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組織的最基本單位,在新時期,如何充分發其戰斗堡壘作用,成為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分析了現階段高校基層黨支部的現狀,并針對這些問題,積極探索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創新發展,提出了開展好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具體路徑和方法。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有效開展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等要求,此外,《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對加強和改進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健全各級黨的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都有明確的要求。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一部分,是人才培養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的關鍵體現。正確認識并分析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現狀和問題,結合基層工作實際,并切實加以改進,是新時期高校基層黨建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工作。
一、新時期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現狀
黨的十八大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黨員發展問題,從過去重數量轉到重質量上來,黨員發展的比例較十八大之前有了非常明顯的下降,對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示范引領的要求也更為具體。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也隨之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從現狀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績,但其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也不容忽視。
1、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挑戰
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政治態度、作用發揮等在新時期面臨諸多挑戰,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難度不斷加大。一是從黨員數量上看,高校擴招后,學生基數在增加,學生黨員數量也在增加,思想教育的工作量逐年上升;二是從思想表現看,市場經濟自身的不足和時代特征滋生了功利主義、現實主義、個人主義的存在,大學生黨員因為年輕、思想意志不夠堅定,容易被不良思潮所左右,甚至產生思想上的動搖,信奉自私、崇尚普世價值觀;三是從教育方式看,學生黨員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表現為吸引力不夠,系統性和可持續性缺乏,突擊教育明顯等問題,趕上什么教育,就開展什么教育,對學生黨員完整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十分不利;四是從組織生活上看,組織生活形式主義嚴重,思想匯報催著要,民主生活會喊著來,黨員發展輪著上,這些現象雖不是主流,但是其危害是嚴重的,容易使黨員產生錯誤的想法,認為當前黨務活動多是流于形式,走走過場,欠缺實際內容。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關乎黨建基礎,對學生黨員教育不能從理論到理論,要依據青年人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在理論指導的基礎上開展社會實踐,引導學生黨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最終達到預期教育的效果。
2、學生黨支部日常管理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組織的最基礎單位,承擔著學生黨員的民主生活、組織管理、黨員發展、黨日活動以及黨費收繳等多方面具體事宜。受高校擴招,黨員發展要求提高,比例適當控制等多種因素影響,學生黨支部在黨員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量加大、工作要求提高。學生黨支部書記一般是由年級輔導員兼任,輔導員日常工作繁重,上頭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學校大小事務,但凡是與學生相關的,最后都需要輔導員解決或者參與解決。能否在學生黨支部建設上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新生年級,從高中入學的預備黨員存在資格審查是否過關、黨性修養能否達標等因素,需要黨支部書記逐一核查、談話溝通,直至合格為止。此外,高年級隨著積極分子逐年增多,黨員培養任務逐漸加大,兼任輔導員的黨支部書記在業務提升等方面存在時間分配上的矛盾,全力抓好黨支部建設就變成了較為困難的事情。工作量的不斷加大,具體事務的增多,勢必對黨支部活動的開展和黨員教育管理產生矛盾,給黨員的日常管理帶來較大挑戰,不進行方法上的轉變,針對性的改變,就很難適應新時期基層黨支部建設的新要求。
3、學生黨員骨干作用發揮面臨新的挑戰
學生黨員大多是從學習能力較強、工作能力突出、群眾基礎良好、奉獻意識堅定的同學中選拔產生的,經歷了嚴格的程序和政治審核,是政治品質過硬、業務能力突出、思想表現積極的優秀學生群體。學生黨員在學生群體中應積極發揮作用,時刻模范帶頭,全方位展現自己,要在學習、生活等多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在學生群體中的威信。但在黨建對象過程中,我們看到部分優秀生關注自身多余關注組織,在評優評獎過程中占據天時地利人和,能爭取的利益絲毫不會謙讓,能承擔的事情盡可能的選擇不發聲,甚至是抵觸和為難情緒占主導。這些表現雖是社會大環境在高校黨建中的反映,但在他們忽略了自己作為黨員應具備的道德素質和精神要求,部分學生黨員只局限于黨支部交代的任務,主動承擔意識不夠,很難在黨內組織生活中創新性地提出個人的建設性意見、建議,較大程度地影響了他們主體作用的發揮。黨員干部隊伍的培養也面臨巨大挑戰,黨員干部是加強學生黨建工作的核心力量,既是工作開展的受益者,也是具體工作的推進者。因此,選拔高質量、高素質的學生黨員干部是工作開展的關鍵。在近年來的工作實踐中,讓工作能力強、思想覺悟搞、群眾基礎好的優秀學生擔任支部委員,整體工作開展出色,獲得了學生的較高評價。但也有少數黨員干部在工作中由于信心不足、能力欠缺、思想保守等原因工作導致開展緩慢,使學生黨支部建設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4、學生黨支部建設面臨網絡媒體的挑戰
信息化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已經非常便捷及時,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了解自己需要的各種信息,網絡媒體稱為繼平面媒體、廣播媒體、電視媒體之后的第四大媒體。大學校園人人一部手機,人人又都是媒體的傳閱者和撰寫者。學生黨支部在新興媒體的環境中,仍然延續傳統工作模式開展工作,必然會產生信息滯后、主流聲音微弱的挑戰。社會上的各種海量信息,諸如意識形態、宗教傳播、政治宣傳,甚至反黨反社會的信息都會出現在學生黨員面前,別有用心的政治力量勢必抓住青年知識分子的個性特點和思想起伏影響、爭奪他們。學生黨支部能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站穩腳跟,把握主流思想,深刻影響帶動學生黨員正確思想,是新時期黨建思政工作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也是基層黨支部建設面臨的全新挑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徐川老師開展網上交流模式,積極回答網友的各種提問,用故事講述道理,讓黨員使命感和責任感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就是一個利用新媒體引領學生黨員思想,堅固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較好典范。
二、新時期高校基層黨支部有效開展的若干建議
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向的政治保證,是引領和培養青年學生積極向上、主動擔當、為黨為國奉獻自我的關鍵力量。新時期,我們必須正確認識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面臨的新環境、新問題,以主動作為、主動適應的態度建設基層學生黨支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1、加強理論學習,引領學生黨支部作風健康發展
理論是行為的先導,是指引思想前行的路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我們黨面臨諸多問題要解決,黨的十八大統領了全體黨員的思想,對黨員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相繼出臺了各項規定規范黨員作為,風清氣正、積極作為的黨建工作局面已經逐步深入人心、并蔚然成風。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黨建的基礎,青年知識分子成長成才的戰斗堡壘,必須把理論學習放在支部生活的中心位置,學好學透黨在各個時期的大政方針和路線精神。針對新生黨員要加強教育,安排他們重新上黨課,接受黨支部的再教育,培養這部分黨員成為新生年級黨支部建設的主力軍,不斷強化自身要求,幫助積極分子早日加入黨組織,壯大學生黨支部實力。針對在校高年級,學生要加強學習,用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頭腦,把握主流意識,主動提高黨性修養,踐行黨的宗旨。
2、豐富工作內涵,不斷改進支部工作方式和方法
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要不斷加強創新,積極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傳統的做法要及時更新,創新的舉措要通過實踐不斷檢驗,提升其實際效能。新時期,高校學生支部在黨員教育方式方法上可以進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創新,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實施:
一是以主動姿態利用網絡開展黨建工作。網絡時代改變了很多事物,更新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建設高校基層黨支部就應該適應網絡信息的便捷、迅速、全面的優勢宣傳我們黨,建設我們黨,鞏固我們黨。高校的各基層院系、年級應積極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創建相應的黨建工作網站,或者是在現有的網站上提供相應的板塊,讓學生通過網絡陣地傳遞并了解黨史、黨情,認知黨恩,明確入黨的標準程序等。此外,亦可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設立意見欄、建議箱等欄目,面對全校師生征集意見和建議;還可以改變傳統的方式,讓學生們通過新媒體等網絡平臺遞交入黨申請書和個人思想政治情況匯報等,通過網絡的手段向黨組織靠攏,向組織匯報個人的思想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黨建工作的網絡化必將對高校的學生黨支部工作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是組織黨員掛職鍛煉,發揮黨員示范作用。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主要是通過黨員的努力工作來體現的。實施學生黨員掛職鍛煉,分配學生黨員到學校機關部處、直附屬單位、院系組織等處進行掛職鍛煉,編印掛職鍛煉手冊,也是促進學生黨員作用發揮的較好舉措。通過掛職鍛煉,使學生黨員充分了解行政工作的基本程序、待人接物的基本規范、時間效率基本要求、文獻搜集整理的基本技能等等。實施這一舉措,可以有效解決學生黨員做事情眼高手低、學無所用的尷尬,使廣大學生黨員走向社會后適應工作快、黨員作用發揮充分、黨員示范作用顯著。
3、完善學生黨支部日常管理,有效推進黨的組織建設
學生黨建工作的水平、成效以及結果將直接關系到國家的事業發展,關系到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更關系到能否培養出高素質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做好新吸收黨員在日常工作生活上的管理,則是提高黨員隊伍素質的重要保障。為此,筆者結合實際工作情況,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增強黨員的個人修養,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定期公布自身學習情況,不斷提高思想上的認識。學生支部應按照規定的時間開展學習活動,在學習內容的上,一方面要結合時事政策進行有主題的學習,如專題學習長征精神、抗戰精神、中國夢、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等;另一方面要結合個人實際,增強自我學習,提升黨性修養。首先要樹立目標,在加強自身文化知識學習的同時制定行之有效的學習計劃,多讀黨史,多讀原著,多關注黨情,多撰寫心得體會。黨支部可以定期組織民主生活會,讓學生黨員談學習體會,分享各自看法,也是檢驗支部成員學習成效的舉措,對增強黨員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提高黨性修養大有裨益。
二是結合實際開展好支部民主生活會,認真自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實際工作中發現,個別支部民主生活會的效果較差,不僅流于形式,更是只說好,拒絕揭露錯誤和欠缺之處。因此,民主生活會在注重數量的同時,更應該講究質量,支部書記要做到會前把關,會中把度,會后把方向,以便全面提高生活會的水平和質量,使會議確實做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效果。
三是積極開展實踐教育,提高黨員素質。毛澤東同志說過“實踐出真知”,深層次的教育黨員,必須從理論走向實踐,在實踐中讓學生黨員感受黨的偉大、光輝和苦難的發展歷程,感受先烈、典型黨員的形象。除日常組織理論學習外,黨支部還應開始實踐活動,如參觀烈士陵園,做義務活動,參觀各種有意義的圖片展,觀看優秀影片、開展黨日活動、志愿服務、實習鍛煉等多個途徑。通過活動的開展,更好地幫助學生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明確自身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此外,支部可以針對黨員的個性特點,給每一位黨員有針對性布置工作,并定期檢查,讓黨員密切聯系群眾,并接受廣大學生的監督,鍛煉學生黨員勇于承擔社會工作,在實踐中真正培養為群眾服務的意識,教會黨員熱愛集體,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勇于作表率,爭當先進個人。
4、加強學生黨員教育培養,不斷優化黨支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學生黨員是黨組織的主體,其素質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是否能充分發揮。中央十六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創新黨支部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其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強堡壘”。黨支部建設需要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廣大黨員是學生中的優秀分子,是先鋒示范力量,黨支部不僅要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和考察,更要加強對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的“再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種平臺,教育鍛煉學生黨員的道德品質、學習能力、工作水平、奉獻意識等。以南京理工大學為例,自2003年起連續十多年開展的大學生黨員“百時奉獻”實踐活動,是學校黨建創新的特色品牌,經過全校推廣,為黨員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導和平臺搭建。大學生黨員可以通過黨員百時奉獻實踐活動,用自身優秀影響他人、幫助他人。黨支部引領年級建設,促進學風、端正學習態度,對問題學生成長、典型示范作用發揮、黨員自我教育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加強黨員教育培養,需要黨支部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水平提升,直接決定了黨支部建設的水平。一是黨支部不僅肩負著培養黨員的責任,還要承擔“選苗”、“育苗”的重任。黨支部書記一般都是年級輔導員擔任,這對選拔優秀學生加入黨組織有著很好的發現、溝通、檢驗的機會,立足早培養、嚴培養,待時機成熟時,補充到黨支部干部隊伍中來,以保證干部人選的相對穩定和連續。二是要精心制定黨員干部培養計劃,通過定期的支委會培訓和經驗交流,對干部隊伍進行各種學習教育,提高戰斗力,形成一支業務素質強、戰斗力強的隊伍。三是要建立完善的黨員干部考核指標體系,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定期開展的民主評議和民意測驗,了解其工作能力,并適時調整隊伍的組成,為支部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黨支部如細胞與人身一樣,是黨的基層組織,肩負著黨員的發展、培養、考核、再教育的重任,是我黨長期以來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力量,是社會主義政治方向的關鍵組成。新的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面臨巨大困難與挑戰,只有立足學生黨員成長成才實際,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擺正位置、端正態度、純潔思想,才能用堅定的信念指引黨支部建設,用務實的作風推進黨支部的建設,用創新的思維完善黨支部的建設,充分發揮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扎實推進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 ?軼, 何曉瓊.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的思考與創新[J]. 文教資料, 2010,26:210-211.
[2] 許宏峰. 新時期加強和創新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思考[J]. 大家, 201l,07:136-137.
[3] 王荔玫. 新時期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青年文學家, 2011,16:157-158.
[4] 王 ?穎. 淺談新時期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教育科學, 2007,05:146-148.
[5] 周 ?穎. 新時期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社科縱橫: 新理論版, 2010,02:275-276.
【作者簡介】
馮成(1978—),男,漢族,江蘇徐州人,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