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動作、示范動作、分析動作、監督學生反復練習動作,是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獨占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唯命是從為主要特點,嚴重地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壓抑了學生的聰明才智。“主動體育”教學,則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走出被動接受知識的誤區,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體育教學。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是實施“主動體育”教學的前提;合理創設問題情境,留給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成為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有效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把學生引入課堂的前提,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實施“主動體育”的保障。教師要改變姿態,學會傾聽,由引導者變為學生的知己,使學生體驗到自由、尊重、寬容、理解、民主、平等新型師生關系,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對動作進行探究,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從而掌握運動技能。
只有培養學生對體育有了一定的興趣和愛好,讓他們帶著高漲、激動的情緒來參與體育運動,教師才能把體育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深化,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心理,設計一些精彩的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步入教學主題。如應用一些有利于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游戲、謎語,舉行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比賽,展示一些優美而正確的示范動作等。優美的動作展示和比賽,會引起學生不同程度的贊賞和崇拜,游戲、謎語中的解說,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相應啟迪。這樣,不僅可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以使學生在贊賞、崇拜等輕松、愉快的教學過程中獲取體育知識和技能。如在向學生講授跑彎道的動作技術時,先讓學生做答:在圓周運動中,向心力與速度的關系?問一問他們平常跑“彎道”時有什么感覺。學生議論紛紛,很多學生都搶著在彎道上奔跑,體會一下慢跑、快跑、變速跑的感覺。這樣,不僅課堂氣氛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活躍起來,他們也在不斷的嘗試和體驗中練就了體育技能,比教師喊:“預備起,跑”的效果要好多了。
教學中的問題情境,通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圍繞教學內容提出新奇的事物,使學生在這些事物的刺激下形成新的認知,并根據教師所提問題,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的教學活動過程。教師可用生動的語言、精美的圖畫、生動的電教手段等設置不同的情境。如教“背越式”跳高時,借助電教手段,把跳高比賽場面,優秀運動員的正確姿勢、動作、神情等展示在學生面前。隨著教師的指點,學生仿佛進入到了當時的場面,爭著模仿跳高運動員的動作。這不僅把學生引入了相當活躍的模仿訓練中,還可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領會技術動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教師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教什么樣的動作,在大腦中思考一番,先對動作產生正確的理解,再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反復練習。這樣不但可以從中獲得體育技能,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的創造能力。水越澄越清,理越辯越明。體育教學過程中,適時組織學生討論、探究動作,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理解,還能增強同學之間的友誼,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討論中,教師要圍繞動作重點,創設能引起學生認識和爭論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主動思考、討論,啟迪思維。在教學中,教師除了精心設計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外,還要善于駕馭教學過程,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掌握討論的時機,靈活、巧妙地引導學生討論。同一班級或年級里,由于學生的運動水平存在差異,對同一問題往往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如:籃球阻擋與運球撞人;有沒有打手等等。此時,教師不急于表態,而是應先引導學生主動討論、交流,在討論中互相啟發,從而加深和提高學生對技術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長期以來,都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和教師對自己教學效果的主觀評價,聽不到學生的聲音。這不僅使評價不能有效地促進教育教學的開展,往往還容易挫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改變傳統教學評價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建立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培養學生對體育教學評價的主動性是勢在必行的事。要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取得進步。教師還要關心學生,引導學生,使他們發現問題,敢于指出問題的癥結,從而改進學習方法,使他們獲得體育與健康的知識。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合理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和教學評價體系的主體,積極參與關鍵問題的討論是勢在必行的事。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還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輕松、愉快地參與鍛煉,學會體育技能。
(作者單位:貴州省桐梓縣木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