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正式頒布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表決,正式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該法提出,各級人民政府要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消除就業歧視,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對就業困難人員給予扶持和援助。本法將于2008年1月1日起實行。于當日開始同時實行的還有倍受關注的《勞動合同法》。
我國人才服務業將建立統一標準
近日,從全國人才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獲悉:我國人才服務業將建立統一標準。這標志著我國人才服務業的規范化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將加快推進人才服務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力爭用3~5年的時間,在我國初步建立起人才服務標準化體系。第五屆人力資源博覽會召開
近日,第五屆人力資源博覽會在上海召開。本屆人博會展會面積達3500平方米,參展機構100余家,展示產品及服務項目1000余種,吸引了國內外近萬名專業觀眾到現場參觀。
三言兩語上
上海:擬推人才服務“黑名單”
從有關方面獲悉,上海將從近日起定期公布人才服務行業黑名單,不誠信的企業和個人都將被曝光在“黑名單”博客上,有關部門也將對這些上榜企業和個人進行查處。
互聯網人才離職率高達15.9%
近日,美世咨詢發布了2006年中國互聯網行業薪酬調研報告。報告顯示,互聯網行業是員工流動較頻繁的行業之一,2006年行業自動離職率達到15.9%,互聯網行業的員工在公司服務的平均年限小于三年。
報告稱,員工離職的最主要原因有追求個人發展、對薪酬不滿意等。如何吸引和保留員工已經成為互聯網業內人力資源部門的重要課題。
老板是留住人才的第一要素
近日,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令員工最滿意而選擇留職的職業要素中,優秀的領導者排在了第一位,其次是企業榮譽感,排在第三位的是和諧的團體。在以往的調查中,優秀的領導者只在留住人才等要素中排第三位,排在前兩位的是學習和成長機會以及薪資報酬。
未來5年十大“金牌職業”
據專家預測,未來5年的十大“金牌職業”將是:理財規劃師、人力資源師、企業高級策劃、職業顧問、公務員、電子商務工程師、網絡媒體高級編輯、動畫設計工程師、網絡銷售、律師。
數字圈點
40.9%
近日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在2147名受調查者中,有40.9%的人認為技校畢業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92%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了“漲薪愿望特別調查”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對于上半年物價的上漲幅度,92%的職場人士表示渴望提薪。漲工資的渴望幾乎成了每個職場人的愿望。
8367
據美國官方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的投資銀行員工的平均周薪為8367美元,而美國的一般私企的平均周薪僅為841美元。
5000萬
目前,我國信息產業實現就業人口超過5000萬,新增就業機會超過1500萬個。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渠道。
1.2億
據統計,當前中國個體私營經濟領域就業人數達1.2億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21.4萬人。
捕風捉影
年底可能出現裁員潮
雖然距《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尚有時日,但不少單位為了避免承擔相關義務,已經陸續作出了裁員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年底前,可能出現一波裁員或與員工解約的高峰。如果員工在單位遇到無故受處分、或單位故意制造事端和糾紛等問題,可向勞動、工會、法律等部門求助。
阿里巴巴再提上市65%員工將擁有期權
近日,阿里巴巴B2B董事崔仁輔透露,即將赴港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員工中,將會有超過65%的員工獲得公司的期權。
目前阿里巴巴集團約有員工7000余名,如果按照65%的比例來算,持股人數將會超過4500人,這其中必將誕生一大批百萬、千萬富翁。有消息稱,只要是在阿里巴巴工作滿一年的員工,基本上都會獲得期權,而且,這種制度可能會在阿里巴巴一直延續下去。
經合組織:中國將面臨高科技人才短缺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稱,中國在科學和技術領域的高速發展,正面臨嚴重阻礙。該組織將其歸咎于我國對研發和經濟活動的支配,以及我國缺乏高水平的科學家和管理人員。經合組織在一份與我國有關機構聯合撰寫的研究報告中稱“一種高科技短視現象,普遍存在于中國的現有政策目標和創新思維之中”。
服務業將成第四季度國內職場最熱門行業
全球人力資源公司萬寶盛華最新發布的我國雇傭前景預測稱,服務業將成為第四季度國內職場最熱門的行業。
這項調查結果顯示,服務業在第四季度凈雇傭前景指數為18%,是各行業中招募趨勢最為樂觀的行業。預測稱,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廣州及部分二線城市,酒店業和旅游業將成為人才需求的長期熱點。
所謂凈雇傭前景指數,是國際通用的衡量雇傭市場活躍程度的指標,由期望增加雇傭數量的雇主比例減去期望減少雇傭數量的雇主比例而得。
IT行業半數女性認為男女薪酬差距明顯
據IT行業機構Intellect發布的“工資平等理解”調查發現,一半以上的女性受訪者認為,在做同樣的工作的情況下,男性的工資明顯高于女性。
香港失業率兩年來首次回升
香港特區政府發布最新就業數字顯示,2007年6月至8月的失業率為4.2%。這是2005年9月以來首次回升。盡管如此,香港的總勞動人口卻創下了367萬的新高。
韓國將清查公務員學歷真偽
近日,韓國公務員委員會發出請愿書,要求政府對人事部門資料庫中逾6.3萬名公務員的背景資料進行清查,以應對一連串學歷造假丑聞造成的不良影響。
近期以來,韓國超過15名公眾人物被曝在大學文憑上造假,其中包括教授、藝術家等知名人士,這使素來重視教育背景的韓國社會一片嘩然。
巴西:50歲以上人才受青睞
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在巴西大城市的就業人口中,50歲以上人才的比例最近五年來明顯上升。
調查還顯示,50歲以上人才的薪酬水平比平均薪酬水平高出36%。報告分析認為,盡管50歲以上的人才體力精力不如年輕人,但是他們豐富的閱歷、熟練的技術以及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所不具備的。
加拿大:未來25年將面臨勞動力短缺
加拿大統計局近日公布了一項勞動力預測報告顯示,加拿大未來25年將面臨嚴重的“工作人口減少,退休人口增多”問題。
預測指出,目前退休人口與在職人口的比例為1:4,但到2031年時將變成1:2。勞動力的快速老化將使雇主在管理及引進新勞工時面臨考驗,勞工的日漸老化也會對生產力造成負面影響。
換腦袋
有兩個人,一個體弱多病的富翁,一個健康的窮漢。兩個人相互羨慕著對方。富翁為了得到健康,樂意讓出他的財富:窮漢為了成為富翁,隨時愿意舍棄健康。
一位聞名世界的外科醫生發現了人腦交換法。富翁主動提出要和窮漢交換腦袋。其結果,富翁會一貧如洗,但能得到健康的身體;窮漢會擁有財富,但將病魔纏身。
手術成功了。窮漢成為富翁,富翁變成窮漢。
但是不久,成了窮漢的富翁由于有了強健的體魄,又有著成功的意識,漸漸地又積累起財富。可同時,他總是擔心自己的健康,一感到不舒服便大驚小怪。由于他總是那樣擔驚受怕,久而久之,他那極好的身體又回到原來那多病的狀態里;或者說,他又回到以前那種富有而體弱的狀態中。
那么,另一位新富翁的狀況又如何哪?
他總算有了錢,但多病纏身。然而,他總是忘不了自己是個窮漢,有著失敗的憂慮。他不想用換腦得來的財富建立一種新生活,而隨意地把錢浪費在無用的投資上。
不久財富被他揮霍殆盡,他又變成原來的窮漢。然而,由于他無憂無慮,換腦袋所帶來的疾病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樣有了一副健康的身體,最后,兩個人又都回到了原來的境地。
追求
一個富翁見到一個漁夫在海邊垂釣,就關切地說:“你這樣能賺到大錢嗎?如果我是你,就會想辦法買一艘漁船,這樣會賺到更多的錢。”
“然后哪?”
“然后我就會把賺到的錢用去再投資,比如開工廠。”
“然后哪?”
“然后我再去投資,賺更多更多的錢,我就會成為更大的富翁。”
“你成為了更大的富翁還干什么呢?”
“然后我就去海邊度假,享受海灘、陽光和美麗的生活。”
“那么,你看我現在在干什么哪?”
“……”
最大的財富
一青年老是埋怨自己的時運不濟,發不了財,終日愁眉不展。
這一天走過來一個須發花白的老人,他問:“年輕人,干嗎不高興?”
“我不明白,為什么總是這么窮?”
“窮?你很富有嘛!”老人告訴他。
年輕人問:“這從何說起?”
老人不正面回答他,卻反問道:“假如今天斬掉你一個手指頭,給你一千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斬掉你一只手,給你一萬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讓你瞎掉雙眼,給你十萬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讓你馬上變成八十歲的老人,給你一百萬元你干不干?”
“不干。”
“讓你馬上死掉,給你一千萬你干不干?”
“不干。”
“這就對了,你已經有了超過一千萬的財富,為什么還說自己貧窮哪?”
年輕人愕然,看得出他若有所思的樣子。
上帝的三封信
一位老先生因為心肌梗塞而死,他向上帝大發牢騷說:“上帝啊!你叫我回來,我一點也不埋怨你。但是為什么在招我回來之前,不通知我一聲?叫我好有個準備,對子女也有個交代,你讓我完全措手不及。”
上帝溫柔地回答說:“我曾經寫了三封信給你,提醒你準備回老家呀!”
老人驚訝地說:“沒有啊!我怎么沒收到哪?”
上帝說:“第一封信是我讓你腰酸背痛;第二封信則是讓你的頭發開始半白;第三封信是使你的牙齒逐漸脫落,這些都是提醒你回老家的信號啊!”
快樂的小丑
有一個人去看醫生,他對醫生說:“我常睡不著覺,心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憂慮和煩惱。”
醫生經過詳細地檢查后,發現此人并沒有問題,只是心緒低落而已。因此,醫生建議他多增加娛樂活動,并去看一看馬戲團的馬戲表演。
醫生說:“城里剛來的馬戲團表演得很精彩,特別是那個小丑非常出色,他一定能使你發笑,讓你消除煩惱。”
病人無奈地說:“沒有用的,他幫不了我的忙,因為我就是那個小丑。”
成功的實驗
兩個大學生乘車來到一個城市,在一家旅店投宿。店主像通常所作的那樣,問他們姓名、職業、要在此處住多久,這兩個外地大學生說:“我們是格勞克城的醫生。大約要在這兒住一個星期。但您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因為我們要在這里做一個試驗,我們需要安靜。”
好奇的店主問:“究竟做什么實驗?”
“在格勞克我們創造了一個奇跡:將死人重新復活過來。這種試驗,我們在那里用了三個星期。現在我們要在這里,在另一種條件下重復這個試驗。”
顯然,店主立即將這奇怪的事件傳開了。開始人們對此事一笑了之,但這兩個外地人的行動卻漸漸地引人注意了。他倆經常到公墓去,久久地停留在一些墳墓前,其中,包括一位富翁的妻子的墳墓。他們同人們交談,詢問有關這位太太和其他公墓中死去人的情況。
整個小城漸漸處于一種奇異的不安中。首先,是那位商人,他真地相信這種試驗會成功。他同城里的醫生交談過,現在連醫生的臉也嚴肅起來了。三個星期的時間快要過去了,肯定要發生什么事了。
第三星期的周末,這兩個外地人收到了商人的一封信。“我曾有過一位像天使一樣的妻子,”他寫道,“當時她重病纏身,痛苦不堪,我很愛她,也正因為如此,我不希望她重返病體。你們別要她再回到從前那煎熬中去吧,讓她安寧吧!”信封里有一大筆標明是作為酬謝的現鈔。
在第一封信之后,其他的來信接踵而來。
一個侄子繼承了他叔叔的遺產,很為他死去的叔叔能復活而擔憂;一個在其丈夫死后又重新改嫁了的女人寫道:“我的丈夫很老了,他不想再活了,他已得到了他的安寧。”這些信的信封里也都放著一些錢。
兩個外地人一言不發,夜里繼續著他們的公墓之行。這時,小城的市長進行干預了。他當市長才不久,而且很想長期干下去,不愿與死去的前任市長會面。他向這兩個大學生提供了一大筆錢。“我們的條件是,”他寫道,“你們不要再繼續試驗下去了。我們相信你們能將死人復活,還可以給你們一份證明。我們這里不需要奇跡,你們立刻離開這座城市吧!”這兩個外地人拿了錢和證明,收拾起行囊,離開了城市,“試驗成功”了。
架橋之后
東村與西村之間隔著一條小河,由于這里沒有橋,兩村的人都得繞很遠的路。
這時,有個熱心的年輕人,用家里的橫梁在河上架起一座獨木橋,方便了行人。這使東、西村的人高興了一陣子,也稱贊了一陣子。
但三天之后,贊揚聲變成了一片埋怨聲:
“哼,一根木頭也算是橋?”
“平時走過它還得搖三搖,碰上雨天叫人怎么過?”
“要是孩子、老人……”
“再譬如說扛一袋米、拎一包什么的……”
“騎自行車的就更沒辦法!”故意犯錯
在好萊塢有這樣一位知名演員。一次他在進攝影棚演出之前,一位朋友提醒他,紐扣上下扣反了。他低頭看了看,連聲向朋友道謝,并趕緊扣好紐扣。可等他的朋友走開之后,他又把紐扣上下重新扣反。一個年輕人正好瞧見這一過程,便不解地問他是怎么回事。知名演員說他扮演的是個流浪漢,扣反紐扣正好表現出他不注重形象、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一面。
年輕人更是困惑地問道:“可你為什么不向朋友解釋或者說這是演戲的需要呢?”
知名演員坦然地笑了,說:“他提醒我是把我當作真正的朋友,是出于對我的關心。假如我一定要解釋清楚,就極有可能讓他認為我做任何事都是有準備的,有一定理由的。久而久之,誰還能指出我的缺點呢?在他們眼里,我的缺點也可以被認為有個性,而恰恰是這一點使我擁有了很多朋友。”
喪失良機
日本三洋電視創始人井植歲男家中的一個園藝師傅,因缺乏膽識,所以喪失了一個成功的機會。
有一天,這個園藝師向井植請教:“社長先生,我看你的事業越做越大,而我就像樹上的蟬,一生都附在樹干上,太沒有出息了。請你教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吧!”
井植對園藝師傅感情甚篤,有心幫助他發家致富,便滿口應承:“行,我看你比較合適園藝方面的事業。這樣好了,在我的工廠旁有二萬坪空地,我們來合作種樹吧,你知道一棵樹苗多少錢?”
“40元”
井植又問“好!以1坪種兩棵計算,扣除走廊,2萬坪大約可種2.5萬棵,樹苗的成本剛好100萬元。三年后,1棵樹大約可賣多少錢呢?”
“3000元”
“這樣吧,100萬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都由我來支付,以后的三年,你負責鋤草與施肥等工作。三年后,我們就有600多萬元的利潤。到時候,我們每人分一半。”
不料,園藝師傅卻拒絕老板說: “哇,有那么大的利潤!但我需付出3年的勞動,我可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也等不了三年后才見到錢呀。”
最后,井植只好以工資的形式付給園藝師報酬。
三年后,到了收獲的季節,園藝師卻傻了眼,大量的金錢,流到老板的口袋里。
園藝師錯過了一個很好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