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積極地學、愉快地學、主動地學
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態度、情感是影響學生學習情緒、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績效的重要因素。物理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在于營造一種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形成探索創造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種以創新精神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心理趨向。為此,教師應該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期望帶給學生,尊重理解學生,用激情創設和諧歡快的教學環境,并從學生心理需要出發,采用四個“激勵”法,即,設置激勵目標;運用激勵語言;采用激勵方式;形成具有激勵機制的課堂,滿足學生成功心理的需要。同時教學中千方百計的激發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使之樂學、愛學、善于動腦、動手、勤于實踐。例如在《摩擦力》教學中,將兒童自行車帶進課堂,教師和學生一起拆卸自行車,一同觀察、猜想、提出問題、啟發思考、正確引導、把握方向、合作討論、去偽存真、共享成功。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學中提高了,選擇、判別的水平發展了。這樣開啟了學生的心扉,震撼了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方知深”的真諦。
二、運用“自主—創新”的模式優化教學過程,加強結構性基礎知識教學
在“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下,讓學生在相對獨立的情況下認識和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學生積極思考,遷移知識,組建符合解決問題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把已有的經驗、知識聚合、分解、肯定、否定,直至形成一個解決問題的答案。在聲學《音調 響度 音色》教學中,學生懂得了音調的高低與聲源振動頻率的關系后,進一步提出了“聲音音調的高低與振動物體的材料、粗細以及張緊的程度有什么關系”的問題。學生面對自己發現的焦點問題,在解決問題的自主實踐中,不僅激活了原有的知識,提高了知識遷移水平,而且獨立思維能力、心理品質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為創造能力、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訓練的機會。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面對的是不知道結果的情景,學生不再是消極的聽眾,而是主動的求索者,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培養。
三、自主—創新模式融入現代教育技術適應時代的發展
處在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的時代,今天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不斷改變著社會的各個領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科技成果的恩惠,發揮現代化教學技術設備的作用是優化課堂教學、創設讓學生自主活動環境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物理課中合理運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多媒體的形、光、聲、色等信息功能,立體式的刺激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可以優化課堂教學,形成學生的創新能力,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