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連鎖企業作為我國企業中重要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對我國的連鎖企業發展和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并結合先進的歐美國家經驗和我國的相關規劃內容對我國的連鎖企業的發展前景和保障措施進行了分析和建議。分析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能夠為我國的連鎖企業和相關的研究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連鎖經營;連鎖企業;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71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12-0136-03
Abstract: Chain business is an important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form, and it will take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economy improvement. The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occurred in our country chain enterprise, and gives the advice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ensured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 of advanced European and America nations and nation's concerned plan. Of course, there still are some flaws in the paper. I hope the paper can provide help to the enterprise and the researchers on the chain enterprise.
Key words: chain business; chain enterprise; developing trend
連鎖經營實行集中統一化管理、標準化商品與服務、專業化分工,以及集中化采購與配送等形式,它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擴大銷售,實現低成本經營,減少經營風險,從而使連鎖企業具有價格優勢、服務優勢和便利優勢的特點。發展連鎖企業對調整商業結構,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實現我國流通的現代化,促進生產發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原國家經貿委把發展連鎖經營作為推動我國流通現代化的三大要點之一。
連鎖經營于上個世紀80、90年代在我國沿海城市興起,經10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到2006年,全國前30家連鎖企業上半年銷售額達2 751億元;店鋪總數為15 563個。按業態分類,目前我國連鎖店有以下七種類型:一是超市連鎖店,主要經營蔬菜、食品、副食品、日用小百貨、冷熱飲;二是便民連鎖店,店鋪多設在居民住宅區,營業時間較長,主要經營糧油制品、副食品、冷熱飲;三是精品專賣連鎖店,主要經營國內外名品,如服裝、鐘表、黃金飾品等;四是大型百貨連鎖店,主要經營百貨類,營業面積均在萬平方米以上;五是生產資料連鎖店,主要經營汽車及配件、建材、五金工具等;六是快餐連鎖店,主要提供標準化、系列化、大眾化的餐飲服務;七是服務連鎖店,包括旅館、彩擴、洗染、家庭服務等行業。
1連鎖企業的現有問題
1.1規模優勢不明顯,市場集中度低
連鎖經營的優勢在于規模,而我國連鎖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遠未達到國際公認的連鎖企業的盈利點14家以上。同時,我國連鎖企業的市場集中度明顯偏低。2006年,“我國連鎖企業30強”排名第一的上海百聯的銷售額是383.4億元人民幣,而沃爾瑪年平均銷售額達到2 000億美元,相當于我國消費品零售額的三分之一。因此,如何實現規模化發展,是我國連鎖經營目前要解決的一個首要問題。
1.2規范性不足,連而不鎖
連鎖經營要求“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核算、統一管理”,但在我國連鎖企業的運營中,這一原則沒有體現出來。許多加盟店有獨立進貨權,有的門店表面上由總部配貨,卻實行少配多購的策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做的一項調查表明,有近30%的企業沒有加盟手冊,20%的企業沒有運營手冊。即使有運營手冊,也沒有很好地貫徹執行,以致出現了“千店千面”的現象。“連而不鎖”破壞了連鎖企業的統一形象和信譽,影響了連鎖企業的發展。
1.3技術落后,管理低效
發展連鎖經營離不開先進的管理技術,管理手段落后是制約我國連鎖經營發展的一個“瓶頸”。我國多數連鎖店目前只采用了電子收款機,商品實時管理系統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1983年,沃爾瑪花費了約7億美元建成了全美最大的私人衛星通訊系統,加快了決策傳達和信息反饋的速度,提高了整個公司的運作效率。而我國連鎖企業目前仍主要依賴于書面報表、電話和傳真。
1.4供應鏈中物流質量低
連鎖經營的核心優勢就在于它的成本競爭優勢,而低成本優勢一大部分來源于物流渠道質量的優勢。即物流配送的高效率、低成本,具有適時的彈性配送體系。我國大部分的連鎖企業沒有建立適應其發展的配送中心,即使已建立配送中心,但自動化水平低,在和供應商聯網方面,基本處于空白。我國連鎖企業的配送比例僅為30%~40%,而發達國家連鎖企業的配送比例一般為80%-90%。配送品種少、效率低、價格高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連鎖經營的發展。同時由于進貨渠道的管理不到位,從非正規渠道進貨、銷售低質量的商品等,也會給連鎖經營帶來聲譽風險。
1.5零售商與供應商關系緊張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普華永道咨詢公司共同進行的工商關系調查顯示,目前消費品制造商對零售商的滿意度只有33.3%。“超市賺的不是消費者的錢,而是供應商的錢”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零售商一方面向供應商收取名目繁多的通路費用,另一方面又慣于拖欠供應商的貸款,甚至通過占用供應商的資金來擴張布點。零售商的這些做法使得本應合作的工商關系變得緊張、脆弱。當對供應商的利益侵占超過其忍耐的限度時,供應商就會通過中斷貨源陷零售商于困境之中,甚至使其面臨破產。2002年上半年,為了追回被拖欠的貸款,近500家供貨商聯手斷掉了福州華榕超市集團的供貨使其突然破產。而華榕一度是福建最大的商業連鎖企業,兩度進入“中國商業企業連鎖百強”。1999年開始,華榕開始瘋狂地急速擴張,資金來源之一就是長期占用供應商資金。因而,構建合作、雙贏的工商關系是連鎖經營健康發展的保證。
1.6市場定位模糊,產業內競爭激烈
準確的定位、明確的經營理念是國際零售巨頭成功的經驗。沃爾瑪的“低價銷售,保證滿意”;家樂福的“一次性購足,超低售價,貨品新鮮,自動選購,免費停車”;麥德龍的“有限客戶戰略和現運自付制方式”,都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我國的連鎖企業定位單一,經營缺乏特色,使得市場格局千篇一律,也就只剩下價格戰這唯一的武器了。依靠低水平的價格競爭來爭奪顧客反映了我國連鎖經營的粗放,當面對沃爾瑪、家樂福這些零售巨頭時,也就難以與之抗衡了。
1.7資源制約
(1)人力資源不足。連鎖經營企業特別需要大量合格的專業人才,并且對普通員工的素質的要求也比較高。連鎖企業作為一種比較先進的經營組織形式,由于實行的是分散管理,因此要求管理者具備較強的執行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能嚴格執行總部的要求和工作安排,并積極與其他連鎖機構協同工作,解決由于經濟發展差異造成的具體問題。而普通員工也要求對標準化工作有深入的理解,嚴格在實踐過程中能夠貫徹執行各項規定,克服出現的各行其是的經營局面。而目前,我國連鎖經營企業處于成長期,人才儲備明顯不足,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2)經營資金短缺。由于我國各個地區對連鎖經營中的業態的規模有基本的要求,如營業面積、經營品種等方面。對于國內的連鎖業來說,要發展就得通過借貸或租賃等方式來滿足這一要求,這無疑給連鎖經營帶來資金壓力。而且連鎖經營企業一般要在開業3年后才能進人贏利期,這些都使他們往往陷入“欲發展短缺流動資金,不發展無規模效益”的兩難境地。
2連鎖企業的發展趨勢
(1)從總體上看,商業連鎖正在向全球化方向發展。一是大型連鎖企業集團實現了國際化的大規模采購進貨。連鎖企業的規模化經營使其在全球范圍內選擇優勢的合作伙伴和資源,可以選擇那些商品質量好、價格低的供應商進貨。二是大的連鎖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發展組合式經營,已逐步形成了國際性的跨國連鎖集團。美國排名前20位的零售業連鎖公司都是這樣的集團,有些公司海外分店的營業額已超過其在本土的營業額。目前亞洲對全球的零售商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市場。因此這一地區是各大連鎖集團搶灘設點的重點地區。
(2)從連鎖企業的經營形態發展趨勢看,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連鎖企業向農村發展。我國絕大多數人口還分布在農村,而這類消費者由于經濟發展和自身認識上的限制,必然只能選擇距離近,價格低的商品作為自己的主要供給源。連鎖企業通過在城鄉結合部建立分支機構,利用地價便宜,裝修簡單,商品價格低等經營優勢,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和服務,滿足這些消費者的切身需要,深受消費者歡迎。二是連鎖企業有大型化趨勢。連鎖企業向規模要效益,全國連鎖經營的大型專業店成為其經營主體,超級購物中心與專業店之間形成了相輔相成的發展態勢。超級購物中心以其整體的廣告策劃、公共促銷活動和市場調研手段,為專業店提供了信息和發展空間;專業店也以其知名度、信譽和優質服務,為超級購物中心吸引了廣泛的客源。三是百貨商店在零售業中的主導地位下降,市場份額減少。百貨店一般占地面積大,裝修豪華,經營品種繁雜,店員多,使得管理成本太高,商品價格上升,效益下降。近幾年百貨店在不斷收縮經營面積,調整結構,向小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3)從連鎖企業規模擴張的方式來看,特許連鎖前景廣闊,連鎖加盟店將逐年明顯增加。連鎖經營的形式,按國際通行的劃分方法,連鎖企業包括直營連鎖(正規連鎖)、特許連鎖和自由連鎖。連鎖企業將繼續通過兼并其他中小企業擴大市場份額,在并購浪潮中保持主動地位。
(4)從行業分布看,連鎖經營向各個領域擴張,尤其是在服務業將繼續蓬勃發展,范圍包括律師業、會計師業、信息咨詢業等高層次的服務行業,也包括餐飲業、洗衣業、娛樂業等傳統普通性行業,還包括保健服務業等新興服務行業。
3發展我國連鎖企業的保障措施
(1)堅持標準化、規范化,使我國的連鎖企業經營一起步就與國際接軌,按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連鎖企業的發展既要借鑒國外的經驗,又要適應我國的實際情況。企業的經營管理要嚴格保證每個分支結構能夠提供完全一致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水平。不能因為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服務方式。對各個分支機構采用規范化的管理方法和要求,嚴格保證連鎖企業的品牌推廣和相應的企業文化建立,在員工的自覺推動下實現企業目標的實現。堅決杜絕連鎖企業的“千店千面”狀況。
(2)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直營連鎖、特許連鎖和自由連鎖,各地要從實際出發,根據行業特點,由企業選定連鎖形式。允許各種連鎖形式互相交叉,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連鎖形式。盲目擴張沒有任何意義,要結合企業發展的戰略和具體要求進行擴展,保證企業的擴展是在可控和需要的狀況下進行的。連鎖企業在發展中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從許多國際大企業的戰略來看,為了保證長遠的發展,在短期內的虧損是可以接受的。
(3)國內連鎖企業應當在規模擴張的同時,積極投入物流與供應鏈建設,以充分挖掘規模優勢的潛力。連鎖企業的經營方式是在規模的驅動下獲得更高的競爭優勢和資源合理配置能力。因此要求連鎖企業在后臺的支持體系上面下一些苦功,提高企業的物流能力,通過建立配送中心來實現統一采購、統一進貨、統一配貨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4)加快連鎖企業的技術能力的提升。在連鎖企業中推進計算機及通信系統的硬件和軟件的開發和運用。連鎖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與現代科技發展密不可分的。企業要廣泛應用計算機、通訊等信息技術,大量引入包括條形碼管理系統、銷售時點管理(POS)系統、商業信息網絡等硬件設備和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連鎖企業財務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技術含量,加快電子計算機、條形碼等硬件設施的開發和運用,爭取到連鎖企業中的計算機普及率達到100%左右,條形碼管理系統要逐步普及。
(5)加強人才培訓,盡快提高人員素質。連鎖企業要制訂培訓規劃,采取各種形式來進行人才的培養。例如組織在崗培訓、組織相關人員到其他企業進行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各級人員的培訓工作。要求連鎖企業的經營和主要管理人員,了解和掌握連鎖經營的基本理論和技能,一般員工掌握本職崗位的最先進工作方法和設備使用能力。此外,還要充分利用高校、協會等機構的作用,建立后備人才庫,推動連鎖經營發展。
(6)完善連鎖經營法規。抓緊制定連鎖經營的法規和服務規范,努力同國際慣例接軌,做到有法可依。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通過實踐總結經驗,盡快制定商業連鎖經營標準、管理條例等法規。除了國家立法以外,地方也可以在自己的權限范圍內制定相應的法規、條例,逐步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連鎖經營法規。
4結束語
通過對連鎖企業的發展狀況和趨勢以及保證措施的探析,我們希望能夠幫助我國的連鎖企業得到盡快地發展,以推動經濟的進步和自身的發展,更好地為我國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貢獻力量。研究中的未盡之處還有很多,在今后會結合這發展的具體情況作出完善。
參考文獻:
[1]佚名. 全國連鎖發展規劃[EB/OL]. (2004-04-09)[2007
-04-20]. http://www.51ytt.com.
[2] 盧中原,陳志理,馬明蘭. 美國連鎖商業考察報告[J]. 財貿經濟,2005(7):25-28.
[3] 楊春麗. 中國連鎖經營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J]. 商貿經濟,2006(11):34-35.