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之惑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及教師專業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教師發展中的“道”與“術”的問題越來越凸顯了出來。我們常常發現身邊的一些教師不怎么喜歡讀書,特別是拒絕閱讀教育理論方面的著作,總懷疑這些東西不解決任何問題;教師們在聽專家學者的報告時,更希望專家學者能講一些具有實戰經驗的教法,即對“術”的迷戀,而不愿接受宏觀的教育觀念及課程理論等方面的指導,即對“道”的排斥。殊不知隨著課改的深入,正是這些宏觀的教育觀念或課程理論的缺乏制約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在一些由課改引發的問題面前,教師們時常有一種無力感,不能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或應對。
教師們覺得新教材的內容增加了,在同樣的教學時間內不知道如何來完成教學任務了;教師們覺得課程改革強調活動性,但課堂一旦放開,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就難于把握和實現;教師們也會覺得一旦身邊沒有教參,憑一本教材就很難進行教學了……種種情況表明,課改的問題也表現在教師對課改的目標、理念,對課程的理解等方面,即對“道”的理解上。教師們這種輕“道”而重“術”的思想,已對教師專業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巨大的阻力!
教學之“道”
“道”即事物的內在規律,它決定了事物發展的趨向。“道”是一種能隱含在你體內并可以把你的理念同你的行為融為一體的法寶。“術”即技術技藝,它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或者是人們行為處事的方式。“道”為本,“術”為用;“道”在先,“術”在后;“術”的高明,取決于“道”的深刻。“道”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新課程的實施及教師專業發展需要這樣的“道”,特別是骨干教師在突破專業發展的“高原期”時,更需要“道”的修煉。“道”決定了教師的發展力。
教學之“道”,是指能影響教師教學行為的教育教學的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及教育的信念等。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有新的教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