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胡錦濤·內政活動
1.5月20日,“同舟共濟。自強不息”,享有盛謄的我國著名高等學府同濟大學經歷了整整一個世紀的滄桑和發展后,迎來了建校百年慶典。胡錦濤發來賀信,向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熱烈的祝賀。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千和喬石,朱镕基、李嵐清也分別以不同形式對同濟大學建校百年表示祝賀。
2.5月23日。胡錦濤在會見北京軍區第九次黨代表大會代表時強調。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以奮發有為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作風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努力推動部隊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3.5月25日,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了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和立功集體代表并作了重要講話,他勉勵廣大公安民警要認真履行職責、不負人民重托。
4.6月1日,胡錦濤在北京郊區農村考察少年兒童工作時祝愿孩子們在希望的田野上健康快樂成長,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少年兒童祝賀“六一”國際兒童節。
時事·胡錦濤·外事活動
1.5月16日。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以校長理查德·萊文為團長的美國耶魯大學百名師生代表團,與他們合影留念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青年是世界的未來。當代青年,不僅肩負著開創本國人民美好未來的使命。而且肩負著開創世界人民美好未來的使命。加強中美兩國青年交流,有利于兩國青年相互學習和借鑒,有利于促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有利于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2.5月17日,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同越南國家主席阮明哲舉行會談。雙方一致同意,繼續遵循“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針,推動中越關系向新的廣度和深度邁進。
3.5月24日。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與德國總統克勒舉行會談。雙方回顧了中德關系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同意加強各領域交流合作,把中德具有全球責任的伙伴關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4.5月28日,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泰國總理素拉育。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談話。胡錦濤指出,中國一貫視泰國為親密的朋友和可信賴的合作伙伴,一貫尊重泰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無論國際形勢和兩國國內情況發生什么變化,我們堅持中泰友好的方針都不會改變。胡錦濤表示,《中泰戰略性合作共同行動計劃》的簽署,是雙方為深化兩國關系采取的重大舉措,為新世紀中泰關系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5.6月6日,應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邀請,國家主席胡錦濤乘專機離開北京,赴德國出席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并對瑞典進行國事訪問。
6.6月10日,胡錦濤在斯德哥爾摩出席瑞中貿易委員會舉行的歡迎晚宴并發表重要講話。胡錦濤指出,中國將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長期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擴大同各國各地區的經貿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繁榮。
7.6月13日,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蘇里南副總統薩灸。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談話。胡錦濤說,近年來,中蘇經貿合作取得積極成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蘇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希望雙方本著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進一步落實好有關合作項目,推動中蘇經貿合作持續深入發展。
時事·吳邦國·同合活動
1.6月6日,紀念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十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吳邦國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把“一國兩制”偉大實踐不斷推向前進。
時事·吳邦國·外事活動
1.5月16日,吳邦國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來訪的荷蘭外交大臣費爾哈亨。他說,中方很贊賞荷蘭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荷蘭是歐洲重要的國家,中方高度重視發展與荷蘭的關系,愿與荷方一道,加強政府、議會、政黨的交往,擴大農業、科技、交通、水利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不斷挖掘雙方的合作潛力,共同譜寫中荷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2.6月4日,吳邦國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古巴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主席阿拉爾孔。他指出。中國全國人大高度重視發展與古巴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的交流與合作。愿繼續保持高層互訪勢頭。密切專門委員會和友好小組間的往來,加強在治國理政,民主法制建設等方面的經驗交流。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充分交換意見,不斷充實兩國關系的內涵。
3.6月6日,吳邦國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第一秘書長登盛。他強調,中方高度重視中緬關系,愿與緬方一道。加強經貿領域大項目的合作,以及禁毒等領域的合作。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共同推動中緬睦鄰友好合作關系不斷向前發展。
4.5月18日至27日。吳邦國應邀對埃及,匈牙利和波蘭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此次訪問,是今年我國對非洲,阿拉伯和歐洲地區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吳委員長在訪問期間始終貫穿著增進政治互信,推動務實合作這樣一條主線,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方面有:一是推動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的落實:二是增進了我國與往訪三國的政治互信:三是明確了雙邊經貿合作的重點領域和方式;四是密切了中國全國人大與三國議會的友好交往;五是加深了三國對中國發展道路和現代化建設巨大成就的認識和了解。
時事·溫家寶·內政活動
1.5月17日,溫家寶在上海主持召開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他指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實現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增強綜合實力、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2.5月23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審議并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目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草案)》。
3.5月26日,溫家寶在陜西調查研究生豬生產,市場供應和價格情況。他指出,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事關群眾生活,影響全局,不能掉以輕心。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認真做好這項工作。
4.“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前夕,溫家寶在陜西考察期間。專門到農村看望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兒童,向孩子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祝福。
5.5月30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
6.6月5日。溫家寶來到云南普洱市地震災區,檢查抗震救災工作,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慰問受災群眾。
7.6月7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會議指出,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對于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把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切實抓緊抓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加快水電,太陽能,風能,生物質發電,沼氣的開發利用。總的目標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解決偏遠地區無電人口供電問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行有機廢棄物的能源化利用,推進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產業化發展。
8.6月9日是我國第二個“文化遺產日”。溫家寶來到中華世紀壇,觀看在這里舉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
9.6月11日,國務院太湖水污染防治座談會在江蘇無錫召開。溫家寶作出重要批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開展多年,但未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太湖水污染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認真調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加大綜合治理的力度,研究提出具體的治理方案和措施。
10.6月12日,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總結2006年工作。研究部署2007年任務,審議《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溫家寶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堅定信心、再接再厲、堅持不懈地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
11.6月13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工作的突出問題,討論并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修訂草案)》。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工業增長偏快,外貿順差過大,投資增速繼續在高位運行,流動性過剩問題依然突出,價格上漲壓力加大,節能減排形勢嚴峻。對這些問題必須高度重視,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效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
時事·溫家寶·外事活動
1.5月15日,溫家寶在上海會見了來華出席非洲開發銀行理事會第42屆年會的馬達加斯加總統拉瓦盧馬納納。他指出,當前,馬達加斯加正在實施五年發展規劃,這為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發展、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等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契機。中國有適用的技術和經驗,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馬方開展在上述領域的合作,同時為馬方發展教育和衛生事業提供幫助。
2.5月15日,溫家寶在上海會見了來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非洲開發銀行理事會第42屆年會的盧旺達總統卡加梅。他指出,長期以來,中國在盧旺達援建了一批涉及民生的項目,受到了盧旺達人民的歡迎。目前,雙方正在建設農田整治工程,籌備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醫院、學校、加工培訓等項目。希望雙方密切配合,集中力量完成好這些項目,使其盡早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造福盧旺達人民。
3.5月15日,溫家寶在上海會見了來華出席非洲開發銀行集團理事會第42屆年會的非洲開發銀行行長卡貝魯卡。他表示,中國自1985年加入非洲開發銀行后,雙方進行了形式多樣且富有成效的合作。中國通過非洲開發銀行這一平臺與非洲國家相互交流發展和減貧經驗,并提供了3.14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到目前為止,中國共資助了8個非洲國家的14個項目,均收到較好效果。中國將繼續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通過非洲開發銀行和其它途徑向非洲國家提供幫助。
4.5月15日,溫家寶在上海會見了來華出席非洲開發銀行理事會第42屆年會的佛得角總統皮雷斯。他說,中佛關系已走過31個春秋。31年來,兩國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各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去年11月,我與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內韋斯總理就全面發展中佛友好合作關系交換了意見。半年多來,有關共識正在逐步得到落實。
5.5月18日,溫家寶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英國外交大臣貝克特。他表示,中方愿與英國新政府一道,繼續推動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向前邁進。
6.5月18日,溫家寶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越南國家主席阮明哲。他說,中越是近鄰,都在致力于改革和建設。兩國鞏固睦鄰友好關系,加強學習交流,擴大互利合作,有利于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區的繁榮與穩定。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越關系,愿同越方共同努力,不斷將兩國關系推向前進。
7.5月21日,溫家寶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來訪的南非外長祖馬。
8.5月25日,溫寶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來訪的新西蘭外長彼得斯。雙方就中新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9.5月25日,溫家寶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德國總統克勒。他指出,中德之間的共同利益在增多,互利合作的基礎在擴大,雙邊關系面臨新的、更大的發展機遇。中方愿與德方共同努力,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異的原則,增強合作,推動中德關系繼續穩定發展。
10.5月28日。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同泰國總理素拉育舉行會談。他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泰關系,為不斷推進兩國戰略性合作,希望兩國在以下方面進一步作出努力:一、繼續保持兩國高層交往勢頭,及時就重大雙邊和國際問題進行溝通與協調。二、充分發揮經貿、投資合作聯委會等現有機制的作用,規劃和指導兩國經貿合作,爭取實現2010年雙邊貿易額500億美元的目標。三、擴大文教、衛生合作,抓緊商簽兩國《教育合作協議》,鼓勵和支持兩國衛生部門開展預防疾病的技術合作。四、通過云南—泰北合作工作組等地方合作機制,推進鄰近省市關系的發展。五、加強防務與禁毒領域合作。
時事·賈慶林·內政活動
1.5月22日,中國共產黨全國臺灣省籍黨員代表會議在北京閉幕。賈慶林會見全體代表并講話。他希望大家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廣泛團結島內各界各階層人士和港澳地區以及海外的臺灣同胞,引導和爭取更多的臺灣同胞反對“臺獨”分裂活動、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使兩岸同胞交流更密切、感情更融洽、團結更緊密,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共同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5月24日,賈慶林在北京會見出席中華海外聯誼會十周年紀念會的代表。他強調,我們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對臺工作。近年來,我們針對臺海局勢的新變化,就加強新形勢下的對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引導兩岸關系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增強了我們在兩岸關系基本格局中的戰略主導地位,擴大了遏制“臺獨”分裂勢力的戰略優勢。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臺獨”分裂活動仍然十分猖獗,臺海局勢仍然嚴峻復雜。特別是臺灣當局加緊通過推動所謂“憲改”、“公投”,進行“臺灣法理獨立”活動,企圖將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這是當前臺海和平穩定面臨的最嚴重、最危險、最緊迫的問題。
3.5月28日,賈慶林在京主持召開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四十五次主席會議。會議決定7月4日至7日召開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建議這次常委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圍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問題建言獻策。
4.5月30日,賈慶林在北京會見了旅港福建商會訪問團一行。他希望旅港福建商會繼續堅持愛國愛港的優良傳統,廣泛團結閩籍社團和同鄉,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發揮優勢,把握機遇,為促進兩地經濟共同發展、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做出更大貢獻。
5.6月4日,賈慶林在廣西調研時強調,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優勢和作用,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推動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6.6月4日,全國政協主辦的“北部灣新區建設與區域經濟合作”專題研討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召開。賈慶林會前會見了全體與會代表。
時事·賈慶林·外事活動
1.5月18日,賈慶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越南國家主席阮明哲。他表示,中國全國政協與越南祖國陣線的交往是兩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雙方一直保持著多層次的密切往來,各專門機構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全國政協愿與越南祖國陣線進一步擴大交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大力宣傳和促進中越友好,為增進兩國人民的了解、推動兩國關系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2.5月22日,賈慶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以安娜·博格主席為團長的美國變革謀勝利工會聯合會代表團。他說,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3.5月25日,賈慶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德國總統克勒。賈慶林表示,中德都是世界上有影響的國家。中方愿繼續同德方一道,深化和擴大合作,把中德具有全球責任的伙伴關系提升到一個新水平,這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
4.6月1日,賈慶林在南寧會見了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前主席,老撾前國家主席坎代·西潘教。他表示,中國黨和政府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致力于中老友誼與合作,愿與老方一道,積極落實雙方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共同致力于推動兩國睦鄰友好與全面合作關系不斷前進,使中老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
時事·曾慶紅·內政活動
1.6月6日,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十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曾慶紅出席座談會。
時事·曾慶紅·外事活動
1.5月22日,曾慶紅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來訪的克羅地亞外交和歐洲一體化事務部部長基塔羅維奇。他表示,中方愿與克方一道,以建交15周年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政治互信,促進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充實中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的內涵,推動兩國關系向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發展,以造福于兩國人民。
2.5月23日,曾慶紅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印度參謀長委員會主席兼陸軍參謀長辛格。他表示,中印發展睦鄰友好與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與繁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國人民愿與印度人民一起攜手并進,世世代代成為好鄰居、好伙伴、好朋友。
3.5月25日。曾慶紅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日本自民黨前干事長,日中友協名譽顧問野中廣務。他說,在中日雙方就克服影響兩目關系的政治障礙達成一致的基礎上,安倍首相成功訪華并實現了中日關系轉圜。今年4月溫家寶總理正式訪日。與日本領導人就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內涵達成共識。為推動中日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今后一段時間,雙方應切實落實這些共識,不斷增強兩國的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擴大友好交流。實現兩國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4.6月12日,曾慶紅在人民大會堂與蘇里南副總統薩灸舉行會談。雙方就進一步發展中蘇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時事·黃菊
1.6月2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訃告: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沉痛宣告: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07年6月2日2時0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9歲。
2.6月5日,黃菊同志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羅千等前往八寶山最后送別。
時事·吳官正·內政活動
1.6月5日至8日,吳官正在黑龍江省考察工作。他強調,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2.6月8日至11日,吳官正在陜西省考察工作時強調,扎實有效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調查研究,了解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努力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時事·李長春·內政活動
1.5月18日,李長春在深圳參觀了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他強調,要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文化創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斷增強我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2.6月8日,李長春在河南大學調研時強調。高等學校要把“教書育人、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理念貫穿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實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學校后勤管理和學生伙食供應是學校教書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黨委政府要采取積極措施,支持和幫助高等學校加強學校后勤管理,辦好學生食堂,保證大學生伙食價格基本穩定,質量不斷提高,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3.6月5日至8日,李長春先后到河南南陽、平頂山、許昌、鄭州、開封等地,深入企業、農村、社區、高校和宣傳文化單位,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進行調研。
4.6月9日是我國第二個“文化遺產日”。李長春來到中華世紀壇,觀看在這里舉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他強調,要從對國家和歷史負責的高度,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利用和創新,發展的工作,以創新發展促進保護利用,積極開拓民間藝術產品的國內外市場,充分展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進一步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要加強宣傳著及工作,在全社會營造有利于保護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
時事·李長春·外事活動
1.6月13日,李長春在北京會見了來訪的蘇里南副總統薩灸。他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與蘇里南的友好合作關系,愿繼續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則,同蘇方共同努力,不斷推動中蘇友好合作關系向前發展。
時事·羅干·外事活動
1.5月16日,羅干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以總書記馬迪埃為團長的萊索托民主大會代表團。他表示,中國共產黨和萊索托民主大會都肩負著維護社會穩定、發展經濟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任。中國共產黨愿在黨際交往四項原則基礎上,與萊索托民主大會繼續保持高層互訪、深化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加強人員來往,推動中萊關系不斷深入發展。
1.6月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企業系統(在京)代表會議在北京京西賓館隆重召開。按照中央的規定和要求選舉產生中央企業系統(在京)出席黨的十七大代表。李榮融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強調,從今年開始,中央企業進入了經營業績考核第二個任期,要實現中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目標基本實現、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的目標基本實現、中央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的考核目標,中央企業面臨著新的環境和任務,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中央企業各級黨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廣大共產黨員,要進一步認清形勢、明確任務,振奮精神、再接再厲,全力推進中央企業改革發展各項工作。
時事·外交部
1.6月12日,目務院副總理吳儀在莫斯科出席了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奠基典禮。他表示,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的建設是中俄經貿關系快速發展的需要,將為兩國企業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商務服務。她希望,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作為中方在俄大型投資項目的典范,為提升兩國經貿合作水平發揮積極作用。
2.5月28日至29日,第八屆亞歐外長會議在德國漢堡舉行。我國外交部長楊潔蔑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闡述了對新形勢下推進亞歐合作的看法。他指出在新形勢下,亞歐地區的相互關聯性和依存度加深,雙方需要共同把握機遇,應對新的困難和挑戰。
時事·國家民展和改革委員會
1.6月14日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連續五年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03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連續五年安排國債資金20億元,同時帶動社會資金200億元,對全國400多個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到目前為止,已有200個項目竣工驗收,取得了“建一個市場、興一片產業、帶一批就業、富一方群眾”的良好效果。
2.5月31日報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政部日前印發了《“十一五”社區服務體系發展規劃》。這是我國社區服務體系建設領域的第一個目家專項規期,必將有力引領社區服務體系的發展,為居民群眾帶來實惠。
3.5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07年4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4%。漲幅比上月低0.5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7%,漲幅比上月高0.1個百分點。
時事·科學技術部
1.5月28日,王淦昌學術思想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并講話。他希望廣大核科技工作者學習王淦昌同志的科學精神和崇高品德,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發展核工業的戰略決策,堅持科學求實,努力自主創新,在新的形勢下促進我國核工業持續快速安全發展。
進事·財政部
1.6月4日,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采取措施支持災區,妥善安置轉移群眾的要求。中央財政緊急撥付云南晉洱市地震自然災害生活補助應急資金2700萬元,專項用于地震災區緊急轉移安置災民,保障其基本生活。
2.5月31日報道,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關于進一步做好抗旱工作的批示精神,近日。財政部商水利部緊急安排撥付特大抗旱補助費8000萬元,支持甘肅,青海,寧夏等遭受嚴重旱災的地區開展抗旱救災工作。
3.5月29日報道,為進一步促進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決定從2007年5月30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1‰調整為3‰。即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3‰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4.5月26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京舉行發布會,隆重發布《關于推動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的意見》和《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指南》。兩份文件的發布,標志著注冊會計師行業在深入實施行業人才戰略、準則國際趨同戰略的基礎上,全面啟動了行業發展的第三大戰略——做大做強戰略。
5.5月25日,企業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充分肯定了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建設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并對委員會近期工作做了統一部署,對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征求意見稿和若干項具體規范討論稿進行了深入討論。
6.5月21日報道,為貫徹落實好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彌補化肥,柴油等農資預計全年價格變動對農民種糧的可能增支影響,經國務院批準,中央財政新增156億元補貼資金,加大對種糧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力度。
時事·信息產業部
1.6月14日,由信息產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正式開幕,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科技部原部長徐冠華、北京市副市長孫安民、國家發改委綦成元司長出席會議并講話。本屆軟博會的主題是“展自主創新成果,創中國軟件品牌,促軟件產業發展”。
2.8月5日,2007寬帶世界論壇亞洲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是該論壇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網通與國際工程聯合會(IEC)共同舉辦,會議的主題是“寬帶數字奧運”。
時事·商務部
1.6月12日,第22屆中國——歐盟經貿混委會在布魯塞爾召開。雙方就啟動完善1985年《中歐貿易與經濟合作協定》談判、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紡織品協議、鋼鐵貿易、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達成了12項共識。
2.5月29日,在中國——瑞士第17次經貿聯委會召開期間。商務部與瑞士聯邦經濟部簽訂了《中瑞經貿聯委會關于建立知識產權工作組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加強知識產權對話合作,交換相互信息,并致力于通過對話方式探討有關問題的解決方法。
時事·文化部
1.6月12日,國務委員陳至立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了以阿黛爾·瑪戈主席為團長的美國總統藝術人文委員會訪華團主要成員。
2.6月9日至11日,由文化部,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舉辦的城市文化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國際研討會的主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轉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創新文化培育。會議分別就快速城鎮化進程中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名村保護的新思路和新策略及城市文化與文化遺產保護、城市建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12個議題進行了研討。
3.6月11日,中美兩國文化協定2007—2009執行計劃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該執行計劃旨在積極推進兩國在文化,藝術、廣播,電影,電視,教育、出版等各文化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以鼓勵中美之間開展更加活躍穩定的文化交流。
4.6月6日,由中國群眾文化學會,中國文化報社主辦,中共江蘇省海安縣委,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07中國經典龍舞大展在海安舉行。來自中國民間藝術(龍舞)之鄉的浙江長興百葉龍、江西南昌青山湖龍、上海三林龍、濟南歷下的女子舞龍隊、安徽的板凳龍、浙江奉化布龍,以及海安龍舞,進行了精彩的展不。
5.5月18日,在第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期間,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司有關人士介紹了2006年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統計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初步測算,2006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512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7.1%,高出同期GDP增長速度6.4個百分點,高出同期第三產業增長速度6.8個百分點,200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45%,比2004年增長0.3%。2006年我國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132萬人,文化產業從業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為1.48%,比2004年提高0.16個百分點。同時,國家統計局社會科技司副巡視員劉巍認為,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高于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有望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