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欣
【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社交網絡的日漸成熟以及個性化推薦技術的快速提升,以讀者為核心,強調分享、互動、傳播、社交和可移動的全新閱讀模式——社會化閱讀逐漸興起,從而使閱讀更有效率,更有價值,更具社交性,實現了閱讀價值的無限放大。然而既懂技術和產品,又懂出版業務,還懂得新媒體運營的復合型人才明顯不足,因此,大力培養應用型數字出版人才是出版社實現出版轉型,推動產業升級換代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數字出版;社會化閱讀;人才培養
一、數字出版
“數字出版是人類文化的數字化傳承。它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流媒體技術、存儲技術、顯示技術等高新技術基礎上,融合并超越了傳統出版內容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出版產業。”數字化出版在出版的整個過程中,互聯網信息提供者將自己創作或他人創作的作品經過選擇、編輯和數字化制作,登載在互聯網上或者通過互聯網發送到用戶端,供多人同時在線,瀏覽閱讀、使用或者下載,從而達到傳播的目的。數字化出版一般分為簡單出版,多媒體出版和混合出版三種形式。簡單出版主要是指以文字、圖片形式為主的出版形式,包括各類文章、文學作品、學術研究著作以及短信賀卡等,這類出版形式具有易于檢索,閱讀瀏覽方便,傳輸占用帶寬少,技術要求不高等特點;多媒體出版主要是指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互聯網出版,包括各種音響讀物,動漫游戲作品,多媒體廣告、彩信等;混合出版是指將簡單出版,多媒體出版和網絡結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互聯網出版形式(比如游戲社區服務,聊天記錄等)。它強調內容的數字化、生產模式和運作流程的數字化、傳播載體的數字化和閱讀消費、學習形態的數字化。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社交網絡的日漸成熟以及個性化推薦技術的快速提升,傳統的以書為核心,強調內容本身的閱讀形式已無法滿足現代人互動交流的需求,而通過碎片化的知識交流,個性化的閱讀推薦和社交化的閱讀互動,滿足了人們希望更有效率,更有價值,更具社交性的閱讀需求,于是以讀者為核心,強調分享、互動、傳播、社交和可移動的全新閱讀模式——社會化閱讀逐漸拉開序幕。
二、社會化閱讀
書籍的價值是從被傳播開始的。社會化閱讀,除了傳統的以“內容”為核心,它更加注重人、注重基于閱讀的社交,它讓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閱讀的價值絕不僅在于書籍本身,而在于廣泛傳播和交流帶來的價值,越多閱讀,越有價值。它更加注重對閱讀過程的分享,如書簽,批注,從而實現在傳播,并在傳播的過程中實現互動,在互動中創造更多的價值。它倡導共同創造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一種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新方式,即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并重)、共同傳播和共同盈利,在多方位的互動基礎上(讀者與讀者、讀者與作者等),使閱讀更有效率,更有價值,更具社交性,實現了閱讀價值的無限放大。從傳統紙質書的閱讀到數字閱讀,它不僅僅是媒介的變化,而是閱讀習慣的改變,更是一場深刻而徹底的變革。
社會化閱讀一方面它降低了人們的閱讀門檻,另一方面它提高了人們獲取知識的效率,這種高認知的閱讀形式體現了中國數字閱讀的主流趨勢,正成為閱讀的未來,同時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程。與傳統閱讀方式相比,社會化閱讀更加注重聚合、高效以及互動的體驗,可以說社會化閱讀在顛覆閱讀的同時,也在顛覆媒體,更顛覆了我們的生活,它開啟了數字出版的新通道。
隨著社會化閱讀的發展,數字出版成為中國出版業增長最快的板塊和亮點,數字出版更加引起傳統出版社的廣泛重視,廣闊的市場需求帶動出版方積極向數字出版轉型升級。為適應圖書市場的數字化需求,各出版社紛紛成立了數字出版中心或類似的機構,積極探索數字出版,包括音像、電子、互聯網出版等相關業務,出版業務向數字出版領域延伸,以期實現出版業態和服務模式創新,推進出版產業升級與文化產業振興。但是,數字出版專業人才——既懂技術和產品,又懂出版業務,還懂得新媒體運營的復合型人才明顯不足。人才的匱乏,嚴重制約著數字出版的發展,因此,大力培養應用型數字出版人才是出版社實現出版轉型,推動產業升級換代的必然選擇。
三、人才培養
數字出版人才應該是復合型人才,既要了解傳統出版,又要了解數字出版,所以,培養起來可能需要多下工夫,不能夠急于求成,而要有長遠考慮。
首先,數字出版人才對傳統圖書和不同數字技術應用及特性應非常了解。因此,數字出版專業技術人員除要具備專業的技術外,還需先到各圖書出版中心實習,了解傳統圖書的策劃、論證、編輯、出版工作;同時,也要吸收一些有意向做數字出版的圖書編輯,讓他們到數字出版中心實習,學習網絡編輯出版業務流程,掌握數字出版技術。這樣,有利于他們成為復合型人才,能更好地進行數字出版的研發和數字出版產品運營。
其次,數字出版人才對讀者需求和市場需求要有一定的了解。安排數字出版人員,到營銷中心實習。了解市場需求,了解分眾需求,了解圖書是怎樣賣出去的,通過了哪些渠道。
再次,數字出版人員應了解數字產品的發布與運營。因此,有條件的話,可以安排數字出版人員到互聯網企業或者是發展較為成熟的數字出版公司、數字出版領先的出版社等企業進行短期實習。這樣,他們可以深入實地地了解這些企業的技術研發工作和生產運營工作。這種培養模式可加快實現數字出版人才在數量上的提高和質量上的提升,更易于全面了解和把握數字出版,避免走彎路,避免“盲人摸象”和“閉門造車”。
然后,積極送數字化出版人員參加新聞廣電出版總署舉辦的數字出版方面的培訓班,這樣便于了解數字出版的最新動態,同時可以讓參訓人員開闊視野,與同行交流業內經驗。當然,最重要的是,參訓人員可以帶回資料、課件,供本社數字出版人員學習,大家相互交流、提高。
還有,可以請數字出版專家到社為相關人員開講座,有針對性地解惑、答疑,找出本出版社存在的數字出版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這樣,在干中學,可以培養數字出版人才的實際工作經驗。
最后,在本出版社內進行數字出版的多方探索,研究本社圖書的讀者構成、圖書的內容特色、圖書市場構成及需求,策劃、開發產品,建設運營平臺,推廣、銷售本社數字出版產品。間斷性進行社內講座,相互間進行交流、討論,相互促進,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