。
作為我們經濟工作者,具體一點地說,我們財務工作者自然也應該有創新的思路,創新的精神,站在創新的高度遵紀守法,管好自己所在的單位,所在的企業,節省國家的財力,用最小的支出,辦好最多的事情;減少費用,杜絕浪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用最小的投入,換來最大的收益,為國家積累資金,為社會創造財富。
但是,非常遺憾,我們在審計中卻會發現相反的情況,不是創新,而是帶著引號的“創新”:
有一個單位,自身并不分管經濟工作,卻有一筆“經費支出”38 678.20元的列支,記賬憑證摘要還記載著招商引資旅差費的記錄,不管經濟,何以要去招商,不去招商,又何來差旅費開支?再進一步查看原始憑證,盡是些去黃山、去張家界的車票、景點門票、食宿發票等的開支費用單據,這不叫人奇怪,名勝景點,何以有商可招,有資可引?財務人員這種“創新”記賬處理的高招,我們當然不能允許,作出了嚴肅處理,下達了審計決定,誰旅游,誰負擔,全額收繳,上交財政。
還有一個企業,竟然發生了4 686.90元的所謂“顧問費用”,又是“創新”。一般來說,企業是沒有顧問編制的,就算有“顧問”設置,也應該算是企業在編人員,是屬哪類費用開支,就列哪類費用開支,怎么會設一個“顧問費用”?再看原始憑證和追問會計,終于弄清,這4 686.90元的“顧問費用”竟是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幾位領導購買個人消費品的費用。事情弄清以后,審計決定誰消費,誰負擔,增加企業利潤,補交應交稅款。
作為國家單位工作人員,利用公休假日出外旅游,看看大好河山,欣賞秀麗美景,洞察祖國日新月異變化,這是無可非異的,但要記住,禁用公款參觀旅游。
作為一個企業的上級業務主管部門領導,只有為下屬企業盡職盡責幫助做好企業管理工作,監督下屬企業,遵紀守法,并出謀獻策多創效益,絕沒有理由和權利侵吞下級企業的資產,更不能把自己個人的消費攤到下屬企業,沾下屬企業的光,撈下屬企業的油水。
還是要請所有的財務工作者都按《會計法》和相關法規制度辦事,杜絕一切不必要的和一切不應該的財務開支。
讓我們聆聽黨的召喚,創新發展,開拓進取,為祖國、為民族增添光輝。
(作者單位:吉安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