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黨在蘇維埃區域保障雇工權益的政策與實踐

2007-12-31 00:00:00
江漢論壇 2007年10期

摘要:中國共產黨代表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立足蘇區實際,對廣大雇工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益給予全方位和多層面的保障,既為雇工參政議政創造了條件,也極大地提高了雇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深入剖析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黨保障雇工權益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可以為當前更好地保障非公有制企業工人權益和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蘇維埃;雇工;權益;土地革命

中圖分類號:K2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54X(2007)10-0083-05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蘇維埃政權致力于解決雇工的民權與民生問題,制定方針政策,頒布法規法令,積極付諸實踐,極大地改善了雇工的生活狀況,提高了雇工的社會地位,使其真正成為蘇區的領導階級。剖析這段歷史的得與失,總結經驗教訓,可以為當前更好地保障非公有制企業工人權益和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提供有益借鑒。

蘇區都處于地理位置偏僻且貧窮落后的山區,這里“除了一些自給性的家庭副業和很少的一些小手工業外,沒有任何現代工業,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占著優勢”①,是非常典型的“嚴重的半封建經濟”②,所以,與大城市的產業工人隊伍相比,蘇區雇工隊伍的構成呈現出復雜性和易變性的特點。一方面,雇工隊伍的階級構成包括城鄉無產階級和部分半無產階級,行業構成包括城鄉大部分手工業工人、苦力運輸工人、舊式礦業工人、商店店員及農業工人。另一方面,許多手工業工人有時自做自賣,有時受雇他人,常介于獨立勞動者與雇傭者之間;許多農業工人工作無保障且工資收入微薄,他們亦工亦農,身份難以確定。正如毛澤東所言:“鄉村工人總是兼種田。以工為專業,完全不種田的,百人中找不出十個。”③

與蘇區眾多受剝削受壓迫的階級和階層一樣,廣大雇工也時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毫無權益保障可言。在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方面,礦業工人的勞動場所,設備簡陋,條件惡劣,不僅礦難事故頻頻發生,而且患風濕、矽肺等職業病人數眾多;苦力運輸工人或者肩挑重擔,翻山越嶺,累斷筋骨,或者撐船拉纖,拼搏在激流險灘,常冒船沉人亡的危險④;“手工業工人百分之七十有老婆,百分之三十沒有”⑤;農村雇工“不僅無土地,無農具,又無絲毫資金,只得營工度日。其勞動時間之長,工資之少,待遇之薄,職業之不穩定,超過其他工人。”⑥ 而雇工中特殊群體女工和童工的處境更加悲慘,女工受到貪婪的雇主和工頭、監工等最殘酷的剝削壓迫與人身摧殘?熏“她們的痛苦比一切人大。”⑦童工“不論在家、幫人,每天勞動時間總在十小時以上,同于一個大人,可說全無休息與受教育的時間。”⑧在政治權益方面,“工人之地位沒有任何法律保障”⑨,他們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利,受了官府惡吏的欺壓,有苦無處說,有冤無處伸。在社會權益方面,舊社會以私有制為基礎產生的階級的、等級的差異,嚴重地表現在學校和文化教育上,廣大雇工衣食尚且不足,自無余錢支付教育費用,實際上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他們處于“文盲、閉塞與愚昧中間”。雇工的生存狀況堪憂,瘧疾、痢疾、爛腳生瘡等疾病“蘇區是很普遍的”⑩,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形成的威脅一度相當嚴重,生活條件簡陋的雇工深受其害。工人失業率居高不下,甚至在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后很長一段時期內依舊未能得到根本扭轉。據毛澤東調查,興國縣上社區長岡鄉的各業工人中,木匠失業十分之三,裁縫大部分失業,泥匠失業十分之三,篾匠失業十分之一{11}。這種狀況直接導致了城鄉流氓階層隊伍的擴大,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共產黨‘勞資兩利’政策的歷史分析與現實啟示”(06JC770009)的階段性成果;江蘇省“青藍工程”資助。

造成蘇區廣大雇工生存權與發展權難以得到保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殘酷的多重性剝削和壓迫。由于長期以來多數地區的縣政權被國民黨直接掌握,區鄉村權力在地主階級手里,造成了官吏與豪紳狼狽為奸,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加之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洋貨的傾銷,許多工廠、作坊和商店的經營者不堪重壓,紛紛宣告倒閉,大批雇工失業。二是蕭條的商業與手工業。由于軍閥與土匪的亂政,資本較大的商人拼命逃往外埠,中小商店倒閉,農業和手工業經濟衰退,市場購買力極為微弱。革命后,根據地受到敵人的包圍封鎖和殘酷進攻,經濟再次遭到破壞。因此,私營商業投資者的投資能力受到嚴重的制約。據湖北黃安縣調查,“鄉村經營商業的,多系小地主、富農自耕農,資本非常之小,紅利雖高(通常百分之五十以上),銷路不廣,常年收入,多半不及城市商人。”{12}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他們必然加大對雇工的壓榨。三是缺乏堅強的領導核心。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黨的領導下,許多后來成為紅色根據地區域的群眾運動就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廣大雇工紛紛建立工會,對剝削者進行過多次經濟和政治的斗爭。大革命失敗后,各工會組織不復存在,雇工們曾爭取到的利益再次喪失,革命情緒受到嚴重挫傷,他們已無力有組織地與地主、資本家及雇主進行堅決的斗爭。此外,也與雇工自身的特點相關。蘇區雇工主要來源于農民或未完全脫離農民身份的狀況,使他們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農民狹隘保守的觀念、自由散漫的觀念、不講衛生的習慣和封建迷信的思想,這成為我黨組織和教育雇工、為爭取自身權益而奮斗的極大障礙。

隨著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的開展,封建制度被摧垮,長期被壓迫、被奴役、被剝削的雇工從此當家作了蘇區的主人。為了調動他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切實發揮其主人翁作用,黨和蘇維埃政權對保障雇工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益問題進行了全方位和多層面的思考,并在實踐中加以調整和完善。

第一,保障政治權益,為雇工參政議政創造條件。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伊始,黨和革命政權就著手制定政策法規,首要內容是保障勞動人民的政治權益。一是雇工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1928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蘇維埃政權組織問題的決議案》規定:“蘇維埃的組織應站在勞動群眾直接選舉的基礎上并保證產業工人的領導地位”,“代表成份的分配,應使大多數為直接選舉出的工人和貧民。”{13}這是我黨在代表選舉方法上給包括根據地雇工在內的工人階級制定的優越條件。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通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莊嚴宣布:“蘇維埃公民在16歲以上皆享有蘇維埃選舉權和被選舉權。”{14}這表明雇工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獲得了憲法的保障。為了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提及的“給予無產階級以特別的權利,增加無產階級代表的比例名額”{15} 落到實處,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于1932年1月28日發布了《關于變更和補充居民與蘇維埃代表的比例標準》的第八號訓令,對各級蘇維埃及蘇維埃代表大會中“工人苦力雇農”的比例作了詳細說明。二是雇工的監督權和罷免權。1934年1月,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對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指出:“為了鞏固工農專政,蘇維埃必須吸引廣大民眾對于自己工作的監督與批評,每個革命的民眾都有揭發蘇維埃工作人員的錯誤和缺點之權。”{16}事實正是如此,工農民主政府的干部時刻都受到包括雇工在內的勞動人民的批評和監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明確規定:地方蘇維埃代表“須按期的向其選舉人做報告,選舉人無論何時,皆有撤回被選舉人及實行新選舉的權利。”{17}1933年8月,中華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頒布的《蘇維埃暫行選舉法》具體闡釋是:“市蘇維埃或鄉蘇維埃的代表,如有不執行自己的職務,違背選民的托付,或有違法行為,市蘇維埃或鄉蘇維埃經過全體代表會議得開除之;選舉該代表的選民,也有隨時召回該代表的權利,并得另行選舉之。”{18}蘇區工農群眾積極行使著法律賦予他們的罷免權,如在上杭縣才溪鄉第二次蘇維埃代表的選舉中,“上才溪七十五個代表中,前任代表五十三個,有二十一個再當選了,落選的三十二個,新當選的占五十四個。下才溪九十一個代表中,前任代表七十三個,有五十個再當選,落選的二十三個,新當選的占四十一個。”{19}三是雇工的民主自由權、人身自由權和平等權。黨和蘇維埃政權堅決反對資產階級民主,主張打破地主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經濟和政治權力,全力爭取工人和農民的民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宣布:“中華蘇維埃政權以保證工農勞苦民眾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為目的。”{20}歷史的事實是,“蘇維埃政府下每個革命的人民,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21}為了使工農的民主自由權利得到切實的物質保障,蘇維埃政權要求“用群眾政權的力量,取得印刷機關(報館、印刷所等)開會場所及一切必要的設備,給予工農勞苦民眾。”{22}人身自由是民主自由的基礎,在黨中央領導下制定的勞動法,從根本上取締了工頭、買辦、包工頭等封建性剝削制度,嚴厲禁止雇主打罵、虐待和侮辱雇工。關于平等權,一方面,《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賦予了雇工法律上的平等權,它規定:“工人,農民,紅軍兵士及一切勞苦民眾和他們的家屬,不分男女,種族,宗教,在蘇維埃法律前一律平等。”{23}另一方面,廣大雇工與各界人民群眾甚至與根據地各級領導干部一樣,享有社會地位和人格待遇的平等權。總之,黨和蘇維埃政權對人民群眾政治權益的保障調動了廣大雇工參政議政的積極性,隨著他們在政權中所占人數比重的上升,其社會影響和作用與日俱增。

第二,保障勞動權益,不斷提高雇工的生活水平。這是我黨保障雇工權益的核心內容,其主要貢獻是從維護雇工利益出發,在勞動雇傭手續、工作時間、工資制度、女工青工童工保護、勞動保障和社會保險等方面,都作出了有利于勞方的政策規定。但在眾多保障雇工權益的條文中,最有價值、最具有傳承意義的內容表現在四個方面。在勞動工資方面,規定了各行各業工人的最低工資制度。最低工資的數額由當地蘇維埃政府與工會根據工作情形、生活物價及勞動者職業的等級等決定,它不是固定的,“應隨工人生活之增進,而為適當之變動,不當受某種時間上的限制。”{24}并且“任何工人之工資不得少于由勞動部所規定的真實的最低工資額,各種工業部門的最低工資額至少每三個月由勞動部審定一次。”{25}后修改為“每三個月至六個月由當地政府勞動部規定一次。”{26}最低工資制度的實施保障了雇工的基本生活需求,促進了根據地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女工童工的權益保障方面,黨和蘇維埃政權以實現婦女解放為根本出發點,明確提出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則,即女工均有與男工同等的勞動收入,“并有特別優待,產前產后休養兩個月。”{27}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工農兵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體現了保護兒童的指導思想,它禁止雇用14歲以下的男女兒童做工,14-16歲的童工做工須經許可,童工女工均不準做夜工及特別繁重或危險的工作,童工每天工作不得超過4小時,違反勞動法者受人民法院的勞動法庭處罰。在社會保險方面,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蘇維埃政權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推行了社會保險制度,該制度對于雇工的失業、疾病、傷殘、死亡及其它臨時救助事項進行保險。當時蘇區工廠作坊里的長期工人開始實行了生老病死傷殘和失業的社會保險,實施的辦法是政府保險局從參加保險的工廠作坊中抽工資總額的5%-20%作為保險金,“絕對不得向被保險人征收保險費”{28},也不得從工資中再次克扣。但由于蘇區的特殊環境,由政府全部集中辦理工人保險困難很多,故部分工廠作坊由雇主給自己的雇工保險。中央勞動部非常重視社會保險工作,專門發文要求各級勞動部會同工會組織,對社會保險費的收繳和使用情況進行一次徹底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在勞動監察方面,黨中央高度重視勞動監察制度的構建,1930年5月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制定的《勞動保護法解釋書》指出:“勞動監察機關在資本主義國家內亦有設立,但并不能真正代表工人利益行使職權,結果只是些掩耳盜鈴的官僚裝飾罷了,故勞動監察機關的設立實為執行本法的唯一保證,否則將使本法失其意義。”{29}以此為據,中央勞動部下設了勞動保護局,中央勞動保護局與省、縣勞資保護所(科)負責監督勞動法的實行,隨時有權到工廠、作坊、商店實地檢查,并有強迫執行與禁止資本家開工之權力。中央及省勞動保護局(所)下設勞動檢查、技術檢查和衛生檢查三科,分別負責勞動法的執行,工廠建筑、機器、裝置等安全保護事項及衛生事項的檢查。蘇區比較健全的勞動監察機構及其積極工作,成為保障雇工權益的一道堅實屏障。黨和蘇維埃政權出臺的一系列保障雇工勞動權益的法規和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私營企業里,“蘇區各地的實際工資,比較革命前,是一般地增加了。”{30}而且革命后還逐年有所提升。據汀州市1933年統計,14個行業中的工人工資比戰前最少的增加了32%。工人增資的利益直接反映在可購買的生活資料量的增加上,按中央蘇區1930年左右約4元可購買120斤米計算,即便是農村個體手工業者的最低月工資,也可購買240斤米,城市工人就不用說了{31}。

第三,保障社會權益,解決雇工面臨的諸多困難。黨和蘇維埃政權以解決雇工后顧之憂和提高雇工生活質量為出發點,高度重視其社會權益的保障。一是開展失業救濟工作。為了解決失業工人的生活困難,1929年7月,《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決議案》規定設立互濟會,其主要任務是“團結革命的及同情革命的廣大工農和勞苦群眾與紅軍戰士在革命互濟精神下,反對帝國主義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參加中國蘇維埃運動的一切斗爭。”{32} 互濟會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群眾慈善組織,一切革命群眾均有資格加入,經費主要來源于會費和捐款。它積極救濟蘇區內并援助白色區域的一切受難者、革命戰士及其家屬,有力地保障了雇工的基本生活需要。1932年4月,中央勞動部下設了失業工人介紹局,并在中央和省局(所)之下設救濟、統計兩科,縣市介紹所設科員,職責是失業工人統計登計、失業救濟和工作介紹。這些機構與各級工會密切配合,通過“給予救濟,介紹工作,或以政府投資,眾人集股或借給資金組織生產合作社,解決失業工人的問題。”{33}二是實施完全免費教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規定:“中華蘇維埃政權以保證工農勞苦民眾有受教育的權利為目的。在進行階級戰爭許可的范圍內,應開始施行完全免費的普及教育。”{34}毛澤東進一步強調:在革命根據地里,“一切文化教育機關都操在工農勞苦群眾手里,工農及其子女有享受教育的優先權,蘇維埃政府用一切方法來提高工農的文化水平。”{35}從此,蘇區學校向原先無錢讀書的雇工子弟敞開了大門,出身貧寒的雇工后代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針對雇工自身的特點,黨在蘇區大力開展工農成人教育,重點開展了大規模的掃除文盲運動,開辦了許多夜校、半日學校、補習學校、識字班及各種寓教于樂的業余文化活動,使許多人有了學文化的機會,每個人都能享受新文化教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蘇區的教育與政治、理想和目標緊密相連,它在提高工農群眾文化知識水平的同時,更注重啟發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從而促使他們更為主動自覺地建設新社會和保衛新政權。三是加強衛生文明建設。為了根治蘇區經常受到傳染病侵襲的難題,黨和蘇維埃政權以及紅軍領導機關,十分注意教育蘇區軍民破除陳規陋習,同一切不衛生的習慣作斗爭,從而預防和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具體措施是:通過生動活潑的宣傳,提高包括雇工在內的廣大群眾對衛生文明建設的認識;通過開展衛生知識的啟蒙教育和設立專門衛生機構,提高包括雇工在內的廣大群眾參與衛生文明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開展以預防傳染病為中心的衛生防病運動和以講究衛生、除害滅病為中心的清潔衛生運動,把蘇區的衛生文明建設不斷推向深入。

作為工人階級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積極主動地肩負起保障蘇維埃區域雇工權益的神圣使命,在實踐中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首先,堅持以民為本,自上而下地保障雇工權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為了改變蘇區廣大雇工長期遭受反動統治階級欺凌和壓迫的悲慘境遇,切實維護他們的基本權益,我黨始終堅持把勞動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從他們的根本需要出發,制定自己的方針政策。革命領袖毛澤東身先垂范,深入尋塢、興國等地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勞動群眾的生存和生活狀況,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成為黨和蘇區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縱觀這一時期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與法規,解決了雇工生存和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困難,受到廣大雇工的熱烈擁護。由于過“左”的勞動政策導致許多工廠、作坊和商店倒閉,實際上嚴重損害了工人階級的長遠利益,我黨及時調整勞動政策,努力推動蘇區經濟健康平穩的發展。由此可見,堅持以民為本,自上而下地賦予雇工正當合理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益,是土地革命時期我黨保障雇工權益的一條重要的成功經驗。

其次,運用法制手段,客觀公正地保障雇工權益。黨和蘇維埃政權積極開展法制建設,并把對雇工權益的保障納入法制化軌道。以保障雇工政治權益而言,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綱》,以根本法的形式規定雇工參與國家管理的權利,又有一系列配套的選舉法規、組織法規和單行法規,如《中國工農兵會議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條例》、《中國工農兵會議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蘇維埃選舉暫行條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選舉細則》、《地方蘇維埃暫行組織法(草案)》等。而且法律法規的制定并非一勞永逸,它們隨著形勢的變化不斷地被修正,如中共中央先后領導制定過三部勞動法,即1930年5月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制定的《勞動保護法》,1931年11月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制定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1933年10月修訂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36}。正是因為黨和蘇區政權重視法制建設,使對雇工權益的保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而促進了各項工作公正、透明、高效地運轉。

最后,加強工會建設,深入細致地保障雇工權益。工會是蘇區工人的群眾性組織,是團結和教育工人以形成階級力量,提高知識和行為能力,實行階級斗爭以達成工人階級全面解放的最重要的群眾團體。我黨高度重視蘇區的工會建設,1933年成立的中華全國總工會蘇區中央執行局,積極加強對蘇區工人運動的領導,有力地推動了各蘇區工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從1933年起,先后成立了中國農業工人工會、中國店員手藝工人工會、中國苦力運輸工人工會等。它們依靠區縣聯合會,督促雇主執行勞動法和集體合同、勞動合同等經濟法規,開展了失業工人的救濟,積極改善他們的生活,在維護雇工權益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組織和領導作用。

由于歷史條件和認識水平的限制,黨在土地革命時期保障雇工權益的政策與實踐依然存在著不足甚至錯誤之處。一是注重法制與踐踏法制并存。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人崇尚法制,以一系列法律法規肯定了蘇區雇工應該享有的權益,使其在政治上、經濟上和人格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但在實踐中我黨沒有能夠一以貫之地依法辦事,如蘇區的各項政策法規雖然十分注重保障雇工的個人利益,但在根據地面臨諸多困難的形勢下,黨的各級組織多次嚴厲批評對個人利益的追求和維護,過于要求無私奉獻,造成雇工某些方面的負擔實際上過重{37};同時,在動員群眾方面也未能完全依法而為,存在著嚴重的強迫命令問題。二是合理規定與過高要求并存。由于受王明“左”傾教條主義思想的影響,我黨制定的勞動政策在許多方面脫離了蘇區實際,生搬硬套蘇聯的經驗。如規定了過多的休息時間,規定了過高的工資待遇,提出了過高的福利要求。實施的結果是造成私人企業倒閉,工人失業。雖然以張聞天、陳云等為代表的黨的部分領導人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并且力促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修改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但由于隨后開始的第五次反“圍剿”影響了這部法規的貫徹實施。三是保障雇工權益與損害農民權益并存。基于工人階級是革命的領導階級,黨和蘇區政權對工人權益保障的程度高于其他階級和階層,雇工的工資迅速增加,且部分雇工與農民一樣還分到全份土地,這種狀況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農業工人的工資規定過高,遠遠超出了雇主的承受能力,結果許多地方出現了寧愿讓金黃的稻子爛在田里的現象,嚴重打擊了農業生產,影響了工農聯盟關系,實際上損害了雇工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注釋:

①{24}{26}{29} 許毅:《中央革命根據地財政經濟史長編》(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8、610、648、612頁。

②⑥ 《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8頁。

③⑤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7、222頁。

④ 劉明逵、唐玉良:《中國工人運動史》第4卷,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0頁。

⑦⑧{11}{19} 《毛澤東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315、316、327頁。

⑨{16}{21}{30}{35} 毛澤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對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報告》,《紅色中華》(第二次全蘇大會特刊)1934年1月26日。

⑩ 項英:《大家起來做防疫的衛生運動》,《紅色中華》1932年1月13日。

{12} 《中共鄂豫邊特委綜合報告》1930年11月。

{13}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4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03頁。

{14}{15}{17}{20}{22}{23}{25}{28}{34}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7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73、773、773、774、775、773、785、791、775頁。

{18} 韓延龍、常兆儒:《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第1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頁。

{27} 涂振農:《關于贛東北蘇區政治社會狀況及各項工作向中央的報告》,1932年12月1日。

{31}{37} 何友良:《中國蘇維埃區域社會變動史》,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312頁。

{32} 江西省檔案館:《湘贛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7頁。

{33} 許毅:《中央革命根據地財政經濟史長編》(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7頁。

{36} 舒龍、凌步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3頁。

(責任編輯 張衛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美乳|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91久草视频| 热九九精品|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色综合狠狠操| 久久精品91麻豆| 91啦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毛片久久久| 成人国产小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2020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影院|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亚洲视频影院| 无码一区18禁|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亚洲女人在线| 亚洲精品日产AⅤ|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久久黄色视频影|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a在线视频| 天天摸夜夜操|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五月婷婷伊人网|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日韩久久影院|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啪在线| 美女被操91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国产丝袜精品| 国产午夜不卡|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va|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综合色婷婷| 1024国产在线| 福利视频一区| 熟女视频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