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市場的開放,使文化商品生產者有了生產的自主權和進行商品交換的自由,價值規律和競爭機制真正開始支配市場。但要健全文化市場的競爭機制,則需要一些基本條件,除了大力發展文化商品生產,豐富文化商品。滿足文化消費外。還要有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要有市場管理體系的相對完善。但從全國范圍來看,我國現有的文化市場尚處于初級階段,基礎差、層次低、能力弱、不完善,在管理工作上存在一系列問題。文化市場還處于一定程度的失控之中。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發展不完善,規模不大,范圍不廣,產品不夠豐富,市場不夠繁榮
由于新舊體制交錯并存,多年一貫的體制限制了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限制了文化企業的自我發展能力。由于文化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之間比例不協調。管理者多如牛毛,生產經營者人力匱乏,造成了文化市場發展的緩慢。由于我國文化藝術生產力很低,文化市場比較狹小。文化藝術落后的舊局面一下子改變不了,決定了當前我國文化市場的主要矛盾是文化商品供應總量和不能適應群眾正當消費需求的矛盾。供求矛盾較大,市場還不能及時地滿足群眾對文化商品的多方面、多層次、多格調的不同需求。由于文化產品單調、匱乏,生產周期過長,且單純追求“高、精、尖”,許多新的文化品種的開發也跟不上發展變化的形勢,造成人們文化生活的單調枯燥和某些文化現象的畸形發展。
(二)市場運行機制弱,流通通道不暢,價值體系不合理
文化市場運行機制功能的發揮,靠構成市場機制的經濟杠桿作用的發揮,但這些經濟杠桿所發揮的作用在現有體制下是極其有限的。這幾年,我國文化市場開始闖出了一些新路,但仍未能擺脫無序狀態。長期以來文化管理只注意文化藝術生產,而不大注意文化藝術產品的流通,文化產品沒有嚴密的產銷渠道,沒有信息反饋系統,文化產品的生產既不掌握消費者。又不能預測未來的發展。仍處于較封閉狀態。
由于我國文化市場發育不良,文化產品價格體系不合理。造成某些文化價值取向的不合理,在思想價值和經濟價值上,過分偏向于經濟價值,不合理的現象也導致文化藝術生產的盲目性。時下物質產品價格與文化產品價格的差較大,無形中貶低了文化產品的價值。影響了文化生產的積極性。并且。從文化產品價值看。低格調、消遣性的文化產品價格暴漲,而較富藝術價值健康高雅之作卻常受冷落,無人問津。這勢必使一些文化組織競相涌向利潤較高的淺層次的文化產品生產和經營,高層次文化被冷落,造成文化事業內部結構比例失調。
(三)市場管理體系不夠完善,法制不建全,規章制度零亂不成章法,市場秩序差
由于文化市場在搞活的同時,管理意識跟不上形勢。管理體制又不合理,管理措施也不配套。造成了文化市場的困境和出現一些失控的現象。如發展不平衡,結構和布局不合理。繁華街市網點密集。冷僻處都是空白。特別是音像制品市場、書刊市場、演出市場、娛樂市場,多頭領導,又沒有統一管理,造成實際無人領導的狀態。
營業性的錄像播放。雖然豐富了群眾業余文化生活,但場地秩序混亂,聲像效果不佳,錄像節目良莠不齊,有害無益的內容不少。文藝演出市場,音樂茶座、舞廳時有不健康曲目的演唱及不健康行為發生。書刊出版市場,也面臨嚴重困境,發行不暢。一批學術書籍紛紛下馬,高質量的圖書印數暴跌、或出版社因涉賠錢原因而被迫凍結。與此同時,那些充斥低級趣味庸俗的文藝作品,內容多為荒誕的兇殺、色情,迷信之類的“血”“肉”文藝書刊雜志。卻頗為行銷。
可以說,目前我國文化市場的管理。沒有一整套規章制度。缺少維護文化市場各方面利益的專門法律。生產者缺乏法律依靠,消費者正當利益得不到保證,對于文化糾紛處理無章可循,各項政策和配套設施不完備。文化市場“誰都管,誰又都不管”。文化市場秩序紊亂,執法又缺乏科學性、嚴肅性,不能進行正常的文化經營。嚴重影響文化市場的發展。
所謂文化市場的調控,就是指國家依據價值法則和文化生產自身的規律,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道德教育等多種手段和直接或間接的形式。調節控制文化市場的正常運行。加強文化的調控,直接關系到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關系到是否建立起正常的市場秩序。我們要以“繁榮市場,健康發展”作為文化市場調控的基本目標和管理工作的出發點,研究如何使文化市場盡快地繁榮起來,并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地發展下去。文化市場的調控,既要有利于發揮激發、鼓勵、保護和推動的激發機制作用,以促進市場的繁榮,又要有利于發揮約束、控制、限制和防范越規的約束機制的作用,以保障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糾正當前文化市場的困境,需要在重視激發機制的同時,也重視約束機制的功能。我們要采取多種措施。綜合治理。加強宏觀調控。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完善獎勵機制。從根本上消除導致文化市場不良發展的因素。以繁榮活躍文化市場。加強文化市場的調控。要在堅持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搞活的前提下。既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又講求經濟效益,有利于促進文化藝術生產力發展為總的指導思想,堅持“提倡健康的。扶植有益的。允許無害的,抵制有害的,取締違法的,打擊犯罪的”管理原則,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方法,在積極疏導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管理。使之管而不死、活而不亂。
正確解決行政機制和市場機制的關系。是今后發展文化市場的關鍵。從目前情況看。一方面文化市場開放不夠,市場機制引入不夠,不少文化商品生產者、管理者頭腦中未真正樹立起市場觀念,缺乏競爭意識:另一方面行政機制的引導、控制作用減弱,文化生產和經營出現無秩序狀態。舊體制排斥市場機制,就把市場搞僵化了,導致文化市場發育不全:但聽任市場機制自發盲目起作用。搞“市場萬能”。就會產生拜金主義。導致文化市場發展畸形。美國著名社會學者丹·貝爾在《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中寫道:“盡管(美國的)文化娛樂機構基本上是受文化市場支配的,而比較嚴肅的作品則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基金會贊助人的贊助?!泵绹R源宿k法做一些補救。我們是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更應注意這一問題。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絕不能讓財神爺來主宰??傊?。只有克服行政機制和市場機制各自的弊端。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形成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國家機制為主導。市場調節和計劃調節二者有機結合的新的運行機制,才有利于今后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
為了適應發展市場經濟和文化事業的需要,尚需從多方面予以扶持和調控,使其正常發展和不斷繁榮。大體來說,對文化市場和調控可著力于以下方面。
一是要對文化市場的政治方向和經營趨向進行定向控制。投入文化市場的各類文化產品都是社會生活在文化藝術生產者頭腦中的反映,都直接或間接地流露出作者的主觀意識、想象和情感。而我國目前全民的文化素質還不高,在意識形態領域還存在兩種世界觀的斗爭,這就要求對文化市場和政治方向注意引導和加強控制。同時,還要根據文化市場出現的經營趨向。運用市場調控的方法,不失時機地把文化生產、流通、經營、消費引導到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各種文化活動上來。
二是要對文化市場的發展進行定度控制。也即是要對投入文化市場的產品數量、產品活動和服務質量加以控制,把文化市場的發展控制在一定的經濟限度內。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度,超過限度,事物的發展就會走向反面,文化市場的發展也是如此。例如,在黃金時間過多地播放外國影視劇,就會妨礙國產影視劇的發展。
三是對在文化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某些勢態,要進行定態控制。在文化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總會出現某些勢態。如當前出現的群眾的文化消費水平逐漸提高的勢態,群眾的文化審美趣味逐漸向高雅發展的勢態:群眾的文化生活逐漸向豐富多彩發展的勢態,參與文化市場投資、經營、競爭的部門和單位越來越多的勢態等。要加以引導和控制??傊?,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和繁榮,有賴于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和形式進行調控,有賴于建立健全開放、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文化市場調控機構和體制,從而使文化市場的發展從無序到有序。從低序向高序,從不穩定向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