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正處在一個全新的時代,時代的新變化和新發展迫切要求提煉和張揚能夠適應時代要求的時代精神。我們的時代精神具有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特征,其核心是改革創新,其特征是與時俱進,其本質是以人為本,其表現是競爭意識與效率追求、開放意識與世界理念、自主意識與民主覺悟、法制意識與和諧精神。時代精神在適應時代和實踐的發展要求中形成,又必須適應時代的新變化和實踐的新發展而進一步豐富完善,從而發揮引領和激勵中華民族走在當今人類文明前列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時代精神;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中圖分類號:B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07)08-0005-05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支撐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構成社會主義的強固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精神基礎,著重于對歷史的傳承;時代精神則是精神導引,著重于對未來的拓展。時代精神的明確提出和大力張揚,充分表明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寬廣的世界眼光和敏銳的時代意識,充分表明中華民族正在以全新的姿態走向人類文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適應人類文明大趨勢的根本希望所在。把時代精神放到當今人類文明大潮流和大趨勢中加以把握和定位,著眼于時代新變化和人類文明新發展不斷豐富和弘揚時代精神,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的關鍵。
一、時代精神是時代變化的精神概括和集中體現。我們正處在一個全新的時代。時代的新變化和新發展迫切要求提煉和張揚能夠適應時代要求的時代精神,藉以引領中華民族大步走向人類文明。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一種特有的時代精神,都需要鑄造一種能夠反映那個時代的主題和要求的時代精神。黑格爾認為,時代精神屬于客觀精神范疇,是“絕對精神”在每一個時代的化身,是每一個歷史時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實質,是一種超脫個人的共同的集體意識,它體現了時代發展的潮流與方向,是激勵一個民族和國家發展的動力。馬克思根據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對黑格爾的這一重要論述作出補充和修正,認為時代精神不是由“絕對精神”決定的,而是由一定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決定的。時代精神是歷史的產物,是歷史時代的本質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在社會心理、群眾情緒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反映,以整體性和普遍性的形式綜合地表現了人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是思想體系反映社會經濟關系和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環節。恩格斯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瘪R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科學地認識、提煉和張揚時代精神,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
我們今天需要一種什么樣的時代精神?這種時代精神與當今人類文明應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科學地認識和把握這一重大的問題,首先需要深入地搞清楚當今時代新變化的新特點及其對時代精神的新要求。
當今時代的新變化和新特點,可以用“一個主題、一個潮流、四大趨勢”加以概括。一個主題,即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上個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深邃眼光觀察世界,明確形成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的戰略思想。他深刻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東西南北四個字?!备鶕囆∑降倪@一科學判斷,我們黨明確提出并一以貫之地堅持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的重大戰略思想,實現了由戰爭與革命的戰略思維向和平與發展的戰略思維的歷史性飛躍。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的明確形成和長期堅持,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創新和帶有根本性的發展,為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進程提供了重要前提。20多年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但這一主題正在向縱深發展,出現一系列新的發展趨勢和特點,突出表現為和平、發展、合作已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主潮流。這一主題和潮流,集中表現為四大發展趨勢,即:經濟全球化愈益凸現,政治多極化不可阻擋,文化多元化方興未艾,科技信息化突飛猛進。這“四化”,不斷深化著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為人類文明進步帶來了新的生機與動力。同時,種種逆世界潮流而動的政治勢力和社會思潮也一刻沒有停止對和平、發展、合作大趨勢的影響與干擾。在這種新的時代條件下和國際格局中,如何順應時代潮流,拓展認識視野,站在現代人類文明大趨勢的高起點上建構時代精神,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個主題、一個潮流、四大趨勢”的世界新格局和新特點表明,當今時代是百舸爭流的時代,是多元變革的時代,當然也是銳意創新的時代。能否勇敢地推進改革創新,成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能否在激烈的世界競爭中增強自身實力、立于不敗之地的最關鍵因素。作為擁有13多億人口的社會主義大國,改革創新尤其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而愈益深深地溶入民族的品格、行為和價值追求之中。近3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生活的最顯明特色是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活力源泉存在于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之中。正是在改革創新的歷史大趨勢中,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應運而生。這種時代精神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輔相成、有機統一,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構成中華民族大步邁向現代人類文明的強大精神動力和堅固精神支柱。
二、時代精神具有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特征。這種精神形態,既是充分吸納當今人類文明的結果,又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對人類文明的獨特貢獻,在當今人類文明進程中具有不可忽缺的地位與作用。
時代精神是一個在社會最新的創造性實踐中孕育和激發出來的,反映社會進步的方向、引領時代進步的潮流、為社會成員所普遍認同和接受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是一個社會最新的精神氣質、精神風貌和社會時尚的綜合體現。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孕育而成的時代精神。全面體現了時代精神的基本要素,具有豐富的內涵、鮮明的特征和獨特的本質:其核心是改革創新;其特征是與時俱進;其本質是以人為本;其表現是競爭意識與效率追求、開放意識與世界理念、自主意識與民主覺悟、法制意識與和諧精神。
競爭意識與效率追求是我們的時代精神的首要表現。我國新時期社會變革與發展的主線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把社會主義制度同現代市場機制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大趨勢與當今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大潮流是完全相吻合的,深刻表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更加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真正啟動了當代中國走向世界文明的步伐。豐富多彩而又堅定不移的改革大潮對當今中國精神領域的最大促進,莫過于在全民族激發起全新的競爭意識和效率追求。波瀾壯闊的市場化改革把億萬人民從小農經濟和小商品生產的狹隘思維方式中解放出來,人們掙脫了平均主義的精神桎梏,勇敢地走向市場、占領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追求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益,展示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正是這種空前廣泛的競爭意識和效率追求,成為當代中國躋身于當今人類文明之列的“原動力”。盡管在市場化改革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與社會進步趨勢不相符合的觀念與行為,但是毋庸置疑,市場化改革所帶來的億萬人的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是歷史性的進步,競爭意識與效率追求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主流。沒有這一點,社會其他方面的變革與進步無從談起,中國要走向當今人類文明更是無從談起!
開放意識與世界理念是我們的時代精神的重要體現。改革引發開放,改革促進開放,開放也是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從體制和制度的層面徹底打破了封閉保守僵化的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真正地把當代中國推向了全球化市場,也真正地推向了當今人類文明大潮流。全方位的對外開放不僅空前地促進了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而且歷史性地促進了全社會成員思想觀念的偉大變革。在當今中國,包括普通百姓在內,正在潛移默化地生長著一種與全方位對外開放相適應的時代意識和世界理念,人們愈益習慣用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世界的眼光改革和完善自己。人們的視野不僅瞄準國內市場,而且愈益投向國際市場,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乘改革開放之船勇敢地走出家門,漂洋過海,走向世界,在世界市場競爭中創造財富,展示才能,也不斷地提高自我。這樣一種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深刻展示了當代中國正在沿著和平發展之路走向和平崛起。這樣一種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為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增添r嶄新的內涵,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強勁動力,是當代中國躋身世界文明強國之列的根本希望。
自主意識與民主覺悟是我們的時代精神的有機內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重大政治效應是對人的個性的張揚和主體性的尊重,這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生長基礎,也是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的重要生長基礎。在市場經濟改革的沃土中孕育現代民主意識和民主覺悟,這不啻是當代中國最具時代性的思想觀念變革。廣大社會成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激發著一種獨立意識、自我意識,乃至逐步上升為一種能力本位觀念,盡管這種獨立意識、自我意識和能力本位觀念還帶有某種自發性,還比較粗糙,有可能轉化為個人主義,但它畢竟是人的自我價值的自覺實現與張揚。在社會主義制度因素的決定和制約下,在社會主義價值取向的啟發和引導下,這種自發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和能力本位觀念可以上升為自主意識和民主覺悟,從而與社會主義的政治價值取向保持一致,成為構建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的重要元素。我國20多年的改革開放大潮正是這樣歷史性地鍛煉著廣大社會成員,培育出千百萬走在時代前列的“弄潮兒”,成為推動社會變革與發展的中堅力量。
法制意識與和諧精神是我們的時代精神的內在要素。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變革,在本質上要求進一步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形成一種新的社會和諧理念與和諧發展戰略。這是當今人類文明進程的一種大趨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的一種大方向。正是密切適應這樣一種時代發展和社會實踐要求,我們黨先后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積極推進和諧世界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這些重大戰略思想,集中概括和展示了中華民族應當具有的現代意識和時代精神。在市場化改革中激發出來的競爭意識、獨立意識和民主要求,正在逐步上升為現代民主法制觀念,人們越來越重視法律對社會生活和個人權利的保障作用;在改革開放中形成的社會多元化價值取向,正在逐步整合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要求,人們對社會和諧的認同與參與正在有機地滲透進社會變革與發展之中。這樣一種時代精神的生長與培育,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在以嶄新的姿態大步邁向現代人類文明。正是這種與當今人類文明相適應的時代精神,引領和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生機勃勃地前進。
以上四個方面的精神變革和時代精神內涵,貫穿著一條主線,這就是改革創新;滲透著一種品格。這就是與時俱進;體現著個本質。這就是以人為本。這樣一種內涵豐富、充滿活力的時代精神,既是我們黨放眼世界,博采眾長,積極吸納當今人類文明的結果,又是深深植根于我國改革開放的社會實踐,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對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進行科學總結與提煉的結晶。這樣一種內涵豐富、充滿活力的時代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人類文明的獨特貢獻,它以自己的科學內涵和特有魅力影響著世界,在當今人類文明進程中具有不可忽缺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三、時代精神是不斷豐富不斷發展的過程。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適應時代和實踐的發展要求中形成,又必須適應時代的新變化和實踐的新發展而進一步豐富完善。只有這樣,時代精神才能真正與時俱進,引領和激勵中華民族走在當今人類文明的前列。
時代精神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種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動態過程。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精辟指出:“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耙磺袆潟r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總結和提煉時代精神,不僅要著眼于正在發生著的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而且要著眼于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的新走向和新趨勢,實現創新性、超前性的豐富和完善,充分發揮時代精神反作用于社會實踐、引領和激勵社會前進的巨大作用。
處于人類現代文明大變革大發展中的中國,我們提煉和張揚時代精神尤其需要密切關注時代的新變化和實踐的新發展,把那些能夠敏銳反映人類文明發展大趨勢的社會變革與發展因素作為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時代精神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首先,要密切關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及其給我們的時代精神帶來的深刻影響。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經濟全球化,是繼19世紀上半葉的工業革命、20世紀下半葉的信息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世界現代文明潮流。當代世界的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為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貿易自由化的迅速擴大、金融國際化的明顯加快以及跨國投資的日趨加大。在這種經濟全球化背后,實質上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社會文明乃至不同價值理念相互碰撞和競爭的過程。全球化不僅給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變革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和挑戰,而且對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影響。能否積極適應經濟全球化大趨勢,果敢地參與全球化競爭,在競爭和比較中摒棄陳舊的思維定勢、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成為能否增強社會主義生機與活力的一個關鍵問題。正是這樣一個關鍵問題,成為我們的時代精神的新的生長點。我們應當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提供的歷史性機遇,在進一步推進改革創新中不斷賦予改革創新精神以鮮活的時代內涵,確保時代精神的時代生命力。
其次,要密切關注政治多極化的發展趨勢及其給我們的時代精神帶來的深刻影響。20世紀90年代以來,“兩霸爭雄”的世界格局被徹底打破,某些國家的“單極化”企圖也不可能實現,整個世界進入多極化狀態。無疑,這是當今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政治多極化必然帶來經濟社會多元化發展的豐富多彩的新的人類文明。政治多極化一方面有利于穩定和鞏固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和世界格局,一方面也帶來了更為激烈的世界競爭。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既可以抓住政治多極化提供的難得機遇更好更快地發展自己,同時我們也將長期面對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這樣一種世界格局及其發展趨勢,不僅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生產力發展和生產關系變革,而且極其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我國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乃至價值取向。這就要求我們,密切關注政治多極化帶來的復雜影響和正負效應,不斷激發人們的機遇意識、發展意識、改革意識和自主創新意識,以積極的思想觀念創新推進體制創新和制度創新,在堅持不懈的自主創新中不斷增強時代精神的時代凝聚力和影響力。
第三,要密切關注文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及其給我們的時代精神帶來的深刻影響。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進一步推進了文化的多元化。在當今世界,各種思想觀念以不同的文化內容和文化形式競相表現,異彩紛呈,這其中既有能夠引領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進步文化,也有種種逆社會進步潮流而動的文化糟粕,而且各種性質的文化形態往往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對社會成員尤其是青少年產生極其復雜的影響。多元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直接影響著社會成員精神世界的變化。在這樣一種復雜的文化環境中,我們既要堅定不移地堅持文化開放戰略,又要堅定不移地堅持文化自主發展戰略。一方面要積極借鑒吸納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國家文明進步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價值理念,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時代精神;一方面又要堅決抵制和防范各種腐朽文化和反動文化對我們尤其是青少年的影響,著力建構文化防范和安全體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時代精神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引領社會進步的巨大精神作用。
第四,要密切關注科技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及其給我們的時代精神帶來的深刻影響??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萍夹畔⒒钱斀袢祟愇拿鬟M步的第一推動力。興起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科技革命浪潮,空前地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時對社會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變革也產生著革命性的影響,這不啻是近幾十年來最具全球性影響力的重大社會變革。當前,科技革命浪潮仍然突飛猛進,突出表現為以網絡技術作為載體的科技信息化正在全方位地影響著社會變革與社會發展,歷史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其對社會精神領域的影響作用是任何其他技術所無法比擬的。如何科學利用科技信息化產生的巨大社會效應進一步推動思想觀念的變革,豐富和發展能夠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華民族躋身當今人類文明的時代精神,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構建中亟待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在這樣一種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應當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深入研究科技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及其產生的思想政治效應,借助現代網絡技術積極吸納人類現代思想文明成果,同時積極防止和消除某些腐朽消極文化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給社會成員尤其是青少年帶來的消極影響,確保我們的時代精神既與時俱進又健康發展。
第五,要密切關注經濟市場化改革的發展趨勢及其給我們的時代精神帶來的深刻影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是在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下和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中的一種必然的戰略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僅是解決生產力發展的道路與形式問題,而且是解決社會主義制度的變革與發展問題。這樣一場偉大變革,所產生的思想觀念變革效應是極其廣泛而深刻的。在市場化改革中,傳統的思想觀念經受檢驗,新生的思想觀念競相表現,各種思想觀念相互碰撞,思想觀念變革和發展的程度空前活躍與激烈。如何充分利用市場化改革所產生的積極的思想變革效應,同時積極防止和消除市場經濟的某些自發性、功利性而帶來的對社會成員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消極影響,成為亟待高度重視和深入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這就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經濟市場化改革帶來的經濟結構多樣化、社會結構多樣化、就業方式多樣化、生活方式多樣化以至階級階層多樣化的社會變革現實及其發展趨勢,在多樣化發展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特有內涵,使之更加貼近社會現實而又引領社會發展,引領中華民族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步走向人類現代文明。
責任編輯 劉龍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