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無領導小組討論
人的行為和工作績效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產生和形成的,對人的行為、能力、個性等素質特征的觀察與評價,不能脫離一定的環境。所以要想準確地測評一個人的素質,應將其納入特定的環境中,觀察、分析測評對象在該環境下的行為表現。于是,無領導小組討論(LGD)應運而生。近年來它逐漸成為各種招聘選拔考試的新寵,特別是在外企和一些大型企業,它已成為招聘選拔中的一種重要評價手段。
無領導小組討論是將7~9名地位平等的測評對象編為一組,他們須在規定時間內就某一問題展開不指定角色的自由討論,評委通過對測評對象在討論過程中語言及非語言行為的觀察來對他們的某些能力做出評價。這種測評形式具有標準的討論流程,可操作性比較高;討論問題時高度模擬工作情景,應聘者的掩飾性大為降低,評委能夠很好地觀察人們的行為表現,從而保證了測評結果的有效性。
規范的無領導小組討論大致有以下幾個階段(如圖一所示):(1)進場:測評開始前2分鐘,工作人員帶領測評對象進入測評場地,請其隨機就座;主評委宣讀指導語,介紹小組討論的任務及規則要求;工作人員根據主評委示意,給測評對象發放討論背景材料。(2)討論前的準備:該環節需要5~10分鐘,主評委宣布討論正式開始并計時,測評對象開始閱讀、思考討論材料,準備討論。(3)個人觀點陳述:該環節需要大約20分鐘,測評對象可以自由安排發言次序,每人發言時間不得超過3分鐘。(4)自由討論環節:所有測評對象發言結束后,進入自由討論環節,大約30分鐘,測評對象就討論材料展開自由討論,評委不干預討論過程,只觀察、記錄測評對象的表現。(5)匯報討論結果:自由討論結束后,測評對象選擇一名代表匯報小組達成的討論結果,大約5分鐘時間。(6)結束:討論結果匯報結束后,主評委宣布小組討論活動結束,工作人員引導測評對象離開測評現場。7)評委進行討論評分。

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方法和技巧。
測評現場布置
測評對象席位應呈扇形擺放,一方面便于測評對象之間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也能保證每一位評委能夠觀察到每一位測評對象的表現。此時,一定要注意避免將測評對象席擺成“V”字形,因為,這樣無形中會出現領導者位置。在測評對象席上擺放標有編號及姓名的席卡、1—2張白紙,席卡應為雙面編號,擺放角度應保證評委能夠看清楚,同時還要保證測評對象能看清彼此的編號。評委席與測評對象席間距4米左右;評委席擺放標有 “評委姓名”的席卡;記錄員席和非評委觀摩席設于評委席后。測評現場布置如圖二所示:

測評對象分組
在測評對象人數比較多時,小組討論須分組進行,這就涉及到測評對象分組的問題。分組的依據是什么?是按照報考順序號分組,還是隨機分組?如何在該環節保證討論的效果和測評的質量?
下面就從人數、年齡和性別等8個方面,一一展開。
1.人數:一般每組6—8人。人數太少,組員之間爭論較少,討論不易充分展開;而人數太多,則有可能因為組員之間分歧過大,很難在規定時間內達成一致意見,無法完成任務。并且,評委也觀察不過來,影響評價的效果。此外,參加小組討論的人數最好是雙數而不是單數。根據以往的經驗,有時存在組員意見爭執不下的情況,此刻就會有測評對象提出投票表決,雙數組成的小組很容易形成平衡的局面,這樣就迫使他們繼續就問題展開討論,而不是在討論剛開始不久就迅速得出某一結論。因為在LGD評定過程中,評委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比較持久而又熱烈的討論場面,這樣才有利于評分。
2.年齡:分組時應注意不同年齡層次的搭配和比例。否則,討論過程中容易出現因年齡原因產生的謙讓,從而影響討論效果和評價效果。
3.性別:每組中女性不能少于兩個,避免女性變成少數和弱勢群體,或被其他男性測評對象以“lady first”為由推出做記錄人或者總結發言人。
4.職位層級:測評對象的職位層級應盡量接近,這里“層級”的內涵包括擁有下屬的數量、擁有資源的規模等,避免把一些具有上下級關系或職位層級差異較大的測評對象安排在同一組中,否則極易使職位較低的測評對象喪失表現的機會或影響其能力的發揮。
5.職位類別:最好不要把不同職位類別的測評對象放在一組。否則,管理類的測評對象可能會占優勢,這樣對技術類的測評對象不公平。
6.所屬部門:同一小組內的測評對象最好要來自不同的部門,彼此不熟悉,這樣更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
7.個性特點:應盡量把不同個性特點的測評對象安排在同一組中,以免由于個性問題影響討論的效果。比如,不能把性格較外向的測評對象都集中在一組,那樣,討論會過于激烈;相反,若把性格較內向的測評對象都集中在一組的話,討論氣氛則相對比較沉悶,這樣既影響本組討論的效果,也會造成不同小組間評分的較大差異。
8.測評經驗:應把曾經接受過無領導小組討論訓練,或者參加過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有經驗的測評對象放在一組,把沒有此類經驗的測評對象放在一組。
常見意外情況及其控制
在討論過程中會出現許多令評委和工作人員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測評對象的表現和評委的評分。下面結合眾多測評項目經驗總結的四種常見的意外情況及解決控制技巧,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第一種情況:討論材料沒有引起測評對象的觀點交鋒,爭論不多,很快達成一致,完成任務。
對策:主評委根據討論情況進行干預,指出其尚未完成的任務,或者提出新的相關任務請其繼續討論。
第二種情況:討論過程中,小組成員中無人關注時間,導致任務無法完成。
對策:主評委在宣讀指導語時應強調時間限制和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后果;討論過程中可視情況適當提醒時間進行干預。
第三種情況:小組中出現一個非常強勢的人主導整個討論,使得其他測評對象沒有機會表現。
對策:主評委可在小組討論結束后增加一個評委和小組成員的互動環節,通過拋出新的問題請其他成員發言,為評委補充提供觀察證據。
第四種情況:評委由于觀察不足無法評價,出現不打分情況。
對策:主評委應該引導評委就不能打分項充分討論,如果仍不能打分,需對該項統一做不打分處理,并在最終的記錄表中注明不打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