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舉例
人員基本情況介紹。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是國內電站汽輪機制造的大型骨干企業,主要產品為火電、核電汽輪機以及燃氣輪機,公司目前有在崗員工3300多人。從事技術崗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分布情況如下(見表一):

從表一可以看出,技術人員以進公司五年之內的助理工程師和技術員為主,約占總人數的59.8%。中級技術人員占人員構成份額最大。
培訓需求調查
做好培訓需求分析是開展有效培訓的基礎。針對企業技術人員的實際情況,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培訓部門主要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培訓需求分析。一方面,采用直接訪談法。其中包括與技術部門的管理者進行溝通,了解技術人員的培訓需求;通過部門小組組長了解員工培訓需求;通過與一線員工溝通,了解需要。另一方面,采用間接問卷調查法。其中包括與青年技術人員就培訓工作開展討論,請他們填寫培訓問卷調查表格;員工每次參加內訓或者外訓,在培訓反饋表上填寫希望繼續培訓的內容;與新進員工共同制定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填寫培訓、發展需求。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信息,有針對性的開展崗位培訓。
員工培訓需求特點
通過實踐和調查,分析得出公司技術崗位員工的培訓需求特點如下:
關心本專業技術培訓
技術人員尤其是青年技術人員,特別關心本崗位的專業技術培訓機會。電站汽輪機結構復雜,在高溫高壓下工作,技術要求高,涉及熱能動力、流體力學、金屬材料等諸多學科,專業性較強。對于青年技術人員來說,大學里所學的專業知識理論性較強,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學習。其次,近兩年來,國內電站設備向更高參數方向發展,如百萬千瓦等級超臨界汽輪機、百萬千瓦等級核電汽輪機、燃氣輪機,這些都是國內未曾制造過的新產品,對包括新老工程技術人員在內的所有工程師來說,都需要重新學習。
希望有高層次的培訓機會
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學歷分布情況如下(見表二)。

從表二看出,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學歷以大學本科為主,約占總人數的77.9%。前期的培訓調研顯示,他們非常希望有學歷培訓的機會,如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等,希望進一步提高自身學歷。
關注個人通用技能提高
由于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與國外公司合作較多,使得技術引進項目、英文圖紙等日益增多,這對技術人員的外語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良好的英語水平無疑將為個人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公司青年技術人員普遍覺得自身外語水平有待提高,外語培訓成為員工普遍的需要。
希望培訓形式新穎、互動
傳統的培訓以講授法為主,老師在講臺上按照講義講,學員被動地聽,老師和學員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這種培訓對于年紀較輕、思維活躍的技術人員來說,不受歡迎。他們希望由專業的培訓師來進行培訓,用更新穎、更生動的方式,傳授一些在工作實際中用的上的,比較鮮活的內容。
培訓具體實施
對優秀技術骨干員工精選精訓。優秀技術骨干是企業技術發展的支撐,是采購、銷售、服務等對汽輪機技術要求較高的復合型人才的潛在人選,是管理人員的候補者。針對專業技術過硬、有發展潛力的優秀技術骨干,可以采用派遣出國培訓的方式,幫助公司培養核心員工,留住關鍵人才。
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工程師,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培訓計劃由培訓部門和技術部門共同制定,每年年底明確培訓內容、時間、地點和講師,講師大部分由技術部門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也聘請高校及有關研究機構的專家作專題講座。各部門的培訓計劃制定后,在全公司公開,各相關部門都可以參加相關課程、相關內容的培訓。
同時,培訓部門還應根據技術部門實際需要,請外部培訓機構提供專業培訓。如專業外語、數控編程、UG(計算機繪圖軟件)應用、UG-CM(計算機輔助制造)培訓、制造與裝配設計等。
對新進員工,開展新員工系列培訓。如企業介紹、安全知識培訓、車間實習、UG基礎培訓等。由于汽輪機專業性較強,外部也無適合從事汽輪機專業培訓的公司。因此,新員工正式上崗后,技術部門都要為其指定一名師傅,進行技術上的傳幫帶。
技術人員培訓關鍵點
要在企業內形成重視培訓的良好氛圍
要做好培訓工作,必須在企業內形成從上到下重視培訓、支持培訓的良好氛圍。要讓企業高層領導熟悉、了解培訓工作,從而主動關心培訓工作,在各種場合上經常過問培訓工作。要讓技術部門知道,培訓不僅僅是培訓部門的事。作為最了解每一位員工的能力水平、知識狀況和工作態度的部門領導,必須重視下屬員工的培訓,要做好與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合力,在全公司形成重視培訓、支持培訓的良好氛圍。
培訓要與企業戰略相結合
培訓要關注企業的戰略方向和業務變化。企業的經營戰略、產品戰略、人力資源戰略等都會對技術員工培訓工作產生影響。如產品戰略中新產品開發人員培訓、人力資源戰略中關鍵人員的職業發展培訓等,都需要培訓部門參與和實施。在企業培訓工作中,培訓管理人員必須“跳出”業務培訓的范圍,關注戰略培訓需求。培訓工作只有超前謀劃,才能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形成人力資源優勢。
培訓要有重點
技術人員培訓要關注核心員工和關鍵崗位人才。如管理后備、優秀技術骨干和有潛力的青年員工等。核心員工和關鍵崗位人才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培訓費用要重點投人。只有做好核心員工的培訓,才能做到企業效益最大化,培訓投入才會有更大的回報。
培訓部門要增強主動性
培訓部門要經常通過電話、當面訪談以及進行問卷調查等方式,主動了解技術部門的培訓需求。在培訓實施中,培訓部門要提高服務意識,為技術部門員工培訓創造便利條件。如盡量利用業余時間、合理安排課程、將培訓點設在交通便利處等,使培訓對員工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最小。
培訓要有針對性
員工培訓要以實現經營目標為目的,而不是為培訓而培訓。培訓要做到有針對性。首先,要了解受訓技術員工在業績表現、工作技能、知識結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確定培訓內容提供依據;其次,要選擇與培訓需求相對應的課程,有針對性地考察提供課程的培訓機構以及講師背景、能力:第三,在培訓實施中要注意盡量采用小班化、互動式的培訓方式,提供個性化培訓服務,讓員工感到自己被重視;最后,在培訓中和培訓結束后做好培訓反饋,了解受訓者對課程及講師的評價。只有把握好這四個環節,才能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提高培訓的有效性。
建立企業知識、經驗共享體系
汽輪機的設計和制造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要成為本領域的專家,個人經驗積累很重要。同時由于涉及的專業知識較多,形成了企業崗位分工比較細的情況。鑒于以上特點,如果在企業內搭建知識、經驗共享系統,提供員工相互學習平臺,對企業培養既是專才又是通才的員工,有極大好處。
實施培訓成果匯報制度
培訓結束后,員工在知識、技能、態度或者行為等方面都有了收獲,如果能分享培訓體會,帶動團隊成員共同提高,培訓的投入將帶來成倍的收益。要在企業內實施員工培訓成果匯報制度,被訓人員無論是參加技術培訓還是管理培訓,都應在一定范圍內向周圍員工匯報培訓所得。
建立員工培訓發展體系
員工的技能提升、崗位輪換、職位晉升都和培訓密切聯系。培訓應該是系統化的,不能是零散的、孤立的。企業應不斷探索人力資源開發新途徑,建立完善的、針對本企業的技術類員工培訓發展體系。培訓部門要和相關部門以及技術人員本人一起,共同制定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并配以相應的培訓,幫助員工實施職業發展規劃。
嘗試新培訓方法
應積極運用情境模擬等形式生動的培訓方法來提高培訓效果,強調實戰性。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使用e-learning(電子化學習)等培訓方法,方便員工自主學習。
要做好技術人員的培訓,必須以企業為本、以人為本,從企業現實需要、長遠發展需要和技術人員的職業發展需要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人員培訓,從而做到企業和員工的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