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綏化屬于典型的內陸農業地區,加快經濟發展必須走產業化#65380;工業化的路子#65377;但在選擇工業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時,應從農區特色的個性差異出發,立足豐富的農牧資源,把發展食品產業作為工業化的切入點,著眼于工業化的前景,在農業產業化與工業化的綜合進程上,把實施“大項目”拉動與系列開發作為農區工業化的戰略突破點#65377;
關鍵詞:綏化市;農業產業化;農區工業化;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08-0059-02
農業產業化是“固本生工”的自然過程#65377;農區工業化絕不是一個地或性的概念——在農區建工廠;而是一個功能性的概念——農業的工業化#65377;因此,農區工業化必須起步于農業產業化,它只能建立在農業產業化的基礎之上#65377;
農區工業化的時代內涵:它的工業形態,是“生態工業”;它的主導產業是農產品的深加工;其資源配置功能是資源互動互生#65380;生態循環;它的最終實現形式是“生態城市”,即城市功能的生態化——把農業生態#65380;工業生態整合于城市生活的文明生態#65377;
一、綏化市農區工業化的戰略背景
黑龍江省所啟動的“哈大齊工業走廊”戰略規劃,已把綏化列入哈爾濱市經濟圈的“副中心城市”和黑龍江省“中部重要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地位#65377;這無疑為推進綏化市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帶來新的機遇和相應的戰略調整#65377;2005年4月29日,省委調研組向黑龍江省委提交的《關于綏化市完善發展思路解決突出問題的調研匯報》指出:“今后發展的總體思路應是‘三化一同步’#65377;即加快實現工業化#65380;城鎮化#65380;市場化,確保與全省同步進入小康社會#65377;重點抓好的戰略性舉措是:‘兩建’#65380;‘兩靠’#65380;‘兩轉’#65380;‘兩招’#65380;‘兩聯’#65377;‘兩建’,即建設哈爾濱都市經濟圈副中心城市和黑龍江省中部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全國重要優質安全農產品加工基地#65377;‘兩靠’,即西部縣(市)靠大慶,中南部縣(市)靠哈爾濱#65377;‘兩轉’,即農轉牧率先實現主輔換位,農轉工加快發展勞務經濟#65377;‘兩招’,即招商引資,招才引智#65377;‘兩聯’,即與農墾總局聯合,合力打造優質安全農產品加工基地,構建區域特色經濟新優勢;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借助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單位科技#65380;人才和要素優勢,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在合作中實現‘雙贏’#65377;利用5—10年時間,經濟社會發展趕上全省中上游市(地)水平,使城市居民收入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確保與全省同步進入小康社會#65377;”這一總體思路和戰略舉措,既滲透著綏化市與“工業走廊”整體戰略的相關性,同時也與綏化市的實際是相一致的#65377;
二、綏化市農區工業化的戰略選擇和戰略操作點
綏化屬于典型的內陸農業地區,加快發展必須走產業化#65380;工業化的路子#65377;但在選擇工業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時,應從農區特色的個性差異出發,立足農業大市豐富的農牧資源,把發展食品產業作為工業化的切入點,加快發展玉米#65380;大豆#65380;乳制品三大系列產品,創品牌,爭名牌#65377;大力發展縣域經濟#65377;鼓勵和支持發展工業園區,提高工業集約化水平#65377;應重點打造綏化和肇東兩個省級工業開發區,加快建設安達工業園#65380;明水三精工業園和蘭西東方亞麻城#65377;
基于綏化市農業產業化的起步階段,著眼于工業化的前景,今后應在農業產業化與區農工業化的綜合進程上,把實施“大項目”拉動與系列開發作為農區工業化的戰略突破點#65377;農業產業化,從其微觀的操作層面來說,引進大項目#65380;培育龍頭企業,以此來確立和延伸農業產業化鏈條,既是生成農業產業化的中心支點,也是引領農業產業化的“牛鼻子”#65377;綏化市緊緊抓住引進“大項目”這個引領農業產業化的“牛鼻子”,積極推動“龍頭”企業的生成與壯大,取得了顯著的效果#65377;在此基礎上,著眼于綏化市農業產業化現狀和農區工業化的前景,下列設想和措施既是可行的,又是當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務:
1.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提高產業整體水平#65377;一是圍繞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在強壯主導產業上實施重點突破#65377;充分發揮綏化市資源和生態比較優勢,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食品工業,開發各類綠色食品,形成以綠色#65380;特色食品為主導的,從農產品加工工業到食品工業,粗鏈條#65380;長鏈條的工業體系,努力構造“基地+龍頭+中介組織”的產業化模式,通過產業化推進工業化,把綏化市建設成全國較大的無公害食品#65380;綠色食品#65380;有機食品生產基地#65377;二是圍繞建設支柱型工業,在打造產業基地上實施重點突破#65377;醫藥#65380;化工#65380;紡織#65380;機械#65380;建材行業,要立足綏化市的資源優勢#65380;依托科技進步,在地域分工和企業規模上科學定位,選準突破口,要重點建設一批大項目,不斷壯大五大骨干行業的發展規模,增強產業的支撐作用#65377;三是圍繞集聚工業經濟后發優勢,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上,實施重點突破#65377;要重點開發一批高科技含量#65380;高附加值#65380;高市場容量的產品,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步伐#65377;生物制藥,要重點扶持安達迪龍生物制藥系列產品的開發,發展基因工程藥物和新型小分子藥物,采用現代技術研制開發新型中藥制劑和生物保健品,并盡快地實現產業化#65380;精細加工#65377;要著力發展石油化工和糧食化工產品,開發有機高分子材料#65380;無機非金屬材料等新產品#65377;
2.培育創立名優品牌,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65377;要圍繞“十一五”工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大力實施名牌戰略#65377;在國內叫響五種名優品牌#65377;在省內叫響15種名優品牌,重點企業名優產品銷售額占企業全部產品的60%以上#65377;加大對名優品牌的扶持力度,增加廣告的宣傳投入,圍繞寒地黑土優勢,突出抓好名優產品#65380;特色產品#65380;綠色食品生產,進一步做大做強綠色品牌,重點推廣冰花牌調味品#65380;大豆蛋白肽#65380;大豆皂苷等適應市場需要的精細加工食品和特色綠色食品#65377;
3.構建大型企業集團,進一步提高工業經濟綜合實力#65377;要進一步引導企業,以產品#65380;資本#65380;市場#65380;地域為紐帶,構建大型企業集團,整合綏化市的糧食加工#65380;大豆制品加工#65380;肉制品加工#65380;乳制品加工#65380;煙草加工#65380;酒類加工及薯菜加工企業#65377;積極支持企業聯大靠強,制定出臺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65377;改善投資環境,用最優惠的政策,吸引具有投資能力的戰略投資者參與綏化市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65377;“十一五”期間要重點打造以玉米#65380;乳品#65380;水稻#65380;肉類#65380;大豆#65380;亞麻#65380;醫藥#65380;糧食化工等龍頭企業為主體的八個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集團#65377;
4.加強原料基地建設#65377;政府要加大組織和引導力度,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農畜產品基地的種養基地#65377;通過品種改良繁育和技術改進提高玉米#65380;水稻#65380;亞麻#65380;馬鈴薯#65380;牛#65380;豬#65380;羊等農畜產品的產量#65380;品質和經濟效益#65377;不斷擴大綠色食品#65380;特色產品#65380;專用品種的種植面積#65377;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龍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的產業化模式,為加工企業提供充足的優質的原料供應,通過產業化促進工業化#65377;
5.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65377;從綏化市的資源#65380;區位和產業基礎優勢出發,以國內外實力企業集團為目標,廣泛開展招商引聯#65380;合資合作,一定要突出重點項目#65377;引導外資投向農產品加工業#65380;醫藥#65380;紡織#65380;機械配套加工#65380;新型建材等行業#65377;對大財團要鍥而不舍,盯住不放,促使項目盡早落地生根#65377;要以商招商,不僅要靠優惠政策吸引客商,政府還要給予大力支持和引導,吸引外商不斷追加投資并引來新客商,不斷分蘗孵化出新項目新企業#65377;
6.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65377;采取省內外企業聯合#65380;大財團投資等多種方式建設工業園區#65377;新建企業要新企新制,重點引進創辦股份制企業,在規模#65380;環保#65380;科技含量#65380;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嚴格把握#65377;綏化#65380;肇東#65380;安達等省級工業開發區要重點發展固定資產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和高科技項目#65377;按照工業園區總體規劃的要求,科學擺布入區項目,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園區的承載能力和產業集聚能力#65377;通過上項目開發建設各類工業園區,努力營造園區集聚效應#65377;
7.大力發展民營科技企業#65377;一是放寬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限制#65377;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拓寬融資渠道,優先扶持科技新型#65380;財政支柱型和外向型民營企業#65377;正確引導民營資本由第三產業轉向第二產業#65377;二是圍繞資源優勢,培育發展壯大龍頭企業#65377;三是加快民營企業技術創新步伐,著力提高企業科技和管理水平,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大力實施產學研聯合,著力開發新產品和新品種,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65377;四是創造條件,提供優惠政策,吸引民營資本參與國企產權改革,實現低成本擴張,壯大民營企業的規模和實力#65377;
8.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環境#65377;落實落靠國家#65380;省#65380;市出臺的一系列招商引資政策#65377;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實際更具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在稅費征收#65380;土地征用等方面最大限度的向外來投資者提供便利,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65377;對重點企業實施重點保護制度,堅決杜絕“亂收費”現象發生#65377;
上述八個方面,既是綏化市向實現農區工業化的戰略性指向,同時也是固化生存根基的現實操作點,它需要有一個穩固而高效的體制機制作為其內在的支撐,這就需要做大量細節性的基礎建設#65377;
[責任編輯姜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