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垂直搜索門戶,是網盛在增長乏力的現實之下向資本市場打出的一張新牌。
2006年,網盛上市為中國B2B注入了一股強心劑,但隨之公布的業績快報則為整個行業B2B蒙上陰影:2006年網盛凈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3.07%,而前兩年凈利潤增長分別是99.93%、7.53%。數據表明,網盛增長高峰期已過,且正呈下滑趨勢。
數據顯示,網盛主營收入中85%來自于中國化工網和全球化工網,這說明網盛的成功其實可以歸結為其化工系網站的成功。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中國化工網實際會員增長很有限,妨礙了它長期的發展。”一位業內分析師道破了網盛的瓶頸所在。
而對于網盛旗下化工系網站的成功,這位分析人士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資訊體系及相關衍生產品鏈的成功。而資訊體系的建設需要大量的編輯,甚至要邀請行業專家的參與。這就造成成本非常高但產出不具備爆發的可能。用網盛創始人孫德良的話來說:“這其實是在賺辛苦錢”。
網盛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顯然僅靠化工系網站是不行的,所以網盛在深挖化工系網站的同時,也在進行橫向擴展,欲將化工系網站的成功模式復制到其它行業。對此孫德良聲稱“網盛神話可以復制”。
但從網盛的業績報表可以看出,目前這個復制的速度似乎不太理想,在經過多年的經營之后,網盛旗下除化工系網站之外的其它諸如紡織網、醫藥網等B2B平臺收入累加起來只占總收入的15%左右。對此,這位分析師認為,化工行業的特點是產業鏈長、標準化程度高、價格變動快,從業者對資訊的需求非常強烈,但這一條件并不是每個行業都具備的。另外,網盛雖然有建設行業網站方面的經驗,但卻缺乏相關行業的人才。行業人才及相關行業的人脈資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積累起來的。而且,“化工行業有錢,”這位分析師說,“這一點非常重要。其他行業的B2B一方面開拓速度非常慢,另一方面,利潤也不能與化工行業相比。” 
面對負增長與行業網站復制不利的事實,網盛似乎很清楚在“會員+廣告”的模式之外,必須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3月20日,網盛科技旗下“生意寶”(www.netsun.com)更換新標志。廣告語“生意人門戶及搜索平臺”預示著網盛在謀求角色轉變。不排除網盛科技未來將有新的收入來源—B2B搜索引擎。對于這轉變可從網盛之前的舉措中加以印證。
網盛的上市招股意向書中曾明確提到過“化工專業搜索信息服務平臺”項目,從中不難看出網盛對B2B垂直搜索的追捧。但很顯然網盛想要走得更遠,僅化工行業的垂直搜索是不夠的。或許是出于這樣的考慮,才有了“生意寶”的出臺,這是一個“B2B垂直搜索+聯盟”的布局。
網盛科技并非B2B行業內的搜索門戶始創者。業界比較出名的有雅蜂(yaphon.com)和伊索(eceel.com)等搜索引擎。Iresearch公司撰稿人Galen在《B2C和B2B搜索引擎優化的差別》一文中稱,“B2B網站優化焦點應該是在粘度,應該提供可供訪問者深入鉆研的信息,以及營造交易信心的內容。通常影響B2B購買決定中的主要因素是風險,客戶擔心做錯決定。所以,B2B的搜索者點擊進入你的網站后主要目標之一,是評價你的公司和所提供的一切。”
網盛生意寶與雅蜂網同樣召集了行業聯盟大會并擁有眾多行業聯盟伙伴,并與伊索網有著雷同的搜索表現形式。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生意寶定位國內市場,目前對聯盟網站產品的搜索結果還缺乏自己的理解與評定。
生意寶要托起網盛未來的發展路,還需借鑒行業競爭者對眾多搜索信息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及質量評判等多方面的經驗,從而提高搜索結果的可讀性與實用性,增強網站粘度。當然,互聯網時代允許效仿,但馬云曾告誡跟隨者:“像我者死,學我者生。”網盛及其生意寶還需在B2B垂直搜索門戶網站道路上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