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重要的,因為連皇帝都知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閱讀是重要的,因為“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閱讀是重要的,從人類發展的意義上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某一方面可以說,閱讀指數決定著一個人的素質指數、幸福指數。
但生活中,世人閱讀狀況是令人堪憂的。許多場合你不難發現這樣的女孩兒:外表靚麗,但是談吐俗不堪言;你也可以看到這樣的男孩兒:時尚帥氣,但是思想膚淺,讓人可笑。電視里,我們可見大大小小的花樣百出的“比賽”、“選秀”,但只要靜心看一場,保準你會深深為他們嘆息:這些花季少年怎么沒讀到書啊!
面對如此狀況,身為普通的小學語文老師,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想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無力改變這個社會;但我們的力量也是無限的,因為我們起碼可以用閱讀去點燃孩子們的“心靈之燈”,讓他們在人生的任何暗流里,照亮自己,展示各自精彩的人生。
一、甘做閱讀的“癡情者”
學高方可為師,如果想去點燃學生心中的閱讀之燈,我們必須先從自己做起,勇做閱讀的“癡情者”。工作之余,讓我們癡情地漫步書海,細細品味,聽書中鳥兒淺吟低唱,看蝴蝶翩翩起舞,任雪花嬉戲在你的面龐,采擷著大自然的珍奇,體味人生的哲理。走進書中,與圣賢相對而坐,傾心長談,品一品李白的老酒,摘幾朵易安的黃花;看看杜甫的眼淚,瞧瞧東坡的華發;聽聽泰戈爾在“雨天”講述“孩童之道”,聞聞冰心“隨時播種,隨時開花”的心靈訴說…… 漫步書海,帶著我們的心靈去感受老子的深邃,莊子的詼諧,去飽覽“四大名著”的波瀾壯闊,領略魯迅的犀利尖銳,品味巴金的滄桑凝重,去欣賞唐詩宋詞的豪邁婉約……這是何等的愜意,又是何等的灑脫!長此以往,我們自己就成了一本書,成了學生心目中神秘而又溫馨的書。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先于學生去閱讀,先于學生而感動,然后才能把真正優秀經典的作品推薦給學生,使他們保持讀書的熱情,減少在有限的時間里與經典擦肩而過的遺憾。我們經常閱讀、經常推薦、經常和學生交流分享便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形成學生對閱讀的濃厚期待。通過閱讀,教師與學生成了相互依賴的生命共同體、共同成長的伙伴。
二、善做閱讀的“誘惑者”
要讓學生發現神奇無比的“閱讀”的魅力,關鍵在于我們一定要善于去做閱讀的“誘惑者”,于不知不覺中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讓他們心甘情愿地擁抱閱讀。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我善于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去誘惑他們。
1.無聲的誘惑
無聲語言表現在許多方面,比如,班級里的環境布置。在和每一屆學生見面了以后,我都會挑選自己喜歡的格言,請人書寫裝裱,懸掛在教室的墻壁上。“書籍就是營養品,沒有書籍,如同鳥兒沒有翅膀”、“書就像一個魔術師,帶領我們走進神奇的大自然,了解無窮的自然奧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要選擇合適的格言,但是,有一句是不變的——“今天,你讀了嗎?”這句話始終出現在教室的前方,不用我問,學生每天一抬頭就會自問了,效果真的很棒!
我還經常在學生的習作本、積累運用本的封面上寫上關于閱讀的名言,也常常把名人的話恰到好處地寫在他們習作的評語中,他們讀著的時候總會激動不已。當然,無聲語言的創造和運用絕無定格,黑板報的編排、小書簽的設計等等都是很好的途徑。只要可以潤物無聲,只要可以惹得學生們眼睛發亮、臉蛋紅紅、躍躍欲試,就是好的。
2.有聲的誘惑
有聲誘惑的主陣地在語文課上,在每一篇精美的課文中。教材中選編的文章都非常美麗,我們一定要在備課的時候吃透教材,精心把握,才能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地朗誦給學生,從而感染學生,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那些經典的片斷,一定要美文美讀。比如在教學《荷花》一課時,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把自己當做了一朵荷花,隨著微風翩翩起舞。教學時,我讓孩子們站起來,閉上眼睛,在我的朗讀聲中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也在微風中翩翩起舞。然后,我又讓他們自己去讀,去舞,去傾聽自己的耳邊似乎響起了怎樣的音樂……他們說仿佛聽到了輕柔的華爾茲舞曲,因此,朗讀時,他們讀出的是輕緩的語調。緊接的是“風過了,我停止舞蹈……”孩子們在這之間也停頓了許久才開始讀,似乎他們自己真的融進了荷花池中,慢慢地才停下舞步……在這樣的美讀時刻,孩子們忘記了發呆,個個興趣盎然。利用課堂主陣地,抓住美文美讀等環節,孩子的閱讀興趣會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提升。
拓展孩子們的閱讀面,僅僅利用語文教材是不夠的。我們還可以通過“每日佳作欣賞”,引導孩子們廣泛地開展課外閱讀,把更多精美的文章帶到學校,用自己甜美的聲音去朗讀,和同學們共同分享。在這樣的時刻,還有哪一個孩子不感覺閱讀的滋味好極了呢?
三、巧做閱讀的“展示者”
當學生們愛上了閱讀以后,便會出現很多閃光的收獲。這時,我們老師一定要巧做閱讀的展示者,及時地把他們身上閃光的東西捕捉住,甚至需要放大很多倍,然后,多渠道展示,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
在習作中展示。我鼓勵學生將閱讀中收獲到的美詞佳句,所思所得,組織成自己的語言,成為習作中的亮點,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如,“我好像看到了一位浪漫的詩人。”“只有聰慧的人才會有這樣的發現。”“了不起,簡直就是大文豪啊!”……看似平淡,但在幼小的心靈中,這就是偉大的發現啊。
在競賽中展示。孩子們都有一種表現欲、好勝心,這是他們證明自己的重要途徑。平時教學中,我喜歡創造各種渠道,讓孩子們“比比看”;在各級各類閱讀知識競賽中,我也鼓勵他們廣泛參與,通過競賽展示,善于閱讀的孩子們會突然發現自己原來是那樣的偉大,自信心也會油然而生!
展示就是要發現和創造各種“媒體”,平常我盡可能地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櫥窗、黑板報、校刊、手抄報渠道,甚至還鼓勵他們在報刊雜志、網絡等公共媒體上一展身手。展示還意味著要經常開展學生喜愛的活動,使課外閱讀成為一種有組織的集體行動。比如舉行讀書故事會、佳作欣賞會、人物評論會、讀書心得交流會,速讀賽、優秀詩文朗誦賽、讀書知識競賽、辯論賽、讀書筆記展評等。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找到展示自己閱讀成果的舞臺,讓孩子們集體飛翔。
四、愛做閱讀的“拓荒者”
家庭是孩子進行閱讀的另一個主要場所,所以,我們還要心系他們的家庭閱讀狀況。有的家長往往忽視了孩子的課外閱讀,孩子在家時多是在無盡的題海里漫游。所以,我們一定要愛做閱讀的“拓荒者”,讓家長知道“沒有書的家,是一片沒有鳥的樹林;沒有書的家,是一個沒有草的山坡;沒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