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倒退二十年的管理思路管農業;用前進二十年的經營戰略看農業;用原生態與特色旅游觀發展農業;這才是吉林農業的真正出路。
吉林東部山區的農業產業現狀
我省的地質地貌存在明顯的西部半沙漠、半草原;中部平原、丘陵;東部半山區、山區以三段式分布的特征。西部地區:計劃經濟時期難以發展,當地農民一度處于靠國家救濟的狀態。現在雖然發揮了地域特性搞養殖及乳品加工,但產出也僅能填補環保維護的投入。中部平原及丘陵地區:計劃經濟時期是我國主要的產糧基地之一;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種植品種的改良,產出的糧食基本用作飼料和工業原料,經濟效益平平。東部山區半山區:計劃經濟時期林業資源豐富,但被列為國家資源無償調往南方各地。耕地缺少,靠農業生活的農民也一度處于靠國家救濟的狀態。現在、以中草藥栽培、特產養殖等產業經濟有所抬頭,隨著三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交通狀況的改善、和我省對山區特色農業經濟的認識,東部山區農業的經濟優勢正逐漸得到體現。
農副產品供大于求的時代,是特色農業發揮優勢的輝煌時代,我省自然應該抓住時機提高經濟地位、展現政府管理能力和我們的地域風采。由于農村長期以來存在的小農經濟思想沒有改變,國家主張政企分開制度的不斷深化,山區農作物品種和種植方法及養殖業互相制約的矛盾也日顯激烈。
東部山區的地域優勢與不足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容地貌,為我省的東部山區帶來豐富的有價值的植物種類和動物種類,現在,這些豐富的資源因適合市場需求而顯示出了強勁的經濟優勢。這種優勢是因山、因水、因植被而來,我們農業的發展方向就要圍繞保護這山、這水、這植被為目標展開,一切的發展都要圍繞朔造名山、保護圣水這個主題,經濟增長就會成為必然。
長白山之神奇的旅游資源是國內乃至國際共知的,是相臨省份無法比擬的。這里的泉水成為了我國最優質的礦泉水,引得國內娃哈哈、農夫山泉等著名企業都想買斷經營權。價值高昂的珍奇動植物更是種類繁多,不勝枚舉。這些都充分顯示出我省東部山區特色農業的絕對優勢。
多年以來,山區農業以分散的小農經濟為主,各單體農戶不把糧食生產當作主要目標,當地政府也不去干預和指導糧食生產。因此,大部分的糧食生產采取了與我省中部平原的產糧區同樣的方式進行,這是在用自己的短處去比別人的長處。這個問題看起來并不大,然而,產生的后果卻是無法估量的:土地少、地勢不平整,農作物品種相同沒有競爭力也沒有積極性、創造性。不是食用糧食,施肥、灑藥不記后果,只要求省時省力保證產量。藥劑除草代替了人工鋤草,水質、土質改變嚴重、影響極壞。
以上幾點產生的綜合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它讓有些人們提到當地與食品有關的東西就想到農藥殘留,看到產自這一地區的飲品就考慮水源是否來自農田附近。這個影響雖然沒有擴散的很廣,但它的未來危害實在太可怕了,東部山區的自然資源優勢都牽系在這水質上。
明確長遠目標——重塑山區未來
名山圣水的建設,對于我省來講條件基本具備。長白山是清朝皇族的旦生之地,又在國家扶持的旅游開發范圍之中,因此,只要認可名山圣水這個概念,再通過長白山的神奇故事進行宣傳,會順理成章的獲得推廣。但是,這里強調的圣水絕不僅僅是長白山天池的水,也不僅僅是長白山風景區附近的水,而是整個東部山區的所有河流的水。要想整個東部山區的特殊資源價值被認可,就必須先認可那里的水質——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水影響了一切生物的品質。
恢復環保生產展現山區自然優勢
獨特的氣候條件帶來獨特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并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優勢。只要我們放棄所謂的“科技興農、良種創產”的大趨勢觀念,恢復20年以前的老耕種方法、老糧食品種,保留個別優秀新品種,再加強對農民生活方面的衛生管理,山區的水質就會逐漸恢復回來;以前的生物環境也會恢復回來。不僅如此,20 年前的玉米、秫谷、小豆、大豆等等,因口感好、營養豐富,其市場的經濟價值一定會超出普通同類產品的幾倍。 比如:現在城市居民吃的大米都是小袋包裝的精米,而且喜歡摻入一少部分粘大米來一起煮飯,我們把富含硒的其它糧食不可替代的粘秫米包成小袋,象配調料一樣裝進精米袋,市場銷路一定會好、產品價格當然會高。我們把山區的農業恢復到20 年以前,再把眼睛盯住國內及國際的高端市場,才能充分發揮地域的資源優勢,顯示我們特有的溪流龍蝦、林蛙、人參及各種山珍、野果等的優良品質,打造出一系列優秀的相關產業。這是山區整體經濟的需要,也是當今市場經濟的需要。
長白山因為奇特早已出了名,松花江卻一直默默的在流淌。蜿蜒千里的松花江兩岸不僅有秀美挺拔、奇異誘人的山峰,還有山勢險峻、飛流湍急的峽谷,這是它與一般風景區山清水秀特色的不同,更是它的價值所在。
強調政府管理職能利國利民

在黨中央一再強調政企分開——政府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的今天,這是一個再度復辟的觀點。對于一切指導思想都要與時俱進的理論,我們應有另一層的理解:城市的產品經營發展思路比農村早20年;先進都市比一般城市發展思路早20 年;我們用前進20年的眼光抓市場;用倒退20年的管理抓生產,這不正體現了與時俱進的原則嗎。用政府抓管理關鍵還在于:北方的生產基層聽從行政領導的習慣還沒有改變;除了政府,沒有任何組織能夠號令這龐大分散的基層農民。而且,如果基層政府不抓農民管理抓什么?如果農民不聽政府自己又不懂市場的。政府曾經有過對包產到戶的制度貫徹管理的經歷和組抓計劃生育的成熟經驗;今天,抓環保特色生產的任務由地方政府完成是最合適的。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農民開始養成不講衛生的生活習慣,死貓死狗、垃圾糞便直接放入河里、堆在路邊,公共設施的損壞也不再有人管,這樣的習慣也只能由政府用抓計劃生育的方法幫助改變。只有宏觀目標、經營思路、生產方式、生活習慣這一切都改變,我們的河流才會象以前一樣清澈,我們的泉水才會象以前一樣甘甜。
創新利水——東部山區的美好暢想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名。我們的山川雄渾、江水清澈;我們的環境瑰美、物產富饒。充分利用水資源打造北方的旅游特色,是東部山區的優勢和未來。
南方的景,注重山清翠、水秀美;北方的景,強調山雄渾、水壯麗。城里的過山車,驚險刺激、風靡世界;山里的過山艇,在冬天飛冰嘻雪、在夏天沖水越澗。
南方的山水,花草掩映、四季青翠;北方的山水,春夏秋冬、四季不同。

放開我們的想象翅膀:山為什么要象南方的山才好看?水為什么要象南方的水才好玩?北方的山水別有洞天。在南方的許多地區,水溫有三個季度適合人們游戲,另一個季度也只是人與水的距離不能太近而已。在我們的東部山區,足足有半年時間水是以冰的形式存在,另外半年也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人們可以在水中游戲。冬天寒氣逼人,除了冒險人們是不會去到冰雪的深山,這是我們旅游資源的絕對短板,又是我們地域特色的主要長項:為什么我們不把游戲方式向我們的特色長項方面發展呢?船除了在水上航行以外,在改造后冰雪上同樣可以運行。只要我們讓船變的溫柔一些,人們在船上游戲時的溫度舒適宜人,甚至有希望觸摸冰雪的感覺,而且大人小孩都適合參與,我們的短板不就變為長項了嗎?調整船的感覺,在船上設取暖衣這些我們應該很容易做到。改變我們在原有項目范圍內找出路,靠建專業滑冰滑雪或狗拉爬犁來開發旅游的思維習慣,真正研究地域的氣候及自然特色,為我們的旅游找出適合自己的路。

創造我們自己的澗水文化:夏天,船不僅能行水,也能一級級爬上流水的高坡、沖下一個個瀉水的懸崖。冬天,船能象過山車一樣在山澗中飛舞,也能象冰車一樣在冰天雪地的峽谷中穿梭。發揮特色,補足奇山之處無秀水、秀水湖畔少奇山的不足是北方山區旅游開發的關鍵。北方向來以冰雪世界著稱,由于我們的綜合消費能力及資源限制,我們能夠面對游人展開的只是城市內部及周圍的冰雪景色,而真正的冰雪世界是在深山密林之中。只有山里的雪才是真的白雪,只有山里的冰才是真的晶瑩。只要我們利用無煙、無塵的能源,千里冰峰萬里雪飄的美好景色隨時可以讓我們游玩。在奇山之間造人工秀水,秀水之上設嘻戲游船;在冬季來臨時,改變游船功能成為冰雪游樂艇戲玩于奇山之間,實現這一切真的不難。這是上蒼給了我們東北山區的優勢資源,合理利用這一切,一定會贏得四海賓朋的青睞,為我們的旅游、我們的生態農業打開新的一片天。
發揮我們的地域資源優勢:神奇的長白山是我們的明信片;滔滔的松花江是我們的流金河,它不僅能灌溉萬物,也能用它的圣名灌溉億萬人民的心靈。未來的市場是搶占心靈的市場,圣水感召的心靈會形成無限廣闊的市場。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決定了一切生物的品質。山因有水而生動,水因有山而嬌美。以長白山為龍頭的東部山區,只有充分發揮和利用水的特質和潛力,才是山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正確之路。(作者為吉林省普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責任編輯 趙忠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