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聲樂課上得如何?”
“不怎么樣,老師好像情緒不是很好!”
……
作為聲樂教師,我常常會在教學場合聽到學生類似的對話,看到學生因教師情緒不佳而表現出的惴惴不安。我們知道,聲樂課和一般文化理論課不同,個別或小組課口傳心授是其主要的教學方式,師生交往、直接接觸的密度大,教師教學中不經意表露出的情緒,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聲樂教師良好的教學情緒對改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質量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現在教師承受的壓力較多,不良教學情緒在課堂上表現屢見不鮮,歸結起來表現為:言行生硬、教態嚴厲、急躁易怒,等等。這些不良情緒會對學生帶來許多的負面影響,比如造成師生關系緊張,使學生喪失自信產生自卑心理,使學生對聲樂學習產生恐懼心理。
聲樂學習很多時候靠“感覺”,且不同的人感覺不一樣。教師的某一種教學方法會由于學生聲帶、音色、性格不一樣,個人運用領會的狀態不同而無法適用于全體。這種教與學的特殊性決定著其過程有著多種矛盾狀態:如學生錯誤理解老師的要求;急于求成,一味地追求高音;盲目自信,愛怎么唱就怎么唱等。對此,教師如果不能夠給予正確公正的認識和理解,就容易訓斥以言行,將學生原有對聲樂學習的美好期待轉化成一種恐怖的精神折磨,給學生造成無形的壓力,使學生可能在上聲樂課的前一天,就會開始發愁,擔心第二天的課又不會上好,但越是這樣,結果越是不理想,久而久之便會對聲樂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最終喪失學習聲樂的信心和興趣。所以教師應具備調整控制自己的教學情緒以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的能力。
1.及時化解不良情緒,營造愉悅的心境
教師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氣氛。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每一次示范都牽引著學生的視線。因此,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消極的情緒,消除愁眉苦臉神態和挑剔不滿的語氣。在聲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情緒功能,運用良好情緒產生的情景性,表現的外顯性,影響的感染性,適當的引發、保持和深化聲樂課教學情緒,讓學生沉浸在情緒和思維的暢通交流之中。對于教師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情緒或者在教學過程中生成的一些師生間的不良情緒,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幽默化解等方式及時化解,使得課堂教學氣氛充滿愉悅。
2.改進聲樂教學法,以效率減少不良情緒發生
由于聲樂學習的抽象,教師可以多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手段,用精確的示范和積極肯定的鼓勵來改進聲樂教學法,以效率減少不良情緒發生。
在教學中,教師應在了解學生的嗓音條件(包括音質、音色、樂感)及個性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教學步驟。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觀察,捕捉學生的思想,并啟發他們談出來,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對聲樂知識技能進行主動探索,尋找解決矛盾的辦法并在學習領悟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進而提高學習效率。聲樂教師應該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動情精確的范唱,增加學生掌握聲樂技巧的成功率。聲樂教師還要善于熱情的鼓勵。有的聲樂學生受聲音條件限制,歌唱感覺能力不強;有的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聲樂課程的學習規律和學習方法;還有的學生自身缺乏勇敢、果斷、頑強的意志品質,產生畏難、退縮、失意、害怕、信心不足等自卑情緒,在聲樂學習困難和演唱表演障礙面前,精神疲憊,不思進取,消極對待聲樂教學課程,等等。為此,聲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產生積極肯定的自我認識,多一些成功的機會,用真情實感去激勵學生。對運用正確的方法,專注地完成曲目練習的學生,多用鼓勵的語言堅定其信心,使其有飽滿的情緒和高漲的學習熱情。
3.創建平等合作的教與學關系,以降低不良情緒產生的可能
教師之所以會給學生以“情緒”,其中有很大一個原因是師生關系的不平等。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教師不要把學生看成是教學對象,而要看成是共同學習的伙伴,學生思想活躍,朝氣蓬勃,善于進取,有諸多值得認可的方面。教師要用自己受到的教育,去教育自己的學生,并與他們一起受到教育。平等合作的關系一旦建立,將會有效地抑制教師不良情緒的發生,使教師表現出應有的親和力,展示親切的語言和燦爛的笑容,讓學生從教師的眼神里感覺到熱情、友好和平等,這種民主、平等、雙向互動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領悟音樂情感的真諦,體驗豐富多彩的音樂,表現音樂的情感和魅力。
綜上所述,聲樂教學中教師情緒正確融洽的把握,對于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質量是極其重要的。聲樂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師心理活動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適時地應用各種調整情緒的手段,激發學生對聲樂藝術的興趣,使學生自覺地保持高漲的情緒來學習聲樂知識,從而有感情的發聲與演唱歌曲,使課堂教學進入佳境。
?。ㄗ髡邌挝唬焊=▋和l展職業學院藝術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