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驗廠特指許多大的跨國公司進行跨國采購或委托加工生產,對在我國的合約工廠進行定期的檢查。這些跨國公司往往都在中國設立專門部門或者委托一些專業機構驗廠,且檢查過程全面而系統。驗廠觸及到了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國的出口加工產業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一、跨國公司驗廠緣由
1、消費者的推動
隨著人們價值觀念、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對可持續發展觀的認可,圍繞著捍衛消費者利益、勞工利益、環境利益這三大公眾利益,在西方社會掀起一系列的廣泛深入持久的既相互銜接又相互紐結的社會運動,包括消費者運動、勞工運動、環保運動、女權運動、社會責任投資運動、可持續發展運動等等。西方的消費者越來越關心他們所購買的商品的制作是否符合基本的人權標準和環保標準。他們把“拒絕購買”作為手段,迫使企業為了市場份額而不得不認真聽取消費者的聲音。特別是對那些有品牌的跨國公司,為保證其長期效益,不能僅僅考慮其利潤因素,而必須考慮其利益相關者的訴求。
2、全球一體化發展趨勢的推動
全球資源(包括人力、物產、技術、資金、市場等資源)隨著經濟全球化潮流在全球范圍流動,促使世界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經濟全球化給各國利用全球資源、積極參與全球競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經濟全球化在促進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擁有跨國公司的西方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以及貿易、投資、金融等各個方面都占有優勢。它們利用這些優勢,推動并主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通過跨國公司的形式,從而也自然地成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全球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三廢污染、氣候變暖、土地荒漠化、臭氧層破壞、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銳減等現象正不斷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境,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除各國政府的重視和干預外,還要求進行國際合作,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環境問題都會涉及其他國家,涉及到全球。這些促使各國開始注重環境保護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進一步推動了跨國公司的驗廠。
3、企業社會責任的推動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歐美跨國公司能將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基地轉移到勞動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建立起”全球采購,全球銷售”的經營模式,大大地降低了成本,獲得巨大的發展。跨國公司從追求利益的本質出發,充分認識到公司利益與公司環境,特別是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環境、社會的關系不再是分離的、對立的,而是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有好處的,不承擔社會責任就會付出很大代價。同時也認識到不僅要使企業生產的產品擁有較高的知名度,而且,企業還要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業的社會形象,才能夠更多地贏得顧客的青睞和消費者的滿意。所以,幾乎目前所有跨國公司都已經意識到它們對全球合作伙伴的社會責任,一些公司制訂自己的公司政策,將公認的勞工標準作為采購合同條款,要求全球合作伙伴(特別是那些為它們生產產品的工廠)遵守國際勞工標準和當地勞動法規,很多大型公司成立了專門的機構,或者委托專業公司監督工廠的執行情況,如果發現有嚴重違反的情況,它們會要求立即糾正,嚴重的可能會立即取消訂單。
二、跨國公司驗廠的主要內容和流程
各個跨國公司作為客戶驗廠的主要內容雖然在一些要求上有出入,但總體上包括這么幾個方面:(1)薪酬;(2)工作時間;(3)強迫勞動:(4)童工:(5)歧視;(6)工作環境-健康安全;(7)工作環境一宿舍健康安全:(8)工作環境一騷擾;(9)環保;(10)檢查權;(11)外發加工;(12)張貼行為準則。其中第1、2、3、4、5條主要是有關勞動者工作權利的問題,第6、7、8條是有關工作安全的問題,第9條是關于環境保護的問題,第10條主要是涉及對員工和外發供應商的檢查規定,第11條主要是涉及外發供應商的管理,最后一條主要是關于公司內部張貼行為管理規定。
客戶驗廠一般包括這么幾個步驟:
首先,查看生產環境。(包括倉庫、車間、食堂,如工廠有其它設施如宿舍、醫療室等也要看)。
其次,找工人抽查訪談。找工人訪談主要是向工人問一些問題,常見的問題有個人工作情況、工資待遇、培訓狀況、工作時間、工作合同期限等等。
再次,查閱工廠文件。查閱工廠文件作為一個主要的環節,工廠文件包括:(1)生產情況:工廠通常做哪一類的商品;評估月產量(要分產品種類報月產量):生產設備明細單(同時要注明生產設備的出廠日期),生產設備的保養記錄:年度主要產品的實際出貨量(分月報及分年報):主要的客人資料;客人查廠當天工廠正在做的大貨的產品資料及所屬客戶的資料;工廠生產大貨過程中的產品檢驗報告(要求是工廠的QC自己查貨并填寫的),包括原產品、半成品及成品的檢驗報告:(2)公司管理情況:工廠的部門組織架構圖,另外還有生產部及質量部的詳細部門架構圖和管理文件: (3)員工工作狀況資料:12個月的工人工資及考勤記錄:防火演習資料:醫療室的許可證及醫生的上崗許可證(工廠有醫療室);衛生許可證、廚師證(工廠有食堂);工人保險資料。
最后,報告驗廠結果。告知此次查廠的結果,同時要求工廠在14天內給出糾正計劃。
三、跨國公司驗廠與企業的行為守則
跨國公司在國內進行跨國采購或委托加工生產,作為客戶要求生產企業在努力創造利潤的同時,還要兼顧一系列的社會責任,包括員工的身心健康、企業內外的環境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等等。這些責任就要求企業對生產過程要有一個更高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標準。也就是說,企業要有基于社會責任基礎上的行為守則(COC)。
COC是公司內部制定的或自愿采用其他專業組織已經制定的政策或標準,它承諾公司及公司對所有商業伙伴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和分包商的勞工問題負有責任,要求所有商業伙伴遵守基本的勞工標準和當地勞動法規,為工人提供公平而體面的工作條件。守則涉及童工、強迫勞工、職業安全衛生、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權、懲戒措施、歧視、工作時間和工資報酬等,也有一些公司加入環境保護、慈善活動和社區關系等內容。COC是企業內部制定的,有時缺乏通用性。這意味著企業完全遵照某個COC而通過一家公司的驗廠,并不表示可以順利通過其他公司的檢查,因為各大進出口公司、跨國公司或者各個國家對于社會責任都有自己不同的標準,這就給生產廠商帶來很大的難度,會讓他們總是疲于應對各種不同的驗廠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各種勞工組織、人權組織等非政府組織聯合各大跨國公司,一起制定了不少社會責任守則和認證標準,其中較有影響的有SA8000、FLA、ETI、ICTI、WRAP、OHSAS1800等一系列標準。由于SA-8000可以應用到很多行業,也被許多國家所認可,所以影響面最為廣泛。
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是由美國社會責任國際組織(SAI)于1997年聯合歐美多家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制定的,并建立了SA8000認證制度,內容包括童工、強迫勞動、安全衛生、歧視、結社自由、懲罰措施、工作時間、工資報酬及管理體系等九個要素。SA8000標準受到歐美國家工商界和消費者的歡迎和支持,美國雅芳公司、玩具反斗城公司、法國家樂福公司等大型跨國公司紛紛支持SA8000標準,鼓勵供應商通過SA8000認證。2001年12月,SAI又發布了SA8000標準修訂版。同lS09000質量管理標準一樣,SA8000社會責任標準作為全球第一個可用于第三方認證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標準,任何企業或組織可以通過SA8000認證,向客戶、消費者和公眾展示其良好的社會責任管理表現和承諾。
SA8000標準不是法律,它對企業與個人沒有任何強制力,它賦予市場經濟以人道主義,核心是保護勞工權益,如不允許使用童工、保證良好的勞動環境和勞動條件等。但它作為一種社會良知對資本權力的制約,對勞動者的保護,對產品信譽呵護的制度體系,很快被國際企業和消費者接受。
四、如何看待跨國公司驗廠
1、驗廠對企業的負面影響
(1)驗廠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我國眾多企業的主要依靠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如果按照客戶驗廠要求,加大對職工和環境保護的投入,特別是一些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如果嚴格執行社會責任標準規定的工作時間和加班時間的限制,就會大大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相當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優勢將會喪失,使企業陷入困境。
(2)驗廠可能使企業失去訂單。一般第一次驗廠不收費,如果不合格,限期整改。第二次驗廠收500~1000美金不等,如果第二次驗廠又沒有通過,再給一次機會,這次仍要收費。第三次通不過就取消定單。各企業對驗廠都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許多企業成立了人權驗廠部、驗廠事務部,專門負責驗廠的工作。
(3)驗廠可能使企業的技術秘密喪失。有些跨國公司通過多家認證機構執行檢查,在考核和監督過程中,由于多家機構檢查和頻繁的檢查次數,可能會使企業的一些專利技術喪失,從而失去競爭力,使生產廠商的利益受到損害。
2、驗廠對企業的正面影響
對待客戶驗廠要有正確的心態。驗廠要求企業按照國家的勞動法規辦事,會增加企業成本,但是更會給企業帶來大量收益。
(1)避免貿易制裁,確保接單出貨的順利進行。通過客戶驗廠合格,能保證企業正常出貨,貿易摩擦也相應減少。
(2)確保與客戶/供貨商長期合作關系。通過客戶驗廠合格后,可以增強客戶的信任,便于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3)尊重員工生命,提升企業形象。客戶驗廠的很多方面是關于勞資關系和員工工作安全方面內容,客戶不間斷的驗廠,可以促進企業不斷關注工作環境中的安全因素,例如加強防火檢查,加強設備操作檢查,這些可以間接的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員工生命安全。
(4)增強企業凝聚力,實現勞資雙方雙贏的局面。驗廠過程中,企業要滿足國家法律規定要求,要承擔相應社會責任,這促進了勞資關系的和諧,提高了企業的社會聲譽。客戶驗廠會提出很多需要改善和完善的方面,企業可以根據客戶驗廠要求不斷制定改進措施。如改善投資,生產其它檔次的產品,除了滿足老客戶外,不斷開拓新客戶。
(5)不斷改善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生產率。驗廠注重全方位,外商驗廠時,首先會直接深入到生產廠去,對工廠生產流程、管理、環境各方面進行全面考核監督,確定合作伙伴。這樣給企業形成無形壓力,要求其不斷改善管理,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