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合同法》即將實施的前夜,2007年的歲尾成了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多事之秋,從華為的集體辭職事件,再到沃爾瑪中國區的大批裁員,2007年變得不再平靜。
沃爾瑪全球超過200名員工將被“無原則解雇”,其中中國員工占總數一半左右,涉及深圳、上海、莆田、東莞的四個分部,主要涉及工廠認證、質量檢驗等職位。華為集體辭職事件涉及7000余人,公司要求其工作滿八年的員工在明年1月1日前辦理“自動辭職”手續,然后再競爭上崗,并與公司簽定一至三年的勞動合同。
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重浪,沃爾瑪與華為無一例外地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員工非自愿辭職、規避法律風險、引其他企業效仿、傷害員工等說法越來越多,也引出各界人士諸多爭議。外面雖然風雨交加,但據說華為內部仍然是波瀾不驚,一如往常,企業運作有條不紊。與官方的出言謹慎相反,法律界卻表現出“一邊倒”,口誅筆伐者甚眾,卻委實揪不出華為違法的辮子,只是多從規避法律風險、鉆法律空子、喪失企業社會責任、悖離企業倫理等方面大加鞭撻。
《人力資源》作為HR專業媒體,我們回避不了肩上的責任,我們既關心事件本身,更關注其產生的社會反響。為此,我們采訪了人力資源專家、法律顧問及HR工作者,聽聽他們對華為事件如何見仁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