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1日人民幣匯率進行重大改革,本文將對此次匯率改革的理論進行分析,并重點闡述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我國經濟發展利弊影響。
關鍵詞:匯率改革 固定匯率制 浮動匯率制 外匯儲備 貿易順差
一、人民幣匯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一)人民幣匯率改革的主要內容
此次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內容是,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
(二)本文人民幣匯制改革的背景
首先,增幅巨大的外匯儲備。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已超過9000億美元,成為世界頭號外匯儲備大國。這種外匯儲備的大幅度增加帶來了兩個非常不利的后果:一方面是我國面臨著大量資金閑置和損失,另一方面是儲備資產可能面臨著嚴重縮水。
其次,巨額的貿易順差。2007年5月份中國的貿易順差達到130億美元,1-5月份累計貿易順差達到467.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1%。這樣的巨額貿易順差影響了中國對外經貿關系的順暢。
第三,國際社會的壓力
雖然官方當局表示匯率制度不屈從國際社會的壓力,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大。以日本為發端,以美國為主力,以歐盟為后盾的方陣,通過各種手段大造人民幣升值輿論。
因此,從我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情況、外貿的順差、國際社會的壓力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中國政府有必要改革匯率制度。
二、本次人民幣匯率改革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有利于緩解貿易爭端和外匯儲備過快增長的壓力
此次的人民幣匯率上升總體上會抑制出口和促進進口,緩解我國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過快增長的壓力。國家信息中心以1994年4季度至2006年1季度的數據為基礎,利用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對進出口函數進行定量分析顯示:我國出口價格彈性約為-l,即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1個百分點,貿易出口增長率降低1個百分點。進口價格彈性約為0.4,即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1個百分點,貿易進口增長率提高0.4個百分點。由于出口彈性和進口彈性絕對值之和為1.4,大于1,滿足馬歇爾一勒納條件。因此,人民幣升值能減少我國的貿易順差,改善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狀況。
(二)有利于降低企業進口成本
中國是全球第三大進口國,在升值條件下,可以提高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購買力,大大降低中國進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升值對原材料或設備依賴外國采購為主,或有大額外債的行業是利好,如航空、造紙、電力等。以航空業為例,人民幣升值將使飛機、航空燃油等進口物品的采購成本大幅下降,同時以美元計價的大量外債將明顯減少。我國民航業美元負債估計在60億美元左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升5%會帶來匯兌收益3億美元,10%為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25億及50億左右。以南航為例,人民幣兌美元升值1%將給每股收益增加0.03元。此外,進口美國飛機、航材、燃油等均會因美元升值而減少人民幣支出,降低運營成本。
(三)有助于經濟結構調整
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推動出口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改進產品檔次,從而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長期以來,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實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通過人民幣升值一定程度上抑制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出口,扶植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企業,從而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從長遠發展來說,就是從根本上提高中國外貿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向應用更高端技術,走低消耗、高效益之路,開發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使中國擺脫僅僅是初級制成品的“世界工廠”形象。
三、本次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消極影響
(一)抑制出口
一般來講,一國貨幣對外升值,該國出口商出口同樣價值的產品,所得外匯兌換的本幣就會減少,這必然導致出口商利潤下降甚至虧損。目前,出口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近40%,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舉足輕重,因此匯率改革對出口的不利影響自然是令人擔憂的首要問題。以紡織服裝行業說明匯率改革對出口的影響。2005年紡織服裝工業總產值超過20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1150億美元,是國內創匯第一大行業。紡織行業出口產品大都以美元結算,如果人民幣升值,出口產品的人民幣收入將隨之降低。由于國內紡織服裝業集中度非常低,競爭激烈,公司一般較難將人民幣升值的負面作用向客戶轉移。如果今年匯率調整5個百分點,企業至少要自己吸收3-4個百分點,使出口毛利率相應降低3-4個百分點。因此人民幣升值對以出口型為主的行業的負面影響較大。
(二)吸收外資受到制約
我國是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人民幣升值后將導致外商直接投資減少,利用外資將面臨嚴峻挑戰,政府招商引資工作難度加大。因為人民幣升值將會使外商投入的資金縮水,如果沒有具有吸引力的項目,外商將不會投資。下表列示出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增長情況表。從利用外商投資的先行指標——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增長情況看,2005年下半年中,各月份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比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仍然存在,外商的顧慮尚未消除,外商投資的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三)增大就業壓力,惡化當前就業形勢
目前本國出口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對吸引國內勞動力是一個重要的渠道,人民幣升值必將抑制或打擊出口,這最終會影響就業問題。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式極其嚴峻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將使就業形式雪上加霜。
根據1984-2004年我國人民幣匯率和就業情況統計的資料,以就業人數y為因變量,以人民幣匯率x為自變量建立回歸模型對匯率變動與就業的關系進行分析如下:
y=a+bx+u。經計算得出人民幣匯率x與就業人數y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為:y=20.37+11.61x
回歸結果表明,匯率升值1個單位時,就業人數將減少11.61個單位,所以從總體上說人民幣升值不利于改善就業狀況。
四、結論
這次匯率的調整可能有利有弊。但是如果在升值后能夠很快地調整我們自己,適應環境的變化,應對新形勢的挑戰,我們就能讓不利變得有利,讓“利”變得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