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的現狀,分析了農產品物流目前存在的問題。以現代物流理論為支撐點,探討現階段適合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對策,提出了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的解決方案,以使黑龍江省的物流業發展壯大。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4.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12-0058-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ilongjiang agriculture logistic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ode and countermeasures which fit for Heilongjiang agriculture logistics development at the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for the agriculture logistics.
Key words: agriculture products; logistics; questions; countermeasure
農產品物流是指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實現農產品價值而進行的農產品物質實體及相關信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的物理性經濟活動。具體地說,它包括農產品生產、收購、運輸、儲運、裝卸、搬運、包裝、配送、流通加工、分銷、信息活動等一系列環節,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農產品價值增值和組織目標。
“三農”問題是目前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影響農業發展的瓶頸從生產領域轉向了流通領域,發展現代農產品物流業,正在成為解決大市場與小生產矛盾的重要舉措。
1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現狀
黑龍江省位于中國的北部,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享有“北大倉”的美譽。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發達的立體交通和對俄貿易口岸等使得黑龍江發展農產品物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交通便利,擁有鐵路線較長,哈大、哈綏、哈同、沈哈等高速公路已通車。農業部定點市場工作自1995年開展以來,至2006年已批準12批共615個定點市場,其中黑龍江省已有黑龍江齊齊哈爾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黑龍江牡丹江雙合中俄蔬菜果品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大慶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黑龍江哈爾濱哈達果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黑龍江佳木斯市蔬菜批發市場等13家。
2006年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資料表明,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和產量再創新高。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 017.6萬公頃、糧食產量3 780萬噸、甜菜產量205萬噸、油料63.1萬噸、水果47.1萬噸、亞麻23.3萬噸,、烤煙5.6萬噸、蔬菜1 135.6萬噸、肉類總產量319.6萬噸、鮮蛋產量107.6萬噸、奶類產量464.6萬噸、大牲畜年末存欄760.2萬頭、水產品產量46.5萬噸。
2005年黑龍江省還研究草擬了一系列對流通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政策文件,如《黑龍江省關于加快現代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意見》、《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黑龍江省商品市場體系建設規劃綱要》、《黑龍江省現代物流十一五發展規劃》等4個重要文件。黑龍江省的農產品物流得到迅速發展,具有了一定的產業基礎,但同時也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2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存在的問題
2.1物流技術落后
黑龍江省于中國版圖的最北端,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省份,屬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冬長嚴寒,夏暖多雨。一月平均氣溫零下30℃~零下17℃,七月平均氣溫18℃~23℃。這就要求物流中的冷凍保鮮技術同時發展,而黑龍江省物流業中冷藏保鮮鏈物流尚未形成,仍是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為主,這樣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腐爛、變質造成了巨大損失,制約了這些產品的正常流通。
2.2基礎設施不健全
農村交通網絡不夠發達,由于資金和農村條件的限制,“村村通”道路的建設因投入不足,道路建設質量大打折扣,道路使用不久就出現路基變形、路面破損、橋梁塌陷等現象。還有些邊遠山區尚未做到村村通公路,有些地區交通擁擠堵塞,使農產品物流不能做到物暢其流。從內陸運輸到海上運輸,從汽車運輸到火車運輸的多式聯運交通網絡尚未形成,加上路況不良,關卡收費等問題都無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加大了農產品物流環節的經營風險。
2.3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目前大量農村的物流從業人員僅僅停留在司機、搬運工和倉庫保管員的階段,這不利于農村物流的發展。我國在物流方面的教育還非常落后,設置物流專業和課程的僅有十幾所高等院校,僅占中國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層次教育剛剛開始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遠未開始;職業教育更加貧乏。而黑龍江省物流人才的培養更是嚴重滯后,擁有該專業本科辦學資格的單位僅有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佳木斯大學等少數幾個高校。
2.4農產品物流信息程度低
物流設施、物流管理和信息是現代物流的支柱。由于管理體制的原因,黑龍江省至今還未形成統一的物流信息系統。這一方面是信息化硬件建設落后,由于經濟效益差、信息意識落后等原因,大多數市場沒有配備信息及專門人員,致使市場對物流的信息情報功能未能充分發揮,更談不上為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提供全面持續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對農民的信息服務不到位。雖然一些農產品物流企業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絡,但是網絡在鄉村出現了斷層,使農民獲取信息成本很高。而且大多數農民因自身素質原因缺乏對信息分析、選擇能力,造成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的盲目性。所以,應把建設物流信息系統放在優先的地位來抓,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電子商務與物流業的融合。
2.5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
物流業快速發展,而作為調整物流活動中各種關系的法律條文和地區性的物流法規卻相對滯后與不完善,從某種角度上說,這已成為當前物流業發展個別領域出現混亂現象的重要原因,直接影響著這一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完善物流法律、法規建設的要求越來越迫切,特別是綜合性的物流服務法律制度,把以前分散的法律制度整合起來,形成專門物流法律體系,以實現物流活動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從而適應國際物流發展的基本要求。
應盡快制定和出臺黑龍江省現代物流業的相關政策,要與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周邊省份的物流發展規劃做好接口,形成大的物流市場環境,并制定相應的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優惠政策。
3發展黑龍江農產品物流的對策
影響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原因是復雜而多樣的,因此加快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發展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不能單獨依靠一項或幾項措施,而需要多種措施的綜合運用,同時要緊密聯系黑龍江省的實際情況。
3.1加強對農產品物流技術的研究開發,提高物流技術水平
在整個物流鏈條上,技術的創新是物流業發展重要支撐和動力。因此,始終要把技術創新放在突出位置。
一方面提高加工包裝技術,包裝是物流重要要素之一,它是生產的終點,物流的起點,在儲存、運輸、銷售過程中具有保護功能、定量功能、標示功能,主要目的在保護其使用價值,以防污染或腐爛變質,也便于在柜臺上零售時提高工作效率。未經加工的農產品,無論是在實踐上還是流通效率上都不適應多環節,長距離的流通鏈條,因此,要改變過去那種散裝、裸裝銷售經營方式。應根據不同產品的特性,不斷改進包裝,發展農產品包裝的標準化、禮品化、系列化。
另一方面要研究農產品物流的防凍、冷凍保鮮技術。加強從事物流環節的企業及人員對冷凍保鮮物流理論認識,提高技術手段。
3.2加大政府對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農產品的順利流通,離不開良好的基礎設施。一方面要加強農村道路建設,農村公路是農產品物流的載體,也是農產品流向全國、流向世界的路徑。要從鄉鄉通公路變為村村通公路,特別是邊遠山區和經濟落后的中西部地區農村,提高公路網的通達深度和能力,確保農產品的運輸道路暢通無阻,物暢其流。我省的新農村建設“百鄉千村”試點進展順利,全年建成農村公路1.4萬公里。另一方面要加強農產品儲運工具和設備開發生產。為了推動我國農產品冷藏保鮮物流,降低儲運環節的損耗率,必須加強冷藏保鮮貨運車輛多生產和營運,淘汰不符合公路及食品衛生標準的車輛,保障冷藏保鮮貨物的質量。
3.3大力培養農產品物流專業人才
為解決目前的困境,應采取高校培養和現有人才培訓“雙管齊下”的方針。一方面,地方財政應撥付專項經費用于建立多層次的物流專業學歷教育,培養大批面向農村的研究生、本科生和職高生,加強物流專業學科建設,增設物流專業教學點。哈爾濱商業大學已擁有物流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佳木斯大學也開始招收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對黑龍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省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等一批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給予規范、鼓勵和支持。另一方面,地方財政還應撥付專款,對農村物流從業人員進行規范化的崗位培訓,以提高物流業的整體素質。
3.4整合資源,加快農產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設
面對全國逐步開放的農產品大市場大流通的格局,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有必要強化規劃協調作用,以市場為導向,做好農產品市場交易信息采集和發布工作,建立農業生產科技和新產品開發信息的普及、指導、規劃、組織一條龍的信息交流和服務體系。將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解決農業生產與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效避免盲目發展帶來的對農村的不良影響。
以信息技術和業務流程為重點,加快建設哈爾濱、大慶、牡丹江、佳木斯等物流園區和專業物流中心,盡快形成全省現代物流框架。
3.5加快完善物流法律法規建設,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盡快制訂一部全國性的物流法,并建立與交通、通信、海關等相關部門的協調機制,從而統一全國的物流市場,使物流企業在法律環境下平等競爭、有序經營、規范管理。
同時,我國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區市場狀況、企業素質和融資能力不同,物流發展的規模和水平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在建立全國性的物流法律法規體系的同時,應根據黑龍江省自身基礎和條件,制定出一些符合本地區的物流法規。這樣,既能為逐步建立全國性的宏觀物流法律法規提供依據和經驗,也有利于各地區的物流企業根據地區特點加快發展。
這些法律法規和標準對規范我國的電子商務物流市場,推動我國的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思云,沈思敏. 湖北省農產品物流問題研究與對策[J]. 物流技術,2006(8):17-18.
[2] 梁波. 關于完善我國農產品物流的對策建議[J].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6,5:121.
[3] 李正友,龍文軍. 我國現代農產品物流探討[J]. 安徽農業科學,2006,34(20):4501-4502.
[4] 劉彩虹,胡吉全. 中國物流現狀和發展[J]. 物流科技,2004(3):2.
[5] 趙喜君. 論中國物流現狀及發展對策[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4(1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