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愛各種各樣,大地有了陽光的愛,才有了萬紫千紅的世界;草木有了雨水的愛,才充滿了勃勃生機;學生受到了愛的教育,才有了前進的志氣。
一、愛的幾種不當類型
我們許多老師常常埋怨:“怎么我們付出那么多的關懷、那么多的愛心,我們的學生仍不懂禮貌、不尊敬老師、冷漠自私,一點也不理解老師的一番苦心?”這恐怕就是老師愛的方式不當的原因吧。目前,有人把老師對學生愛的不當方式概括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是家長型。這是一種傳統的家長式的愛,這種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老師利己和虛榮的基礎之上。表現為老師言行專制,不尊重學生的人格,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給學生,學生稍不順從,則批評訓斥,甚至辱罵體罰。他們認為“服從便是美德”,對學生實行嚴厲管束是出于對他們的愛。
二是保姆型。在班級管理中,有些老師對學生過于溺愛,他們對學生缺乏嚴格要求和基本期望,事事包辦代替,從不輕易放手。對于這種愛,年齡稍小的學生認為這是老師對他們最好的關心和愛護,而見識稍多、年齡稍大的孩子會想,不給他們鍛煉的機會,是對他能力的剝奪。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保姆型”的班主任是“吃了虧”卻不見得“討好”。
三是暖水瓶型。有些老師愛學生,像“暖水瓶”一樣,外冷內熱,內心似火而貌似冰霜。他們熱愛自己的學生,處處為學生著想,但為了維護所謂的威信,在學生面前總是過于嚴肅,不茍言笑。這種情形往往使師生情感難以交流,結果學生對班主任是“敬而遠之”。
四是勢利型。一些老師對優秀生,愛意常常溢于言表,而對差生,則完全忽視或做冷處理。班主任喜歡優秀生本屬正常,但這種愛變為“嫌貧愛富”,則有損教育公平的主旨,不利于學生的正常發展。
二、尊重每一位學生,用心愛護每一位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復雜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由老師的理智、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情操。我的學生在作文里寫道:“班主任的臉就像是六月的雨天總是陰著,我們多么希望看到美麗的陽光。您的微笑也許并不美,但在我們的心中卻是一種美的享受,我們在您的微笑中感受到班級生活的舒心與燦爛。讓我們的每一天都在陽光中度過吧。”學生是活潑可愛的,他們渴望陽光下無憂無慮的生活,作為教師為什么不能給予他們更多的陽光呢?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這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學生也一樣,特別是那些在行為習慣、學習上表現較差的學生,更要讓他們體會到班主任是愛他們的。因此教師要切忌對學生說:“你太差了”、“你太沒用了”等讓學生喪失自信、產生自卑的話。我曾通過單獨談話的方式,表揚了一個問題學生文筆出色、樂于幫助父母做飯等優點,等他心中的堅冰慢慢融化以后,才對他進行委婉的批評。原來屢教不改的他竟然接受了我的批評,并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后來在我不斷的表揚與鼓勵聲中,他逐漸改掉了壞習慣,取得了進步。
三、用愛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為學生創造展示才能的舞臺
學生的性格差異和不同的興趣,導致他們接受能力的千差萬別。班主任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打開他們個性的“多棱鏡”,尋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盡力創造團結向上、積極奮進的班級氛圍,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他們有成功的體驗。我將班會的組織、策劃和主持工作都交給學生,學生們各展所長,成功的舉辦了“美文欣賞及討論”、“我的理想”、“辯論會”等主題班會。這些活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很好的鍛練了他們的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所謂“情深方能意切,感人全在真情”。溫馨的話語、親切的動作、一次凝視、一個微笑、摸一下頭、讓個座……學生就會被班主任的愛所包圍,為這份真摯的溫情而感動。為了校園的和諧,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讓我們將愛進行到底吧!
作者單位青海省化隆縣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