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中國零售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分析,對其競爭力進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中國零售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償債能力分析指標、支付能力分析指標、收現能力分析指標和成長能力分析指標的量化數據,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零售企業;核心競爭力;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F222.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10-0027-02
一、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由美國著名的戰略學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于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提出來的。他們將核心競爭力解釋為企業的“一組先進技術的和諧組合”。他們所提出來的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是以制造業的企業為研究對象,而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其獨特之處。由于商業貿易企業的顯著特點是直接面對廣大消費者,其主要任務是經營而不是制造商品,由此決定了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本質特點在于經營能力和服務能力。因此,可以把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定義為:以零售企業的經營能力和服務能力為表現形式的各種力量的集合。在這個集合里,包括零售企業的營業能力、服務能力、應變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內部管理能力、企業文化滲透力和感染力以及人力資源開發力等各種有機力量的綜合。這些力量是一個整體,只有各種力量的有效結合才形成了一個零售企業特色鮮明、令人難以模仿的核心競爭力。
二、體系的研究
本文將對中國的上市零售企業的財務資料進行分析,在這里將采用的指標體系根據零售企業的經營特征,在體系構建上綜合了前人對上市公司財務指標體系的建立意見。指標體系包括以下三部分:
1.償債能力指標體系
企業的利益相關者都有了解企業償債能力的客觀要求,尤其是對企業的債權人最為重要。企業的償債能力一般可劃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長期債務總是要變成短期債務,最終將用現金來償還。在一般經營情況下,企業當期經營活動所獲得的現金收入,首先要滿足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些基本支出,然后才用于償付債務。因此,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首先應看企業取得的現金在滿足了日常經營活動的基本現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夠的現金用于償還到期債務的本息。參考劉習勇的文章,確定其指標有如下三個:
1.1 現金流量流動負債比率;1.2現金流量到期債務比率;1.3現金流量負債總額比率。
在所選取的三家上市公司里,根據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計算其數值分別為:(如表1)

(1)指標說明:
指標1.1:現金流量流動負債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該指標表示企業償還即將到期債務,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動態指標。一般來說,其比率越大,表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好,其比率越小,表示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差。
指標1.2:現金流量到期債務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本年到期債務。該比率用來衡量企業到期債務可表示經營活動創造現金支付的程度。比率越大,說明企業償付到期債務的能力就越強。一般來說現金流量到期債務比應大于1。
指標1.3:現金流量負債總額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負債總額。該指標反映了企業因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償還企業全部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償債能力越大,企業償債風險相應越小。
2.收現能力分析指標
收現能力分析指標為了掌握企業獲取的收益是否為已實現的收益,評價其收益的質量,應當把現金流量表與損益表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由于利潤計算過程多受主觀估計和人為判斷的影響,以利潤為基礎計算的指標缺乏客觀性,因而在反映企業資本維持以及未來盈利方面存在缺陷。為了彌補這樣的缺陷,設定其指標有如下三個:
2.1 現金流量凈利潤比率;2.2現金流量銷售收入比率;2.3現金流量總資產比率
通過計算得出表2:

(1)指標說明
指標2.1:現金流量凈利潤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該指標反映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與按權責確認的本期凈利潤的比較,從而對企業的收益質量進行評價。在一般情況下,比率越大,代表收益不確定性越小,企業盈利質量就越高,盈利能力越強。
指標2.2:現金流量銷售收入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銷售收入。該比率表明每一單位銷售收入所能帶來的現金凈流量情況,主要用于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現程度,是對傳統銷售利潤率指標的修正和補充。
指標2.3:現金流量總資產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總資產。該比率反映企業每一單位資產所能獲得現金凈流量的情況,說明資產的利用效率,是對傳統資產利潤率指標的修正和補充。
3.成長能力分析指標
成長能力分析指標企業的成長能力是指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發展速度。企業成長能力分析重點在于分析企業再投資能力。其主要指標有如下三個:
3.1 現金流量增長率;3.2投資適當比率;3.3投資現金流量成長率
通過計算得出表3:

(1)指標說明:
指標3.1:現金流量增長率=計算期經營現金凈流量/基期現金凈流量。該指標用來反映企業經營現金凈流量的增長幅度和增長速度,表明企業未來內部資金的增長狀況。若比率大于1,說明企業經營現金流量處于增長階段,企業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若比率小于1(甚至小于0),說明企業經營現金流量萎縮,企業未來發展前景堪憂。
指標3.2:投資適當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該比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內部發展能力和企業未來發展潛力的高低。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現金投資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企業內部資金,對外部資金的依賴程度較低,因此具有較強的內部發展能力。
指標3.3:投資現金流量成長率=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其他長期投資)。該比率反映了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張趨勢和擴張速度。
三、結論
(一)在所研究的84家商業貿易上市公司中,定義其前1/4排名的公司有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達到第12名的公司就已經有了核心競爭力,它們的競爭力體現在三方面,即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及成長能力。同樣,可以把這種指標進行量化。但是有一點我們應該明確,那就是核心競爭力是一些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個體系里有好多指標,這些指標的排名不同,但是排名在前12位的我們就可以說它在這一方面有競爭力。
(二)在作財務分析時不要太注重數字,因為數字只是一個表面,一個公司的真正實力有很多評價指標,不要看到那個指標很高就認為這個公司在這一方面很強,更不要分析時只考慮一個表,要把三個表結合起來。
(三)本文的財務指標只是對傳統的財務評價體系做一個補充,尤其在商業貿易領域,對財務分析體系更是空缺,希望這一財務體系的提出可以為商業貿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