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銀行個人業務的最高階段,私人銀行高高站在了金字塔的塔尖。目前,私人銀行已經成為中外資銀行搶奪市場的主要陣地。在我國,中資銀行私人銀行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表現出了以經濟發達城市為依托,以高額凈資產客戶為服務對象、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等特征。隨著2007年4月外資銀行獲準經營人民幣零售業務,中外資銀行競相爭奪高端客戶,為促進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的健康發展,本文從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現狀及特征分析人手,提出了發展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的若干建議。
所謂私人銀行業務(Private Banking),是指專門為處于財富金字塔頂端的人士提供的一攬子專業化金融服務,是以財富管理為核心,以高層次人才為支撐,以研究分析為手段,以專業化經營為特色,是提升商業銀行與客戶合作價值、延長客戶關系價值鏈的財富管理業務。目前私人銀行業務已成為當今國際知名商業銀行的戰略核心業務。在西方發達國家,私人銀行業務以其批量大、風險低、業務范圍廣、經營收入穩定等特點,受到各家商業銀行的青睞,并得到迅速發展。許多國際著名商業銀行都將此業務作為拓展業務、擴大市場領域的切入點。近兩年來,被譽為“富人俱樂部”的私人銀行業務也開始在我國嶄露頭角。
一、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現狀及特征分析
(一)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發展背景及現狀

世界領先財務管理和顧問公司美林集團,聯合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詢、技術服務與外包服務提供商凱捷咨詢,連續10年發布《全球財富報告》,該報告每年針對富裕人士(即不包括個人居住的房產、收藏品及耐用消費品,擁有個人資產在百萬美元以上的人群)進行定向研究,并進行大量嚴密的數據和區域分析,如今已成為業內最具權威的財富報告之一。該報告從2003年起,對中國內地富豪人數進行了較為具體的統計。
如圖所示,2002~2005年,隨著宏觀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我國富豪人數和平均資產擁有量逐年穩步增加,到2005年達到32萬,人均資產高達500萬美元,成為全球富豪人數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是亞太地區除日本之外富裕人士的第二大集中地。2005年,由于中國股市的持續不景氣,導致該年富豪人數增長率放緩。而2006年至今,中國股市一舉告別了長達4年多的熊市,開始步入牛市周期。股市效應帶來了金融財富的迅速集中,富豪人數的增長率和財富的積累速度進一步增加。
如果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增長勢頭,未來將會有更多富人從金字塔的中部向頂端挪移,并最終構成私人銀行業務的主體客戶。正是看到了中國私人銀行業務這塊誘人的蛋糕,2005年9月27日,美國國際集團(ATG)旗下專門從事私人銀行業務的瑞士友邦銀行上海代表處正式開業,這是首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私人銀行。國際私人銀行在國內的正式登陸,引起了國內金融界的高度關注,由此拉開了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帷幕。之后,國際上一些知名商業銀行和國內部分商業銀行也宣布在國內開展私人銀行業務,使我國的私人銀行業務進入了新的紀元(表1)。
(二)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特征分析
隨著我國國內居民家庭財富的積累,特別是高收入群體的不斷發展壯大,私人銀行服務必將成為中外資銀行競爭的焦點,國內私人銀行業務必將在未來幾年內得到迅速的發展。結合近兩年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狀況,國內私人銀行業務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征:
1.從發展歷程看,國內私人銀行業務仍處于發展初期,與國外相比,業務也比較簡單,還談不上是用綜合性的“一攬子”金融產品提供高端服務。從國外私人銀行業務幾百年的發展實踐來看,中資銀行經驗比較缺乏,人才尤其缺乏,國內的商業銀行目前經過系統培訓、可以提供真正意義上投資理財顧問的人才極其有限。另外,私人銀行的客戶真正看重的應該是銀行的專業理財能力,正是缺乏這樣的能力,很可能將使中資銀行在高端理財市場的競爭中短期內處于下風。
2.從服務對象看,國內私人銀行業務以高額凈資產客戶為服務對象,門檻很高。國外私人銀行客戶最低金融資產規模為20萬美元,高的可達500萬美元。我國國內私人銀行業務是高端的個人理財業務,是專門為處于財富金字塔頂端的超級富豪服務的。
3.從服務內容看,國內私人銀行業務提供更高的個性化、差異化、長期的全方位服務。私人銀行允許私人經理上門服務,為客戶量身定做投資規劃、稅收、信貸等資產管理專業化的服務,獨具尊貴性和私密性。
4.從發展地域看,國內私人銀行以經濟發達的大城市為依托。北京、上海和深圳使我國經濟發達程度較高的大型城市,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是財富的聚集地和金融機構的聚集地。經過多年經濟的高速增長,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金融中心,也造就和聚集了一大批超級富豪。中國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為富人階層的出現提供了土壤,而中國富人階層的崛起又為私人銀行業務提供了機遇。
二、發展國內私人銀行業務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雖然私人銀行業務在國外成熟的商業銀行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可是由于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業務本身的復雜性和綜合性,其科技系統支撐的先進性以及對從業人員高素質的要求,已經成為現代商業銀行綜合實力的象征之一。要想打造一流的商業銀行,不能沒有私人銀行業務,私人銀行業務也是加快銀行業務轉型,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的需要。
目前,我國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客戶資源缺乏特色、業務發展體系不完善、針對性強的金融產品缺乏、復合型專業人才的缺失以及金融創新能力的薄弱的問題,這些都將不同程度地制約著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為了促進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的健康發展,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商業銀行需要著重從理念、產品、組織、人才等方面人手,多管齊下,有序推進。

1.樹立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理念。私人銀行服務是一種根據客戶所擁有的金融資產和金融需求設計出的整體解決方案,而非單一的金融產品或者金融產品的簡單堆積。產品僅僅是解決方案的組成部分,而非解決方案本身。私人銀行所提供的解決方案不是應客戶一時一刻的需求而定,而更多的是考慮和規劃客戶較長一段時期甚至一生的金融需求。針對客戶在事業發展或人生的不同階段,依據其收入、支出狀況的變化以及各自的風險偏好、投資偏好、資產多少、個人意愿,制定出合理的儲蓄計劃、投資計劃、保險計劃、稅金對策甚至消費計劃等理財方案。國內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服務,首要的問題就是要盡快樹立為客戶提供量體裁衣的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理念,徹底擯棄簡單的產品推介的傳統做法。
2.提供綜合多元的金融產品。這既包括那些傳統的金融工具,也包括替代投資品,如藝術品、馬匹、古玩、美酒等交易不活躍但具有較大增值潛力的實物以及與金融市場聯系密切的風險資本、私人股權、對沖基金和房地產基金等金融產品。另外,在私人銀行解決方案的設計中,客戶還經常存在著對利率聯接產品、股權聯接產品、信用聯接產品、外匯聯接產品以及保險聯接產品等一些結構金融產品的需求。
3.建立事業部制的組織體系。對私人銀行而言,客戶分布廣泛,需求復雜多樣,服務層次要求很高,自身的業務獨立性也比較強。私人銀行業務流程的設計要簡捷、快速、方便,而且要高度人性化,充分人文色彩,也要有足夠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因此,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尤其需要高效的資源配置行動、靈活的市場開拓能力以及集約的經營管理控制,這就對構建一種適應私人銀行業務內在發展規律的組織架構提出了迫切要求。根據國際先進商業銀行的實踐經驗,國內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應該加快改革現行的管理體制,構建以業務線為主導的扁平化的縱向組織管理體系。
4.加快培養高素質的專業化金融人才。財富管理者所具有的典型的個性化、專業化、綜合化、信息化和私密性等特征,對從事私人銀行業務的人員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國內銀行要以注冊理財規劃師(CFP)為標準,逐漸建立一支產品經理隊伍,培養熟悉外匯、證券、基金、保險等方面的投資專家隊伍。同時還要在私人銀行的產品研發、營銷管理和風險控制等方面加大引進國際化優秀金融人才的力度。
其次,政府有關部門應努力創造條件,為商業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服務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支持。
一是緩解和卸除套在國內銀行身上的各種枷鎖,修改或拋棄現行那些不合時宜的法律、法規,大力推進銀行的綜合化經營步伐,鼓勵扶持銀行的金融創新行為。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包括銀行信貸市場、證券市場、基金市場、保險市場、信托市場、黃金市場、外匯市場等在內的種類齊全的金融市場體系,并且大力促進不同類型金融市場間的有機聯動和合作,進而為私人銀行產品創新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平臺。三是私人銀行大都屬于中間業務,存在著大量的法律糾紛、聲譽風險以及洗錢風險,我國發展私人銀行,一開始就必須高度重視該新興業務的內在風險點,通過建立健全《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等有關金融法律體系、加強個人征信體系建設、實施現場與非現場檢查等,切實強化對私人銀行業務的風險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