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實現戰略目標,達成良好的經營業績,必須進行資源的優化組合,其中人力資源的優化組合,是比較困難的環節。
人力資源是一種動態資源,難以大量儲存。就像我們熟知的電力能源一樣,發電企業所生產出的電力,經過電網的傳輸,直接推動機器設備和家用電器等負載工作,實現其作為能源的功能和價值。如果負載不足,電力就只能被白白地浪費掉了。為實現電力的儲存,人們已經想了很多的辦法,各種各樣干電池、蓄電池被研究并生產出來,但它們所能解決的問題也非常有限。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是緊緊圍繞企業戰略走的。比如,當初聯想進軍網絡的時候,為搭建FM365.com網絡平臺,雇用了幾百名員工,不分晝夜加班加點,辛辛苦苦忙了18個月??墒?,當聯想認識到戰略失誤而改變業務方向時,當員工的工作不能夠為企業帶來價值時,裁員就不可避免了。裁員固然會給公司和員工帶來損失,但是不裁員可能后果更嚴重。
所以,人力資源必須均衡匹配,才能發揮最佳作用,創造最大價值。
所謂均衡配置既包含人與設備的均衡配置,人與業務的均衡配置,還包括人與人的均衡配置。但是,很多企業往往難以把握其中的尺度。我曾經服務過的一家民用鍋爐制造企業,當訂單雪片般飛來時,企業馬上決定增加50名電焊工;可是生產場地過于狹小,就臨時決定將成品倉庫改為生產車間;又發現電力負荷難以滿足生產,于是,緊急申請增容。而急需的50名成熟的電焊工卻不是賦閑在家坐等企業招聘的,因此,只好用高薪策略去別的企業“挖墻腳”。由于新招電焊工的薪酬水平明顯高于老電焊工,于是老電焊工開始怠工……一個生產周期結束,產品數量的確增加了,但生產成本也上去了,產品質量卻下降了。好的市場形勢并沒有給企業帶來好的經營業績。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沒有做好資源的均衡配置。
影響資源配置的因素
市場因素。市場形勢好的時候要增加員工數量,市場形勢不好的時候要通過息工、輪崗以及裁員等手段減輕壓力。
業務模式。還以那家民用鍋爐制造企業為例,每年3~9月是生產高峰,6~11月是銷售高峰,10~12月是售后服務高峰,1~2月除少數管理崗位外,其他員工或參加培訓或放假休息。這樣的情形在很多企業都存在。
企業文化。當某些崗位出現人手緊張時,有些企業強調“各司其職”,常常采取招聘手段來彌補空缺;有些企業提倡“一專多能”,對于短期的人手緊張,常常采取借調手段來解決問題,對于中長期人員短缺,可通過招聘或人事外包來解決。
工作性質。如果屬于關鍵崗位,最好有長期解決問題的準備,如果僅屬于普通崗位,可鼓勵加班,也可采用借調或人事外包等措施。
經濟因素。對人力成本的控制,不僅包含顯性的工資、福利和獎金等,更包含著招聘成本、培訓成本、離職成本等隱性成本,以及公司必須支付的社會保險等附加費用,同時還必須考慮人力資源的投入產出比。但由于在很多企業中,人力成本概念還沒有被清晰的定義,人力資源投入產出的衡量標準還沒有被普遍認知,所以最關鍵的因素常常也最容易被忽視。
人力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
現在,很多企業常常會在關鍵時刻出現問題。節假日臨近,商場、超市、娛樂、旅游服務等企業正是業績提升、利潤實現的大好時機,可是由于人手短缺,須支付相當于平時工資二、三倍的薪水,但由于新人缺乏有效培訓,溝通磨合不夠等原因,造成新人工作技能不足,難以達到企業要求。最后的結果可能是“賠本賺吆喝”。
另一種情況同樣讓企業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門頭痛。對于淡旺季生產非常分明的企業來講,比如:一家糖果食品廠,以生產月餅而聞名,從6月開始逐漸進入生產旺季,到中秋節過后生產就基本停頓了,這時候這些員工該怎么辦?干脆采取放假的辦法,讓員工回家。可是等到下一個生產旺季來臨的時候,卻發現很多骨干員工早已經被其他企業挖走了。
無論是淡季,還是旺季,企業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門必須注意生產安全和經營風險控制。旺季臨時補充的新人往往對生產設備不夠熟悉,對安全生產制度不夠了解,對經營風險沒有預見,對客戶投訴缺乏應對技巧,當事故或風險發生的時候,后悔往往已經來不及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季節性臨時員工的招聘、培訓及管理,往往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形成很大的挑戰。從管理方式上講,與公司正常雇傭的員工按《勞動法》來調整勞動關系的常規做法有可能會不一樣;從管理手段來講,人力資源部門也許傾向于將這部分工作外包,以節約人力和成本,但結果往往不能令人滿意。
上述種種難題,主要還是由于對企業的經營特點、對員工的配置管理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的。
均衡配置怎實現
實現企業人力資源均衡配置,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理解公司發展戰略、經營模式和業務特點。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要建立3~5年人力資源規劃,并分解成年度人力資源計劃,對企業所需要的員工數量、素質要求、培訓重點以及成長周期有比較詳盡和準確的描述。只有這樣,才能預測公司人員需求和市場人才供給的匹配程度,才能有效判斷人事經理提出的員工配置要求是否合理,才能向外包公司準確傳達人員需求信息,更好地管理臨時聘用員工,將有限的人力成本預算發揮最大效用。
企業要及時調整業務結構,平衡淡旺季人員需求的差別。如生產月餅的企業,可以增加年糕生產,因為月餅的生產旺季之后緊接著是年糕的生產旺季;年糕生產高峰過后,緊接著生產雪糕。這樣一來,就像汽車的發動機一樣,從單缸、雙缸、四缸到六缸再到八缸,汽缸數量的增多,保證了汽車行駛的平順性。企業業務的增加和資源的整合,使得企業可以保持一種穩定、持續的發展態勢。
保證與外包公司有效的溝通。清晰界定企業對人員的需求,包括時間、數量、素質要求、判定標準、培訓責任、退回機制等;與外包公司簽定嚴格有效的委托協議,明確雙方責任義務、合作期限、付款條件以及違約責任;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員工工作情況,定期向外包公司反饋員工工作表現,保留必要的調整和控制手段。
建立企業的備用人才數據庫。人力資源部不僅要眼睛向內,為員工服務,更要眼睛向外,關注哪些人有良好的職業信譽,哪些人有可能成為企業的合作伙伴,哪些人有可能在關鍵時刻和企業共同奮斗。人力資源經理手里要有一個人際網絡,有一份備用人選名單。只有這樣,才不至于關鍵時刻束手無策。
用人機制要科學組合,靈活高效。關鍵崗位缺編,需要聘用正式員工;短期任務突擊,可以在部門間拆借;長期周期性用人高峰,可以聘用小時工;長期普通崗位,可以采用人事外包形式,如保安、清潔工作完全可以人事外包給專業服務公司;甚至某些非核心性的業務需求,也可以通過人事外包來滿足,像出版社的錄入、排版以及校對工作,咨詢公司的數據處理工作等等。人力資源部門只有充分了解公司的經營特點和業務流程,才能夠像拳擊選手打出的“組合拳”一樣,實現優化組合。
組織員工進行有效培訓。熟悉業務、了解紀律、掌握工作方法、熟知安全操作規范,進行有效的記錄,以便使培訓工作能夠得以落實,使員工真正得到素質提升,使責任真正能夠落實。
讓我們來看看肯德基或麥當勞的員工管理吧。在任何一個門店,除了少數管理人員是全職員工以外,大量的員工都是分時工作的“小時工”,幾乎每個店的營業時間都在15、16小時,有的店24小時營業,節假日期間更是工作高峰。但作為顧客,我們很少感到他們員工人手不足。另一方面,他們的員工素質要求高嗎?可是眼看著滿臉稚嫩的大學生在麥當勞打工,下崗的中年婦女也在麥當勞打工,從一般意義上說,他們還真算不上高素質人才??墒亲鳛轭櫩?,只要對比一下很多中餐館服務員的工作態度,我們又清晰地感受到,他們確實提供了高水準的服務。
可見,高水平的人力資源管理確實可以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把看似平凡的“普通人”,訓練成業績優秀的“職業人”,面對每天不斷變化著的動態環境,實現人力資源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均衡配置。
?。ㄗ髡呦当本┤蔬_方略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