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系統分析了學習型組織理論、農村學習型組織的內涵及其重大現實意義,并就如何構建農村學習型組織進行了探討,還就構建農村學習型組織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規劃,明確指出了科學發展觀在構建農村學習型組織實踐中的運用。
[關鍵詞] 科學發展觀;農村學習型組織
建設農村學習型組織是適應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是實現農村跨越式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我們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注重宣傳、有序推進,夯實基礎、營造氛圍,努力形成建設農村學習型組織的嶄新局面;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充分創新學習載體、學習方法和工作機制,切實保證農村學習型組織建設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于促進我國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協調發展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體現。馬克思恩格斯繼承和吸收了摩爾根、傅立葉等先進思想家關于文明的思想,第一次把文明奠立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明的科學預見。經過不斷的探索,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文明的認識日益深化,提出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范疇。實際上我們在實踐中下意識地應用到了科學發展觀,因此科學發展觀在創建學習型組織中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作用。對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再認識,科學的發展觀反映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貫徹落實好這一科學發展觀,是要深入研究的一個全新課題。如何破好“題”,各地都在不斷探索。創建農村學習型組織就是一個有益的實踐。 農村學習型組織所倡導的理念,反映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也就是以人為本。農村學習型組織的創建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六大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并把“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作為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文化特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創建學習型社會,難點在農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形成人人學習的風氣,促進農村居民全面發展,工作非常繁重,任務異常艱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創建學習型農村社會,必須創建學習型農村基層黨組織,以此來領導農村學習,組織農村學習,提升農村學習。
學習型組織是科學發展觀實質的具體體現。學習型組織所堅持的原則,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就是“五個統籌”。建設學習型農村基層黨組織,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東西很多。在方向上,要把建設學習型組織融入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過程。建設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與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相一致,與完成黨在新時期的中心任務相一致,把推動中國農村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實現和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根本取向;在理念上,要把建設學習型組織貫穿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全過程。建設學習型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樹立“人人學習,事事學習,時時學習”和“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的理念,使學習成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成為每個農村黨員的一項經常性任務;在內涵上,要把建設學習型組織落實到提高農村黨員素質的全過程。必須著眼提高農村黨員整體素質,認真組織學習政治理論、政策法律、實用技術、市場經濟、現代管理知識和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用以武裝頭腦、加強修養、提高能力。
我國農村經濟文化相對比較落后,廣大農民文化素養偏低,學習型組織在農村所進行的實踐,開辟了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條具體路徑。從全國各地農村學習型組織的創建過程來看,農村學習型組織創建在理念的確立、計劃的制訂、載體的設計以及舉措的實施等各方面,始終圍繞著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來進行,創造出了許多新經驗、新方法、新載體。在創建中各地注重堅定共同的理想信念,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進程這一戰略目標作為共同愿景,以此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增強動力;注重廣大農民的素質提高,重視村民的全面發展,加強廣大村民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關心人、培養人、塑造人;注重加快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發展,著力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適量的教育設施,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注重深度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大力實施人才工程,加大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力度,把一些優秀大學畢業生選調到基層農村鍛煉,傳播現代文明知識;注重農村干部隊伍建設,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強化廣大農村干部的服務意識,轉變行政職能等等,走出了農村學習型組織創建與經濟社會互為推進的路子。總之,農村學習型組織創建融入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既利用已有經濟社會的基礎和條件借力推進,又發揮自身的優勢和作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可以說,農村學習型組織以它獨特的學習力、創新力、競爭力聚合成了強大的助推劑,為推動我國農村的發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機和強勁的活力。對深化農村學習型組織創建的思考總的來看,農村學習型組織創建工作還處于初始階段。當前,創建農村學習型組織有著深厚的氛圍、良好的條件。如何把握機遇,總結經驗,學習先進,不斷深化,再上新的臺階,我以為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處理好戰略性與基礎性的關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是我們面臨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創建農村學習型組織就是一項基礎性、具體化的工作,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創設載體,搭建平臺,反過來講,創建農村學習型組織只有放在學習型社會的大背景下,才能明晰發展的思路和目標,找到前進的位置和方向,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我們要把建設農村學習型社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并把創建農村學習型組織作為推進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規劃,協調推進。
二是處理好理論性與實效性的關系。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創建農村學習型組織一定要做到理論性與實效性的有機統一、有效結合。我們要有選擇地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明成果,為我所用;同時,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致力于實效,立足于實際,針對農村學習型組織的自身特點,采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進行富有特色的探索和實踐,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學習型組織建設之路,真正使農村學習型組織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應有的推動作用。創建農村學習型組織并不是憑空臆想,所謂造新名詞,提新口號,也不是舶來品,而是在總結傳統組織建設經驗基礎上提出來的;并賦予時代發展的內涵和現代管理科學的最新理論成果。繼承性是其基礎,創新性則是其本質;拋棄傳統而標新立異就是不切實際,忽視創造而因循守舊就會毫無生機。在創建農村學習型組織過程中,對行之有效的傳統方法,我們應該加強繼承。同時,農村學習型組織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它發展的過程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沒有一成不變、固定的模式。因此,要不斷調整明確組織的共同愿景,要不斷創新觀念,圍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增強學習力。
創建農村學習型組織對于我國廣大農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時代課題,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也將是一個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系統工程。今后我們要積極總結經驗,尋找不足,在黨的領導下,用建設的理念扎扎實實地推進,以創新的精神積極主動地探索實踐,為我國的農村現代化建設作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北京黨建[J].2006,(5).
[2]科學發展觀讀本[M].學習出版社出版,2006.
[3]學習型組織電子期刊[J].2006,(1).
[4]創建學習型組織理論與實務[M].齊魯出版社, 2004.
[作者簡介]鐘小明,男,贛南師范學院黨委宣傳部干部。
[責任編輯: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