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馬可以跑多快,大漠深處塵土飛揚,
夕陽跌入黃昏后,一彎銀鉤,沙如雪,
逃亡的路上,誰把恐慌壘成一道長長的石墻,
縱然哭倒八百里,依舊是萬里長城萬里長,料想
胡騎越不過,陰山深處,胡琴琵琶夜夜怨,
狼煙沖天一萬米,三百里阿房宮,直走咸陽,
走不出秦時明月漢時關,走不出朝歌夜弦。
一匹馬可以跑多快,將軍神射穿石,
被驚怒的盛世王朝,弦張如滿月,
拋物線的兩端,這頭是長安,那頭
是漢武的焉支山①,是唐王的亞細亞②,
遠征的勇士,有誰回頭看?這道長長的
古城墻,山水畫上,細小如墨線,
馬踏連城,利箭長槊的鋒芒,一千年
征討的霸業,壯士血,綠了青山草原。
這匹馬跑得太累,轟然倒下,有人說
打盹的獅子,有一天會咆哮東方,誰想到
隔海的蠶竟然泅渡,桑葉上噬裂的血痕③,
萬里雄關,你不過是眼中一道壯麗的風景,
就像馬奇諾防線,繞過就只是一道擺設④,
四萬萬人流著淚齊喊:起來!把我們的血肉
鑄成我們新的長城!只是,誰愿意先跪下,
然后痛苦,掙扎著一次次站起?
注釋:
①焉支山,又名胭脂山,西漢時匈奴盤據河西,阻塞西域通道。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大軍征戰河西,直抵焉支山下,幾番鏖戰,逐匈奴于大漠之北。于是就有了匈奴那首\"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的千古絕唱。
②亞細亞,唐開元年間,為了維護西疆的和平與穩定,大將高仙芝率軍隊一直征討到中亞細亞,直指大食王國(今波斯灣地區)。
③日本國土呈條狀,看上去像一條蠕蠶,而抗日戰爭爆發時,外蒙并沒有完全脫離中國,其時中國的版土看上去很像一片桑葉;
④馬奇諾防線 (Maginot Line)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筑的筑壘配系。1940年5~6月,德軍主力通過阿登山脈,從馬奇諾防線左翼迂回,在蒙梅迪附近突破達拉弟防線,占領了法國北部,接著進抵馬奇諾防線的后方,使馬奇諾防線徹底成了一道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