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隨英特爾發展起來的寶德,必須為自己的未來找到新的方向。
技術狂人英特爾在中國遭遇了一個難題。去年11月,英特爾中國隆重推出了全球首款四核處理器,這款處理器運行速度飛快,是英特爾用來壓制AMD的絕佳武器。國內的OEM廠商也紛紛捧場,浪潮、聯想、寶德等公司都推出了多款四核服務器產品。但是面對個人消費者市場,PC廠商們的腳步卻躑躅不前。原因很簡單,四核處理器價格相對高昂,支持的軟件系統也不成熟,哪個廠商都不愿冒這個險。
但英特爾很快盼到了一位“勇士”,令人頗感意外的是,這位勇士并非PC企業,而是專門生產服務器的寶德。“今年上半年,寶德準備進入高端游戲PC領域。”2007年3月,寶德科技常務副總裁馬竹茂在深圳向本刊記者透露,“英特爾迫切希望推進這一市場,但感覺到國內PC廠商普遍對此不太重視。”
鑒于和英特爾的良好關系,寶德決定探探路。同國內市場現有的游戲PC相比,寶德的產品定位更加高端,它采用英特爾四核處理器,售價將高達四五萬元人民幣。馬竹茂說,目前寶德的相關產品已經處于最后研發過程中。
這種探路舉動將很難贏得財務意義上的喝彩:中國高端游戲PC用戶量非常有限,再加上四核處理器的售價偏高,應用環境也不夠成熟,因此眾多PC廠商對于將四核處理器引入PC產品線動作遲緩。但在馬竹茂看來,寶德的這種不計回報的付出非常值得。自從1997年寶德公司成立以來,這家本土服務器廠商一直堅持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發展策略,即依托于上游芯片廠商英特爾,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寶德已經進入中國本土服務器廠商前三甲。

追逐英特爾
為英特爾在高端游戲PC方向探路,僅僅是寶德追隨英特爾戰略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寶德一直被外界認為是英特爾在中國最忠實的擁蹙,最近兩三年來,AMD的異軍突起給了英特爾很大的壓力,很多的合作伙伴也受到了拉攏。2004年,聯想PC破天荒地同AMD結盟;2006年,英特爾陣線更是被大幅攻破,包括方正、同方、戴爾等公司都摒棄了以往的單一芯片供應商的路線。在這種大背景下,寶德的忠貞不二便顯得頗為矚目。
“寶德的策略就是,咬定英特爾不放松。”馬竹茂說。每當英特爾有新的產品和技術發布時,寶德總是站在支持者的最前沿,從安騰、雙核到四核產品均是如此。“去年,國內第一臺四核服務器就是從寶德銷售出去的。當我們的四核產品開始在國內大范圍鋪貨的時候,其他廠商的相關產品還沒有來得及開賣。”
這種緊隨的戰略意味著,寶德將不得不充當最艱苦的先鋒軍角色。以安騰產品為例,在英特爾的第一代安騰產品問世之后,由于市場上對這一產品的認知度很低,寶德在推廣安騰服務器過程中碰了不少釘子。馬竹茂回憶說,最初去找客戶的時候,因為客戶沒有相關的應用,所以不得不先去找地方做測試,等測試結果出來了,客戶往往又不要了,這種低迷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兩三年的時間。
不過,在新產品的局面逐漸打開后,寶德的先發優勢便有了體現。2006年,寶德計劃實現1000顆安騰芯片的銷售,實際銷售狀況超出了公司的預料,最終達到了1200顆,足足比2005年增長了300%。這一銷售數字在中國市場穩居第一,超過了聯想、浪潮和戴爾的相關產品總和,從整個亞太市場來看,也僅次于惠普。
同英特爾親密合作的做法給寶德也帶來了不少現實的回報。據了解,英特爾對寶德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在英特爾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名單中,寶德是英特爾在服務器方面的領先廠商,這有利于寶德從英特爾拿到最新的技術和優惠的提貨價格;英特爾會同寶德聯合做市場活動;英特爾同寶德聯合在深圳建立了實驗室,包括散熱實驗室和一個綜合解決方案中心;英特爾為寶德在深圳建設的新生產基地提供技術支持,這個基地建筑面積3萬多平方米,投資總額為7000萬元,其設計年產能為20萬臺服務器,規模為國內第一。
馬竹茂承認說,同國內其他服務器廠商相比,寶德的劣勢在于自己是民營企業,缺少深厚的政府資源。不過民營企業的特點也成為寶德的一個優勢,“寶德反應速度快,市場化程度高,企業文化優良,從這些風格上看非常像跨國公司,包括英特爾、法國布爾等公司都明確感受到了這一點,他們表示同寶德的合作更順暢一些。”他表示,寶德目前沒有計劃同AMD展開任何形式的合作,同英特爾的合作已經足夠讓寶德長期受益。
如何脫離紅海
寶德公司看起來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跟隨英特爾的路線本身并沒有錯,不過,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國的服務器市場競爭正愈演愈烈,由于產業鏈的大部分利潤被上游廠商攫取,缺少核心技術的服務器廠商普遍陷入了價格戰的泥潭。IDC在2006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中國x86服務器市場,價格已經成為競爭的最主要武器。2005年市場價值2.5%的增長創造了3年以來的新低,更是遠遠低于出貨量的增長率,證明整個市場在價格競爭的作用下正向中低端發展。”
寶德也感受到了這種競爭壓力。2007年,寶德向英特爾承諾的銷量要比2006年增長40%,但實現起來難度頗大。寶德科技助理總裁李曉放對記者表示,對于2007年的市場前景,公司的態度是“謹慎樂觀”,盡管整個服務器市場的銷量會繼續增長,但利潤可能會大幅下滑,“服務器越來越像PC產業了”。
但做服務器遠比PC更為艱難,曾經擔任TCL電腦CTO的馬竹茂說,對于PC來說,毛利率定在8%是企業維持生存的一個界限,但對服務器廠商而言,這個數字至少要保證10%以上,企業才能維持下去。
如何才能脫離這種薄利經營的苦海呢?馬竹茂說,寶德的主要策略是向高端市場轉移,安騰和四核服務器都將是下一步的營銷重點,“2007年,英特爾的處理器出貨量目標是,四核占到40%,雙核占50%,單核只占10%,寶德的產品線也要做相應的調整。”2006年,加入安騰解決方案聯盟、結盟布爾,也都給寶德進入高端市場奠定了基礎。
同時,寶德還瞄準了更具潛力的存儲領域。與競爭白熱化的傳統服務器領域相比,存儲是一塊方興未艾的地盤,其價格戰激烈程度還比較低。對于這一陌生市場,寶德的獨創做法是將服務器與存儲產品結合起來,成為一體化的存儲服務器,這一產品的性價比更高。這一創意來自于騰訊公司等客戶的需求,擁有上億網民用戶的騰訊公司是寶德的大客戶,兩年前,騰訊準備做自己的數據中心,但分別購置大量的服務器和存儲系統耗資巨大,看到機會的寶德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研發出了存儲服務器,得以中標。
為了遠離紅海,寶德公司想到的另一個計策是,網絡游戲。進軍網絡游戲對于寶德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投資嘗試,最初寶德只是網絡游戲公司的服務器提供商,但后來發現這個行業非常賺錢,便萌發了自己做網絡游戲的念頭。2003年,寶德集團投資3000萬元專門成立了寶德網絡公司,迄今先后開發并運營的產品有《大清帝國》 、《戰國英雄》、《抗戰Online》等。馬竹茂透露,目前公司董事長李瑞杰的主要精力已經放在了這家網絡游戲分公司身上,對于服務器主營業務則交給其他高管負責,自己反倒過問不多了。
這種態度轉變表明了李瑞杰意欲為寶德尋找下一片藍海的決心。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新進入者的激增,中國的網絡游戲產業未必比服務器更為輕松,包括盛大、網易這樣的網游巨人都已經遭遇了增長瓶頸,做硬件起家的寶德要想在這片汪洋中脫穎而出,其難度無異于直上青天,不過,對于習慣于在英特爾大樹的庇護下生長的寶德來說,似乎沒有什么比找到新的沃土更有誘惑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