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要求參與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主動向市、縣人大常委會遞交述職報告,主動把履行代表職務情況寫進年度個人工作總結……吳麗珍當嘉興市人大代表10年,總有一些開先河之舉。
“當我第一次踏進神圣莊嚴的人代會會場時,強烈地感受到全市380萬人民對我們人大代表的厚愛和期望,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當時,我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選民的重托,做一個稱職的、讓選民滿意的人大代表!”
吳麗珍,嘉興市四屆、五屆、六屆人大代表,嘉善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外表柔弱的她,說起話來干練、堅決,對待工作認真、負責,贏得了選民的廣泛贊譽。
要讓老百姓吃得安全
“吳工,你說說看,我們到底還能吃什么?”認識吳麗珍的人知道她是人大代表,又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負責人,就經常向她提出這樣的問題。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關乎民生的“天大的事”,吳麗珍對此憂心不已。
作為一名質量安全工作者,特別是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一定要認真面對,加強監督。一種無形的責任感驅使著她要為老百姓說點什么、做點什么。
2002年嘉興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前,吳麗珍用近一個月時間,對全市各地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情況作了系統的調查研究。結合自己本職工作掌握的情況,通過走訪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以及與農產品生產、經營、消費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了解,她很快形成了一份調研材料,在這次人代會上領銜提出了關于盡快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議。她提出,要以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農產品為目標,以市場準入為切入點,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標準體系和保障體系,加強對農產品的日常監督檢測等意見。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份建議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強烈共鳴,得到23位代表的附議。
吳麗珍的建議,在那一年的秋天得到了有效落實: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嘉興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編制了嘉興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行動計劃;一部分農貿市場實施了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建立了放心農產品示范點134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67個;制訂各類農產品安全生產標準170余項,開展“綠劍打假保農業”集中執法活動,嚴厲打擊銷售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等違法行為,使全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較大提高。
市政府還承諾用10年時間,使全市農產品基本達到綠色農產品標準,部分農產品達到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準,把嘉興建設成為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全面打響“綠色嘉興”品牌。
2005年,根據吳麗珍在嘉興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要求將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查檢驗經費列入地方財政預算的建議”,當年度市財政安排監督檢查檢驗經費230萬元,市所屬各縣(市)質量監督檢查檢驗專項經費均列入年度預算。
在2007年召開的嘉興市人代會上,吳麗珍針對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在分組審議和大組審議會上慷慨直言,再次贏得熱烈的掌聲。她表示,要對老百姓“吃”的問題緊盯不放,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促成市人大代表述職制度誕生
吳麗珍感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還很年輕,作為人大代表,有義務為這個制度的不斷完善而努力。為此,她信心十足,積極動腦筋、想辦法。
在一次代表活動中,吳麗珍曾經發過這樣一通“牢騷”:“對我們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職責的情況,往往是自己單位不過問,選舉單位不要求匯報,人大常委會不要求總結,我真覺得有點‘寂寞’。人大代表的履行職責情況、作用發揮情況,是不是也應該與其他工作一樣,接受評價或者監督?”
間接選舉的代表如何接受監督,這是吳麗珍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而且進行了摸索和嘗試:每年年終,她都把履行代表職責情況寫進個人年度工作總結,向單位領導和選民群眾匯報一年來代表工作情況。這樣做,既是總結回顧,又是鞭策激勵,更是主動接受監督。
2003年初,吳麗珍的嘉興市四屆人大代表任期即將結束,此時的她內心頗不平靜。5年的代表生涯,她由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一知半解,到慢慢熟悉、真正理解并產生深厚感情,對人大代表權利和責任的認識由朦朧到自覺,對履行代表職責由充滿熱情但無從著手、心中無底到逐漸入門、得心應手并積累了一定履職經驗,她覺得有必要對5年的代表工作進行回顧。于是,她撰寫了“市人大代表述職報告”,并遞交嘉興市和嘉善縣人大常委會。
沒想到,這開創了當地間接選舉產生的人大代表述職的先河。她因此被稱為“市人大代表述職第一人”。
受此啟發,2004年,嘉興市人大常委會在秀城區開展了市人大代表向選舉單位述職試點,反響良好。接著,嘉興市所屬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也紛紛開展了市人大代表述職工作。
2006年,嘉善縣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首次舉行了市人大代表述職評議會,嘉善縣選舉產生的41名市代表全部遞交了書面述職報告,包括吳麗珍在內的首批6位市人大代表,在大會上作述職報告,向選舉單位的211位縣人大代表匯報本屆以來履行代表職責情況,接受選舉單位的評議和監督。此舉受到多家媒體的關注。
上街“設攤”聽民意
“吳代表,我叫劉洪亮,我們30多人在華盛建筑公司廉租房工地工作,工程早已結束,但至今未領到工資。你們人大代表可要為農民工作主啊!”
“吳代表,我在木業公司打工兩年了,2004年6月23日,在操作機器時左手兩個手指被軋掉,醫療費花去640元,至今沒有報銷。請吳代表督促政府解決職工基本醫保問題。”
在紀念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50周年系列活動中,吳麗珍參加了市人大代表上街接待選民、征集群眾意見活動。活動中,許多群眾圍著她,把她當作貼心人,向她反映呼聲、愿望、意見和要求。
第一次上街“設攤”與群眾“零距離”接觸,吳麗珍不但傾聽到了群眾呼聲,收集到了許多意見和建議,而且通過交辦落實,解決了許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難事,劉洪亮等30多人被拖欠的24500元工資領到了,職工醫保問題逐步解決了,困難戶終于住進了盼望已久的廉租房……在感到欣喜的同時,也使善于思考的她深受啟發:代表如果主動深入到群眾中去,就能聽得到民聲,收集到民情民意,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和建議,更好地發揮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
2004年10月,時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楊榮華到嘉善縣進行工作調研,吳麗珍不失時機地提出了要將代表接待選民活動作為一項制度建立起來的建議,得到市人大常委會的認可和采納,嘉興市及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分別開展了集中接待、定期約見、定點接待等形式多樣的代表接待日活動,使閉會期間人大代表的作用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而作為發起人的吳麗珍,經常利用休息時間走訪選民,進社區“設攤”接待群眾。
當選市人大代表10年來,吳麗珍先后提出30多件議案、建議和意見,多件議案、建議引起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府高度重視,有的還被評為優秀議案、建議。
有人說吳麗珍傻,本職工作已經夠忙了,當代表何必這么頂真呢,還要搞什么述職啊、接待選民啊,不是自討苦吃嗎?對此,吳麗珍總是一笑了之。
確實,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正是那份強烈的責任感,讓始終恪守“我當代表為人民”諾言的吳麗珍覺得,即使再忙、再累,都是值得的。
吳麗珍小檔案
吳麗珍,1956年2月出生,嘉興市四屆、五屆、六屆人大代表,嘉善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她曾先后兩次被評為嘉興市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先進工作者,被授予嘉善縣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嘉興市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文明職工的光榮稱號。2006年,她被評為嘉興市優秀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