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最大的享受是在家中用心愛的茶具沏一壺茶,確切地講,是上好的鐵觀音,坐在陽臺上看書。
據專家考證: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是最早采制和飲用茶的國家?!渡褶r本草經》中曾記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提茶解之”的傳說。
自古以來,人們喜歡飲茶,這與茶的“芳香冠六清,溢味播九區”、“鮮明香色凝云液,清澈神情敵病魔”的防病治病作用密切相關。關于茶的藥用功效,歷代有關醫藥的文獻中多有述及。
今天業內人士將茶的醫療效用總結為:生津、止渴、解熱、消暑;除口臭、助消化、增進食欲;興奮神經中樞、消除疲勞、少睡、益思;利尿、增強腎臟的排泄功能;防治壞血??;固齒強骨;去脂、減肥、防治動脈硬化;清肝、明目、保護視力;解毒、防癌、抗衰老、延年益壽等二十多個功效。飲茶不僅能防止人體動脈硬化的產生,而且還能去脂減肥,使人不易發胖。
飲茶滿足著人們的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求。人們以茶為對象,書畫記事,詩賦唱和;人們以茶明志,以茶會友,以茶待客,以茶禮佛,以茶敬祖。千百年來,茶悄悄融入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形成獨特的茶文化。隨著歲月流逝和世事變遷,茶漸漸成了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默默地滋潤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中國茶文化也形成更為深厚的內涵。
文人雅士多喜喝茶,并有詩文反映茶事?!败怙L清移月影,壺邊夜靜聽松濤”,“為愛清香頻入座,欣同知己細談心”,“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都是意味雋永的佳句。茶之稱為茗,乃是其來自草木吸取了萬物精華,所以茶是有靈氣的。文人富有才情也許和喜歡喝茶有關。
唐代是中國茶文化的成熟時期,是茶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唐人將飲茶視為美的享受,以茶會友,以茶入詩,蔚然成風。茶作為普通飲品已經和酒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唐詩中“驅愁知酒力,破睡見茶功”將二者相提并論。這有賴于禪宗的提倡。佛家有“過午不食”之說,禪宗注重禪定,這都需要通過飲茶來振作精神。茶也是中原地區與少數民族貿易的主要物品。茶稅收入也因此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唐人視品茶為風雅之事,詠茶之作舉不勝舉。唐代元稹《賦茶詞》云:“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唐代僧人皎然的《飲茶歌》云:“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中唐陸羽所著的《茶經》的出現標志著飲茶已經不是單純的起補充體液的作用了,它上升為生活的藝術。
茶之味清淡、平和、甘冽,相伴國人數千年。飲茶不僅是為了解渴,也是一種心境和趣味。茶之意趣在于品,品茶是件快慰的事,人們從品茶當中還會發現很多人生哲理,尋找出為人處世之道。真正的品茶需要有富裕的心態、空閑的時間、以及“和、靜、清、寂”的氛圍,才能達到神清氣爽、心氣平靜,“其旨歸于色香味,其道歸于精燥潔”。古人說“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飲茶的妙處不只在品其香,還在于清香裊裊中一壺在手,清心怡神,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茶是清靜的、內斂的,清茶素淡卻雋永綿長。品茶的閑情逸致,在乎山水之間,在乎風月之間,在乎詩文之間,讓人有所忘懷、領悟。細細地品味,慢慢地琢磨,一絲一毫也不漏掉,只有這樣,才能品味出茶的意境,茶的真味?!耙煌肭宀柚x知音,半生知己有幾人?”與友烹茶長敘,如入世外桃源,喧囂紛擾煙消云散,于茶間安享人生況味。
烏龍茶是所有茶類中最耐人尋味的茶葉,屬半發酵茶,由于色澤呈青褐色也稱青茶。烏龍茶的發酵程度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所以烏龍茶既有綠茶鮮濃之味,又有紅茶甜醇之美。典型的烏龍茶,葉緣呈紅色,葉片中間呈綠色,故有“綠茶紅鑲邊”的美名。湯色黃紅,滋味濃醇,具有獨特的花香和果香,回味無窮。鐵觀音便是烏龍茶的一種,我喝的茶大多為福建的友人所贈。
烏龍茶于19世紀中期由福建閩南首創,后傳播到閩北、廣東和臺灣等地。烏龍有八仙,仙山隔云海,海海漫漫一盅盅淘盡,待飲到酣時,便覺兩肋清風,心境高遠。茶是經了洗禮與嚴寒,經了白日與黑夜,將土地的真氣、日月精華盡斂一胸。
茶是文明健康的天然飲品,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茶葉在歐洲的風行,最終導致了歐洲人特別是英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比如,在下午5點鐘喝下午茶成為許多英國家庭的習慣,成為家庭中最溫馨的時刻。
在北京,下午茶的含義大概有兩個:一是休閑,二是交際。一個人、兩個人躲在靠窗的一角,享受下午緩慢而又甜蜜的時光。在快節奏的今天,我們已經很難享有悠閑自在的時光。下午茶就是僅存的為數不多的休憩與喘息,偶然的駐足與停留。
在世人對健康和回歸自然日益關注的趨勢下,茶飲必將更為深入人心,大行于天下,茶文化也將發展出更多嶄新的內容和形式,煥發更奪目的姿彩。而于我,自從體檢查出血糖偏高,所有的飲料都不再喝,就更覺得茶是最好的飲料。
?。ㄗ髡邌挝唬罕本煼洞髮W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