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結束了,阿風的語文成績居然是95分,真讓我喜出望外。一是為這個曾經學習困難的孩子進步如此之大感到高興,二是為我的“偏愛” 策略所取得的成果感到欣慰。看來,以后還要繼續做個“偏心”的老師,將“偏愛”進行到底!
記得新生入學報到時,一個戴眼鏡的瘦瘦的小男生引起我的注意。他沒有表現出其他小朋友入學時的那種興奮與好奇,相反是滿臉茫然、無精打采,這就是當時的阿風。與他父母交談后才知道,他只有在玩游戲時才最有精神,別看年紀小,卻是個網絡游戲高手呢!據說因為大人忙于生意,這孩子一直由老人照管,非常溺愛。開始時由奶奶帶著去“網吧”玩游戲,后來爸爸干脆給他配了家庭電腦。天長日久,他的游戲玩得越來越棒,視力卻越來越差了。父母只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即使此刻談到這些,我還能看到媽媽臉上洋溢著的驕傲和自豪。我不由地想到,他能適應學校生活嗎?他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嗎?
一個月以后,阿風在學習方面的障礙顯露無遺。學習漢語拼音,大多數孩子用30天時間已經完全能夠掌握聲母韻母的認讀拼寫,能夠正確分辨整體認讀音節等,熟練進行音節的拼讀。而他,連最簡單的聲母都不能準確認讀。談心時,這個爽快的孩子明確地告訴我他不喜歡上課,不喜歡學習,只愛玩游戲。我該怎么辦?
開始,我讓他留校補課,把當天的知識再給他詳細講解一遍。結果這孩子根本就不領情,他說:“老師,同學們都走了你單單留下我,你不公平。”看來是錯在我的一廂情愿,沒有得到人家的同意和配合就擅自做主,這小子還真不好對付,得精心謀個良策才行。
日子一長,我慢慢發現了他身上的一些特點。他很愛面子,自尊心很強,也很坦率,答應過別人的事會努力去做。我決定對他采取“偏愛”的策略,并得到了班內同學的支持和配合。
課堂提問
班里的每一個孩子都聰明可愛,課堂發言時特別積極。每次面對那一張張笑臉,一只只高舉的小手,我總會斟酌再三,難以割舍,不知道叫哪個好。但是每次,阿風只要舉手,我總會把機會留給他。不管答得正確與否,他總是很得意的樣子,我也暗自高興。他能夠盡情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是我幫他愛上學習,樹立自信的第一步。
作業評優
寫字課是很受同學們歡迎的課,可偏偏阿風不喜歡,他從不按我教的方法花氣力去練習。每次作業都是匆匆完成,敷衍了事。他筆下的字從不肯乖乖地呆在田字格中,而是伸胳膊踢腿地東奔西跑,像一只只大螃蟹,什么形態都有,連他自己看了都想笑,可是下一次依然會樂此不疲。要是按我們“優良中差”的作業評價標準,他只能得“差”。可我不會中他的小圈套。只要評了“差”,他一準會說:“老師,反正我已經是最差的了,以后甭寫了!” 堅決不給他破罐破摔的機會。我會把自己的眼鏡擦得亮亮的,然后一筆一畫地給他批閱,稍有橫平豎直的字,就打星星(表示寫得好的字)。只要有三四顆星,本次作業就給他評“優”。我給他的解釋是:“你不喜歡寫字,卻完成了作業。你討厭認真,可有的字寫得非常不錯。所以可以給你評優。”這種方法就算是“戴高帽”吧,目的是鼓勵他繼續努力。
測驗題提前做
每學完一個單元,我都會組織測驗,這讓阿風很頭疼。他的學習效率不是很高,課后復習也跟不上,老想著盡快放學好回家玩游戲。改變他需要一些時間。他自尊心很強,就怕考試成績不好被同學們笑話,我常常幫他“留住面子”。每次測驗我都提前把試卷給他,并輔導他做完。這樣,每份題目他能做兩遍,不但知識得到鞏固,而且越來越聽我的建議了。這種做法僅僅適用于個別學生,作為短期的輔助方法,不能長久使用。
班級活動特殊對待
每個學期班級都會開展各項豐富多彩的活動,來鼓勵同學們奮勇爭先,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熱潮。比如這學期期末復習階段的“種樹”活動,5次測驗全優者可以在教室墻壁上種一棵小樹,小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若是再有5次,就可以從老師手中換一枚果子,貼在小樹上,意味著自己的收獲。按照這個標準,阿風要種樹顯然非常困難。于是我破格對待,把5次減到了2次。結果,他不但有了自己的小樹,而且還結了果實。也正因為我對他這些心理滿足,這個不愛學習的孩子終于在期末復習中堅持到最后,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字寫得也越來越漂亮啦。
誰說老師一定不能“偏愛”學生?學習進步的同時,阿風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當初那個無精打采的小男孩早已不見了,新的阿風誕生了。當然,這離不開班里所有可愛的孩子們的理解和支持。我想,要是再有學習或生活上遇到困難的同學,我一定還會毫不猶豫地“偏愛”他!讓我們不妨都來做這樣的老師吧,將“偏愛”進行到底,將這種特殊的關心進行到底!
作者單位 山東省膠州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